儿科专家:想让孩子更聪明,家长必须知道“三七原则”

鳄梨评育儿文化 2024-11-20 15:43:14

文|菁妈

长辈们对于小辈的祝福就是“聪明”“伶俐”!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发表观点认为清华北大的学生平均智商都能高达140!

也就是孩子智商高,他以后的天花板也会更高一些。而孩子的智商不仅仅跟遗传有关,更跟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

儿科专家李宏就在他的个人科普平台里面提到:想要孩子更聪明,一定要牢记“三七”原则,所谓的“三七原则”就是我们民间说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他提到了一个神经的突触,孩子在出生的时候突触在快速地增长,在两岁的时候神经的突触数量达到了最高峰,但是神经突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用尽废退,也就是用的时候它会变得更发达,如果不用的话它就会退化。

而神经突触会有两次裁剪,一次是3岁的时候一次是7岁的时候,这两次就是把那些不用的退化掉的神经突触给剪除掉,作为家长,尽量保证在这两个年龄段之前多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东西,让孩子的神经突触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也能让孩子更聪明。

孩子0~7岁时,家长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神经突触得到更多的保留,让孩子更聪明呢?这几件事很重要

第1件:0~2岁(尽可能母乳喂养到孩子两岁左右)

纯母乳喂养的时候不仅仅是给孩子营养,而且能让孩子感受到在妈妈子宫里面的温暖,感受到像在妈妈子宫里面一样的味道和声音,就会让孩子特别有安全感,一个孩子有安全感的时候,他才能更好的去观察身边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健康,更聪明。

第2件:0~6个月(原始母爱贯注)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提到过,孩子在出生到6个月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跟妈妈是一体的,当他饿了妈妈会马上给他吃的,当他渴了妈妈也会马上给他喝的,当他尿了妈妈会马上给他换尿不湿,当他不舒服了妈妈会马上抱起他,当他困了妈妈会马上哄他睡觉,这时候孩子跟妈妈是完全共生在一起的,这也是母婴共生期。

这时候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就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也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恐惧。所以在孩子6个月之前,一定要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才能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信任,才能让孩子去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孩子更聪明。

第3件:7~12个月(多让孩子爬)

很多的儿科医生和教育学的专家都建议孩子要多爬,建议孩子要爬够500个小时,甚至是800个小时。

因为在爬行的时候,对于孩子全身的锻炼是非常好的,锻炼孩子的脊椎,锻炼孩子的大动作,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锻炼到孩子的触觉,锻炼到孩子的手眼,让孩子知道去协调去统合,所有的感觉统合在一起,能让孩子更好地刺激大脑,更好地开发大脑。

第4件:1~2岁(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

孩子从一岁开始要慢慢地锻炼孩子自己吃饭,因为孩子自己吃饭其实就是锻炼精细动作的过程,锻炼手眼协调的功能,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刺激孩子的大脑,还能够让孩子知道吃多少自己就饱了,自己也能控制自己吃饭的节奏。

第5件: 2~3岁(让孩子自己做主)

孩子希望自己穿衣服就让他自己穿衣服,让他自己穿鞋子,让他自己走楼梯,当孩子做到的时候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我是有能力的,我是可以的,这其实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这样也能够让孩子更聪明。

第6件:3~7岁(多让孩子独立)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就提到,孩子在3~7岁的时候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试图像成人一样去做事,试图承担更多的责任。当孩子觉得自己能承担责任的时候,他就更容易产生目标感,更容易觉得自己是有独立能力的,以后会更加主动的去做很多的事情。

孩子在7岁之前,家长多做这6件事情,能让孩子的神经突触保留得更多一些,能让孩子更聪明。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0 阅读:1

鳄梨评育儿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