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连云港楼市

连云港大话楼市 2020-02-07 14:54:26

初春本身就应该是出发的季节,如今都延迟了。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以来,这世间仿佛上演一出连续剧,每天都有惊心动魄、怒火中烧的桥段上演。吃瓜群众的愤怒,一会儿指向地方大员,一会指向红十字会,一会儿指向国家疾控中心,一会儿指向科研工作者,一会儿指向某个城市,一会儿又被忽悠着去买双黄连……

几乎片刻不得安宁。

而面对每天都在变化的感染、疑似和死亡、治愈数字,许多人似乎反而越来越麻木了。

我不想去说那些闹剧,也不想去发泄情绪,无论愤怒还是悲观。也无意去苛责任何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面对疫情的态度。

灾难来临,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自私、恐惧是本能。在自私和恐惧的基础上,保护自己、保卫家人,也是本能。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这都是个人第一反应的选择,也是每个人都会认为的正确选择。

现在想想,那个决定武汉封城而不封高速的人。他也许不是一个好官,但应该是一个好人。而选择坚守在武汉的那些人,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

唠嗑完了,回到今天文章主题。

在全国被按下暂停键的当下,无力感扩散到身上每一个细胞。总觉得我们能做点什么,百无聊奈,无所适从,往往更容易出现“预言家”。

最近,围绕“房地产”、“城市”出现了多种声音。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楼市号,我没有“拨乱反正”的实力,但希望结合不同方面,陈述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物业

上一篇文章,我说“好物业是可以帮你赚钱的”。结合当下,“好物业也是可以帮你保命的”。

不可否认的是,物业,在声势浩大的防疫战役中,正扮演着一个关键角色。业主对物业的各项工作,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门岗,不再是“看门的”,化身为阻断病毒的一道铁闸;巡岗,不再是“走过场”,变成探户巡疑的主力军;保洁,不再是“扫地的”,升级为消杀病毒的卫士;管家,不再是“催费的”,变身为防疫宣传的天使...

以前的物业人员可能是心累,而今更多的是身疲。这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弦一直紧绷,随着疫情的发展还在不断地加码。

甚至,连电梯间用来按键的卫生纸,都有被酒精面棉签取而代之的趋势。病毒就可能就藏匿在某个不起眼的犄角旮旯,物业当下最紧要的任务,是将它们隔离、消灭,用事无巨细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所以,生活在这座城里的每个人,不仅要致敬那些纵身于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也应该感谢那些在大后方为我们保驾护航的物业从业人员。

房企

面对“强敌”,几乎所有房企现在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线上售楼部。

最近,我朋友圈时不时有各种线上售楼处以及直播看房,房企们正以最快的速度抢占线上市场。

线下暂停,做线上。这看起来似乎是当前房企合理且有必要的应对措施。

只不过效果到底如何,现在还没有结论,只能是预测或者探讨。而我的观点是,这对于解决房企当前的困局意义不大。难道能寄希望,人们蹲在家里、处于深深的焦虑中,像网购一件衣服一样买一套房子吗?

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企做的这一切是无用功。疫情是暂时的,刚需购房需求却是长久的。

对于购房者来说,至少这段时间,想要看房买房只能从线上获得信息,也只可能关注到线上有的项目,从中做选择。而对于房企来说,线上是唯一能抓住购房需求的途径。

房价

从私人角度,我很烦每每发生些事情都与房价扯上关系,贩卖焦虑和恐慌。

这次疫情给各行各业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怎么就没有餐饮业、制造业、零售业跳出来给自己“占卜”呢?

不过鉴于当下各种“嘈杂”,我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最近,围绕“房价”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派认为,疫情引发楼市消费积压,开工与供应冻结,开仓之后房价该迎来一波上扬;另一个观点是,疫情对整体经济有负面影响,楼市行情本就不乐观,再加上楼市存货量渐高,楼市降价有较大的可能。

似乎各说各有理,但我不擅长占卜之术,对此不作预测,静等时间的答案。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全国性宕机事件”,谁的经验又更可靠呢?市场什么时候恢复,这得看疫情的控制程度。结合当下来看,第一季度楼市是彻底歇菜,“返乡置业”和“小阳春”没了。而疫情结束后,楼市多久可以恢复活力,压抑的需求何时爆发,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应该会有一个缓冲期,再加上对于很多购房者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楼市面临的压力越大,它能获得资源的空间也相对较大。房地产作为一个政策市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如果政府采取适当宽松的政策或者逆周期货币调节,房地产市场也就没那么糟糕。所以,还是静等政策吧。

城市

经过这次疫情,有人建议要去一线城市或者包邮区买房,因为这些城市医疗设施好,城市管理水平也不错。

实话实话,疫情传播最厉害的就是聚集密度大的城市,反而偏远地区比较安稳。实际上,任何的风险都是防范再先。如果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再优质的医疗设施城市,面对如此大的“医疗挤兑”都难以负荷。

说到防范就不得不提“城市管理水平”。

此次疫情让我们明白了城市扩张速度要和城市管理水平增强成正比。好像有种观点,经济活力越高的城市,管理水平越高。这里,我举个例子——湖北的潜江。这个距离武汉仅一个多小时车程、百万人口的城市,做到了每万人感染率0.62,感染人数全省倒数第二。在湖北一片过百过千确诊人数的城市包围下,潜江的60多例真的太难得。

城市管理做得好不好,与经济水平有没有关系?有,但不是直接关系。更多的或许是,地方官员到底是采取“唯上负责”还是“对下负责”的态度吧。“武汉”的城市管理水平虽不能位于全国的中上游,但至少能代表普通水平。归根到底,我们只是一批幸运的“武汉人”而已。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很不幸我们经历了两次全国疫情。作为个人,不要执着于深层次、难以改变的事物。我们能做的或许是好好努力,淘汰掉那些“不可靠”的人。

最后,望大家各自珍重,不负春光。

0 阅读:14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