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心腹年羹尧为何跌落神坛?他触碰了雍正3点底线,不得不死

乖乖每日更新历史 2024-05-31 06:16:48

在清朝盛世的辉煌背景下,年羹尧,这位曾被赞誉为国之栋梁的抚远大将军,他的名字如同紫禁城上空的晨曦,照亮了帝国的边疆,又在权力的暮色中黯然失色。

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荣耀的巅峰,又如何在一夜之间跌落神坛?

让我们穿越回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揭开这位昔日英雄命运的神秘面纱。

崛起的光辉

1700年,高中进士的年羹尧,站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他的目光坚定而遥远,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康熙帝的赏识,让他从军需供应的职责中脱颖而出,一步步攀升至四川总督的位置。

年羹尧真是个有才华的人,文的武的都玩得转。康熙五十七年,皇十四子允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要去西边打仗,年羹尧那时候就因为供应军需做得好,被人看中了,升官成了四川总督,还管着巡抚的事。

到了康熙六十年,他又升了,这回成了川陕总督。那时候,年羹尧在汉军旗人里头已经挺有名的了,办事麻利,脑子快,主要是给西征军管后勤。

雍正帝即位后,年羹尧的地位和权势就像坐火箭一样往上升,后来的他,更是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手握重兵,权势滔天。

雍正帝在朝会上宣布:“年羹尧,你是朕的左膀右臂,朕对你寄予厚望。”

年羹尧跪拜,心中激动:“臣定不负皇上所托,誓死效忠。”

元年正月,雍正帝就下令让年羹尧来京城,说是要“商量地方情形”。那时候西边的形势挺复杂,雍正帝觉得之前管西路军务的将军允禵和现任将军延信都不靠谱,对皇权有威胁,所以得找年羹尧来商量,给他重任。

那年三月,雍正帝就给年羹尧加官晋爵,封他为三等公,表扬他以前的功劳。五月,又命令年羹尧去调度西路军事,所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食的事都归他管。九月,罗卜藏丹津叛乱,年羹尧就被派去征讨。十月,他被封为抚远大将军,晋升为二等公。

到了雍正二年三月,因为青海平定了,年羹尧又被晋封为一等公。雍正帝在朱谕里说:“这十年来,就没见谁立过这么大的功。”还说:“总之都是你的好。”

那会儿,雍正帝对年羹尧的宠信,年羹尧的地位和权势,都达到了顶点。年羹尧自己可能也觉得,自己就是雍正帝的左膀右臂,朝廷的中流砥柱。

但权力的游戏总是变幻莫测,谁能想到,这么高的地位,这么重的权势,最后竟然成了年羹尧的催命符。

其实,自古以来,权力虽然是好东西,但也得谨慎使用,别让它蒙蔽了双眼,否则哪天摔下来,那可就是粉身碎骨。

随着权力的增长,年羹尧开始变得骄傲自大。

他忘记了一个臣子应有的谦逊与忠诚。在他的心中,自己不仅是国家的栋梁,更是皇权的支柱。他开始享受权力带来的一切,从金银财宝到无上的荣耀,他的私欲逐渐膨胀。

夜深人静时,年羹尧独自坐在书房,手中把玩着一枚金光闪闪的令牌,自语道:“天下谁人能及我?”

随着年羹尧罪行的接连暴露,雍正帝开始采取行动。他先是剥夺了年羹尧的官职,随后又发动群臣检举,最终定下了年羹尧的九十二款大罪。

审判庭上,年羹尧被押解至前,面对着满朝文武的指责,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甘:“皇上,臣冤枉啊!”

雍正帝冷冷地看着他,心中却是另一番思量:“年羹尧,你曾是朕最信任的人,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然而,说到年羹尧的死,那可真有点传奇色彩。

“虎入年家”的奇事

雍正二年的冬天,他已经被定了九十二条大罪,其中有好几条都足以让他掉脑袋。可雍正帝这人心软,想着年羹尧毕竟立过大功,就这么杀了他,怕不是要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骂名,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候,出了件怪事儿,让雍正帝下了决心要处死年羹尧。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虎入年家”。这一事件被雍正帝视为天意,认为年羹尧的死期已到。这不仅是对年羹尧的警示,也是对雍正帝决策的推动。

事情发生在雍正三年十二月初三,一只野虎不知道怎么的就跑到了京城朝阳门外,大晚上的从东便门上了城墙,一路走到了前门,下了马道,直奔西江米巷年羹尧的家。这老虎进了年家,咬伤了几个人,还上了房。到了第二天早上,九门提督带着兵赶到,放枪把老虎赶下来,最后在年家的花园里,官兵追上并用枪把老虎扎死了。

有人说,年羹尧出生的时候有白虎的征兆,所以雍正帝觉得这事儿特别奇怪,简直就是“一大奇事”。他在直隶总督蔡挺的奏折上批示说:“年羹尧该不该杀,我之前还犹豫不决,但四五天前我已经放宽心了。”又说:“有这等奇事吗?年羹尧,我现在决定要依法处理了。这么明显地显示出来,让我更加敬畏。我真的是非常惊喜,这事儿从古到今都罕见。”

当时京城附近确实老虎多,雍正帝又特别信“天人感应”这一套。既然年羹尧是白虎转世,现在又有老虎死在他家,这不是天意要他死吗?

所以,处死年羹尧就是顺应天意了。

于是,在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帝就下了处死年羹尧的旨意。

不过,雍正也算给了年羹尧一丝的体面。

他没有选择公开处决年羹尧,而是从宽处理,命令年羹尧自裁。年羹尧的儿子年富则被判处死刑,而家中其他十五岁以上的男性成员被发配到边疆充军。在这一事件中,年羹尧的父亲和兄弟被免除了连坐的惩罚,这可能是出于雍正帝对年家其他成员的某种程度的怜悯,或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避免对年家势力的进一步激化。

这事儿传出去后,大家都议论纷纷,说年羹尧这一生也算是传奇,从大将军到一等公,再到最后的悲惨下场,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而雍正帝这一决定,也让大家看到了皇权的冷酷和无情。

年羹尧,这位曾权倾朝野的抚远大将军,最终却落得个失宠获罪的下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悲剧呢?

年羹尧悲剧命运的原因

首先,年羹尧这人自恃功高,在官场上越来越骄横跋扈,对待同僚和下属都带着一股子傲慢。

比如,他送给下属东西时,不是出于真心的赏赐,而是要人家北向叩头谢恩,这简直就是在炫耀自己的权势。他发给总督、将军的文书,本应是平行的公文,他却敢称之为“令谕”,这明显是不把同僚放在眼里,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下属。

更过分的是,连蒙古的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来见他,也得行跪拜礼。这在当时的官场礼仪中是极为不妥的,因为郡王的地位并不比他低,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挑战皇权的威严。

朝廷派来的御前侍卫,本应受到优待,但年羹尧却让他们给自己当奴仆使唤,这不仅是对侍卫的侮辱,也是对朝廷的不敬。当雍正皇帝的恩诏送到时,他竟然不宣读,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挑战雍正的权威,让雍正帝感到非常愤怒。

年羹尧的这些行为,无疑是在自掘坟墓。他的行为不仅得罪了同僚,更是触怒了雍正帝。

其次,再说说结党营私的事儿。

年羹尧在官员选拔上,凡是他保举的人,吏部、兵部一律优先录用,这在当时被称为“年选”。他还排斥异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个小集团。很多官场上的马屁精见年羹尧势头正劲,纷纷投靠他。比如他弹劾直隶巡抚赵之垣,然后举荐自己的人李维钧。赵之垣没办法,就选择将20万两的珠宝送给年羹尧,因为这个送礼,让赵之垣的人生又有了变化,他被年羹尧力保,又继续当了官。

这样的权力布局,让年羹尧的亲信党羽、门生故旧遍布川陕,他甚至敢大言不惭地说:“我有川陕之权,牢不可破。”试问,如此狂妄的人,哪个皇帝能容得下?

最后,年羹尧还贪赃枉法,侵蚀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

雍正朝初年,整顿吏治、惩治贪赃枉法是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在这个节骨眼上,雍正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就这样,年羹尧的罪行一一被揭露,最终导致了他的失宠获罪。

雍正帝心里清楚,年羹尧这个问题必须得解决。

年羹尧不仅政治野心勃勃,而且手里的权力也大得吓人。作为大将军,他有权力调动西路的八旗官兵;作为川陕总督,他统领着号称绿营精锐的十万大军。

年羹尧不仅在军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在政治、经济上形成了自己的势力网。他的存在,对皇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雍正帝必须采取措施,削弱年羹尧的势力,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年羹尧的故事告诉我们,权力再大,也不能胡作非为,否则终将自食其果。

老话说:“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天若让你亡,必先让你狂!”

年羹尧的一生,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权力的双刃剑特性,也提醒着后人,为官做人,务必清正廉洁,方能长久。

年羹尧的故事,是清朝历史上一个令人唏嘘的案例。他的一生,从荣耀的巅峰到悲惨的落幕,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权力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