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和爸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我吧?”女儿笑着倚靠在我的肩膀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
我一边给外孙喂饭,一边应付她:“你啊,当然是最大的幸福了,不过现在你家小宝才是我的命根子。”
她笑着打趣:“那可不行,小宝是我的命根子,妈,您得分清楚,是您女儿重要,还是您外孙重要。”
当时的我哪里会想到,有一天,这个把我当作“最大幸福”的女儿,会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失落”。
我是王慧,今年58岁,退休已经七年了。七年前,我的生活还算是安稳自在,虽然老伴早逝,但我一个人住在县城的小房子里,日子并不难熬。每天种花、做饭、看看电视,偶尔和老姐妹打打麻将,生活安逸得很。
女儿结婚后没多久就怀孕了,那时候她和女婿还年轻,事业刚起步,工作忙得脚不沾地。女儿打电话问我:“妈,您能不能来帮我带带孩子?我们实在是忙不过来,月嫂又太贵……”
听到她的请求,我没有多想就答应了。毕竟,她是我唯一的女儿,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拒绝过她任何一个请求。
刚到女儿家的时候,日子过得还算舒心。女婿对我很客气,早晚都会招呼我一声“妈”,工作忙归忙,但对我这个丈母娘的态度一直很好。
女儿呢,每天下班回来都会跟我聊聊天,有时候还会对我撒娇:“妈,家里有您,我就放心了,您就是我的大靠山。”
那时候,我还真觉得自己是这个家的“靠山”。我每天早起买菜,给女儿女婿做饭,白天带外孙,晚上哄孩子睡觉,忙得脚不沾地。可即使再累,我心里还是觉得充实,觉得幸福。
女儿总对我说:“妈,辛苦您了,等小宝大了,您就可以好好歇歇了。”我笑着说:“不辛苦,带孩子是我的福气。”
可这句话,到了后来,却成了一种心酸的讽刺。
时间一晃就是六年,外孙今年五岁了,明年就要上小学了。这六年里,我从没回过老家,甚至连自己的朋友都很少联系。我的世界,除了外孙,还是外孙。
可就在前不久,女婿突然对我说:“妈,我爸退休了,打算让他搬过来住。两个老人家在一起也好有个伴,您觉得怎么样?”
听到这句话,我愣了一下。亲家要搬过来住?我下意识地问:“那我呢?”
女婿一脸轻松地说:“妈,您不是一直想回老家住吗?正好这次也能歇歇了,回去休养休养身体。”
我心里一沉,回老家?这些年,我一直把这个家当成自己的家,如今他们一句话,就要让我“回去”?
当晚,我试探性地问女儿:“你公公要搬过来住,你怎么看?”
她笑着说:“挺好的呀,公公一个人住在老家也挺孤单的,我老公要尽孝,这也是应该的,妈,你能理解我们吧!”
我默默地看着她,心里却说不出话来。这些年,我为她付出了这么多,到头来,一句“互相照顾”,就让我成了那个应该“退出”的人。
决定回老家的那天,女儿和女婿帮我收拾行李。外孙抱着我的腿不肯让我走,小脸上写满了不舍:“姥姥,您不要走,我会想您的。”
我蹲下身抱住他,眼泪差点掉下来:“小宝乖,姥姥还会来看你的。”
可我知道,我走了,就再也不会是这个家的“主人”了。
回到老家后,我一个人住在熟悉又陌生的小房子里,心里说不出的落寞。房间里安静得连钟表的滴答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刚开始的几天,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打发时间。一整天除了吃饭、看电视,就是发呆。偶尔接到女儿的电话,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妈,您在家好好歇着,别操心我们。”
后来,我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每天早晨,我会绕着小区散步,偶尔去市场买些新鲜蔬菜,偶尔约老姐妹喝喝茶。这种日子虽然清冷,但也算自在。
可每当夜深人静时,我还是会想起在女儿家的那些日子,想起外孙软糯的声音,想起女儿的撒娇,想起自己忙碌却充实的生活。
几个月后,女婿突然打电话过来:“妈,今年春节,您能不能来我们家过年?小宝特别想您,一直念叨着要姥姥陪。”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咯噔一下。小宝想我,我当然知道,可我却不想再回去了。
我问他:“你爸不在家吗?”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我爸在呢,可他毕竟是个男人,有些事还是得您来帮忙。”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一阵凉意。原来,他让我回去,并不是因为想念我,而是需要我继续“帮忙”。
我没有立刻答应,只是说:“再说吧,我得看看身体状况。”
挂了电话,我坐在沙发上发了很久的呆。那些年,我全心全意地为他们付出,可如今,我却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外人。即使他们再礼貌,再关心,我也明白,自己已经不属于那个家了。
春节快到了,女婿又打了好几次电话,劝我回去。每次我都找借口推辞,最后一次,他的语气里甚至带着些许不满:“妈,您怎么不说话了?咱们一家人过年,多热闹啊。”
我苦笑着说:“你们一家人热闹就好,我就不去了。”
放下电话,我终于明白,有些事情,付出得再多,也换不来真正的归属感。
春节那天,我一个人坐在家里,看着电视里热闹的春晚,心里却一片平静。我知道,属于我的“家”,早就已经不在了。
过了几天,女儿打电话过来,语气里带着些许歉意:“妈,您一个人过年太冷清了,等过几天我回来看您吧。”
我笑着应下,却没有多说话。从那一刻起,我终于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不能再依附于任何人。
人老了,最重要的是学会接受孤独。子女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而我的日子,也该有我自己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