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广东深圳,有网友爆料,一位妈妈发现孩子在某书店购买有关言情和盗墓书籍后大发雷霆,直接去书店和店员争执,情绪很是激动。
视频内容显示,这位妈妈狠狠将书摔在地上,近乎咆哮的对店员喊道:“你们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居然在这里卖‘毒品’,我们两代人的心血,在这里买房子,送孩子到学校去读书,这样的书不准再卖给我的孩子!”
店员解释道,在家长的警告下,已经不再将这类书卖给她的孩子,但是这位孩子瞒着店员,找其他人代买。这种情况,店里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阻止。
妈妈听到店员的解释,不但没有消气反而更愤怒了,她又喊道:“哪天我会扔一个火把进来,把你们这些书给烧了”。
家长是否过分敏感我们可以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可能因为课外书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家长觉得自己的教育失败,崩溃之余找不到宣泄的途径,只能找书店撒气。
但是,能进书店贩卖的书,哪怕是言情或者盗墓题材,就算写的再烂,也达不到“毒品”的程度,不会有太露骨的情节在书里(盗版除外)。
整个过程中,书店卖书完全没有错,而且店员已经拒绝给孩子卖这类书籍,但孩子又找了别人买。况且书店出售的书籍只要不违规违法,不是故意引诱或强迫孩子购买,那就没什么责任。
很多家长都热衷于把各种社会因素作为自己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原因,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那就是动画、游戏、电影、课外书等等问题的锅。
这点比较有意思,我们可以发现,动画,游戏,电影,课外书在家长眼里都可能是毒品,唯独手机除外,因为家长也要用手机,也要刷短视频,家长为什么不说手机是成年人的毒品,不去砸手机店?
在这个信息大爆发的时代,不让她买书就能阻止孩子接触这些你认为的“毒品”吗?显然不可能,对于叛逆期的孩子而言,越是不让做的事情,他越要冒着风险去做。
这位家长可以尝试堵不如疏,比如一起和孩子讨论言情,盗墓类书籍的剧情,再尝试慢慢引导孩子约法三章,先完成学业,空暇时间再看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一味的将所有责任甩给那些客观因素,有时候也得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不和孩子沟通交流看法,只会一味否定的孩子,未免有点简单粗暴;而管不住自家孩子的腿和心,就去店里恶语相向,未免有点不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