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0年,清北之间便互相开放课程,在今年一月份,两校继续扩大开放程度——校园畅通。
我们都知道,清华大学工科实力全国第一,文理虽然也不错,但比起北京大学,还是要稍逊一筹的。
而两者互相开放课程,取长补短,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培养计划。
其实,在清北之前,武汉七校联盟早已实现类似的措施,武汉的7所211高校,各有特色,能够让学生多元化发展。
只不过,此项措施只实行了20年左右,在几年前取消了。
那么,清北如今互通有无,说明这个制度是可行的,那武汉七校联盟为何却取消了?
一种观点认为“
说简单点,七校联合办学这事一开始设想不错,几家大学各有特色,可以互通有无。
只是步子太大,加之时代变了。
设想赶不上变化,最后只是有利于那五家211的部分学生。
用同样时间,可以获得一个更好学校的学位,无形中拉高了这五家录取线上限,降低了华武文凭辨识度。
同时也加剧了华武两家本科生甚至部分硕士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双学士有时可以视为硕士同等学力参加应聘)。
这些都引发了后来关于教育公平的争论。
从高考分数可以看出在武汉五家211与华武的录取线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当这些人毕业后,会看到当年比自己低十几分甚至几十分的同学拿着一样的文凭,是什么感觉?
特别是最后找工作的时候,身边坐着几个从没见过的“同届校友”一起等着面试,是一种什么体验?
这样的事在每年校招宣讲会都会出现。
同样的事情多了,还会影响本校毕业生对于母校的认可。
只能说时代变了,有些政策需要做出调整。
更早不好说,九十年代这些学校大多是全国重点大学,其他即便不是全国重点,也是行业内的国内名校,大家差距还不是很大。
而且那时候大学生还比较金贵,学校招生少,毕业生就业压力也不太大。
各校有什么好的课程,其他学校学生也愿意互相“蹭课”。
经常能听到有同学突然消失,一打听是某校某位名师开课,去“蹭课”了,然后就是引起一阵羡慕。
有些跨校课程,甚至是学校统一安排的,比如以前同济医学院本科生的基础课,都是武大代授,虽然毕业证各自发,两家也互认半个校友。
各校之间也有协议,每年接收部分学生跨校选修,学分互认。
能入选跨校选修的学生,成绩都比较好,那时学校也愿意这些学生之间加强交流。
同学互相认识后也乐得多几个优秀校友,工作后的圈子也更大一点。
当时是一件学校和大多数同学都乐见其成的事情。
七校联合办学不过是历史政策的一个延续,只是时机不太好。
985工程把这些学校又做了一次进一步分层,同时赶上大学扩招,拉大了各校录取分数,大学毕业生工作分配也没有了,毕业生就业压力山大,也就出现了前文说到的情况。
这种深度的联合办学由利大于弊,变成了弊大于利,到了该退出重做调整的时候。
”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作为双学位政策下最后一届学生,我来说一下我的经历和看法。
我是华科的学生,报名双学位的条件是加权平均分80 +或年级排名前百分之五十,我这一届80分似乎都是前百分之七八十了,所以几乎没什么报名门槛。
我是报名的本校的双学位,大概有150人左右,大概有六七成是本校的学生,外校部分很少,其中武理和地大最多,大概一起占了外校的四分之三,地大和华科很近,最近处仅有一墙之隔。
外校学生不多,主要原因是各校都先满足内部需求吧(我不确定,但我的成绩排名并不靠前,但仍然是第一志愿),导致给出去的名额不多,所以去外校学习双学位的学生也都是在自己本校内成绩很好的,未来也是最有可能可以通过保研/考研去外校自己理想的专业的那一批人,他们通过七校联合提前体验,也是这项政策的优点吧,并不是每个211的学生都能来拿一个985的双学位充门面。
实际上作为经历者,我并不认为七校联合双学位有什么含金量,因为混到毕业证很简单,只要稍稍上心一点,几乎不会挂科。
在我心目中,这个双学位类似“兴趣培养班”,只不过性价比比较高,毕竟16节课1学分,1学分100块钱,外面培训机构1节课就要100块钱。
但不管是真的学到东西了,还是考前抱佛脚刷夜复习,最后成功拿到毕业证都是值得佩服的,毕竟双学位学习真的不轻松。
周末两天都是从上午8点到下午6点,一天8节课高强度上课,晚上回去后还要适当的复习一下,免得忘光,时间紧迫没时间做其他事是一点,我最佩服的是外校学生能在暑期学习和在冬天每天8点到教室,即使是最近的中国地质大学,骑车到上课地点都要半小时,其他学校的学生,如果坐公交来估计得6点出发赶第一趟车,比部分高三学生起得还早吧。
可能也是体谅到这些学生上学不易,交钱了又放弃沉没成本又高,而且伤外校大佬的自信,取消了七校联合招生,我感觉还是比较可惜的,但应该还是可以读自己本校的双学位的吧(我并不了解),希望有双学位志愿的同学不要因为不能去985读而放弃,经历比证书重要。
”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