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宁屯业《赴滇轮战亲历记》之三

拂晓哨位 2023-05-30 19:04:58
推荐人李太忠将军按语:

作为团一级主官,必须有同时下好“三步棋”的能力,这就是“干好现在的,总结过去的,预测未来的”。在首先干好现在的同时,必须总结过去的,不能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丟一个。在总结过去的同时,还要预测未来的,不能“车到山前必有路”,而是“车未到山前就已经探好了路”。在别人还在找路的时候,有预见性的领导已经登上了山顶,这就是有预见的重要性。能够三步棋同时下的领导才能创造出第一等的工作成绩。

我们团在天水驻地,就把一年半的作战时间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转好阶段,在思想上实现“平转战”的目标。宁屯业的上篇文章介绍的就是转好阶段的工作。

第二个阶段是走好阶段,宁的这篇文章写的就是走好阶段,四天四夜的铁路输送和三天的摩托化输送,历时七天之久,如何才能做到“人不掉皮,车不掉漆”,确实难度很大。我们对走好阶段的要求就是“流动军营”四个字,要求把军营的一日生活制度搬到火车上,凡遇大站停车,部队必到站台上打一套军体操,唱一首嘹亮的军歌,所过之处军容严整,士气高昂,没有一点沉闷悲伤的气氛。

第三个阶段是训好阶段,我们将在云南岘山进行四个月的临战训练,实现由戈壁沙漠作战向山地丛林作战的转变。

四是打好阶段,这个阶段最长,整整一年时间。

五是撤好阶段,搞好战评总结,顺利返回天水驻地。我在团党委上要求,饭要一囗一口吃,仗要一仗一仗打,五个作战阶段要一个一个攻克,确保都能取得第一等的工作成绩。以后三个阶段的工作,宁屯业还要继续回忆,大家认真看下去,就是一幅完整的作战全过程再现。

△团赴滇轮战誓师动员大会会场

第三章 出征

1985年12月23日,我在团第三梯队编成内,开始向战区机动。

出征前,团里召开隆重热烈的赴滇轮战誓师动员大会,团长赵国民主持大会,政委李太忠作动员讲话,全团官兵决心发扬红军团光荣传统,发扬金刚钻精神,奔赴南疆,严惩越寇。

(一)

12月23日早上,天刚刚放亮,团部大院里已经忙活了起来。

一辆辆披挂着伪装网的军车,不是拖着火炮,就是拉着物资,缓缓开出营区,向火车站机动;一支支队伍,全副武装,雄赳赳,气昂昂,走出营门,奔向天水火车站。

那个时候,我的儿子尚小,还不满四岁。他看到这种情形,非常好奇。反复问我,“爸爸,你还不打仗去?”

在一旁的家属和岳父听了,哭笑不得。他们的眼圈已经发红,有泪也只能往肚里咽。

部队一批批人员、车辆从大门口开出,营区人员、车辆一时比一时少。原先在大操场上停放的107火箭炮,122榴弹炮,已经不见了踪影,它们已经先我们而去。过去火热的军营,人去房空,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我早上起床以后,迅速打好背包,准备午饭以后,随第三梯队的机关人员一起,在团大门口登车,前往天水火车站装载。

黄花时节碧云天,不知征战几人还?后来听家属讲,我走了之后,岳父非常难过,他不止一次在她跟前念叨,“再有个三长两短,这可咋办呀!”所以,在我参战的日子里,他老人家充满着担心,一直在挂念战场上的事情。

我的家里也是一样。在我参战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的母亲没有看过一场电影。不是她老人家不爱看电影,而是她不敢看电影。因为那个时候,在农村最受欢迎的电影是战斗片。所以每当村上或附近村上放电影,人家都是一家子一家子高兴地去看,而她只能留在家里,独自流泪。她担心看电影时触景生情,想起在部队的儿子,想起血与火战场上的亲骨肉。

一次,岳父发紧,家属从天水赶回老家看望。我的母亲知道后,也去看望亲家。俩亲家母见面以后,抱成一团,失声痛哭。

在场的人,没有不动情的。人人伤心,个个难过,一个个哭得像个泪人。

我想与我有同样经历的广大参战官兵的父母、岳父母及家人,他们也或有同样的经历,一样的感受。

参战期间,我家里和家属家里人,好多人都去过天水,他们不是去旅游,他们是想了解战场上的情况,知道我在战场上的近况,他们在关心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呀!

现在有人还把退役军人当“ww对象”,作为参过战、也曾经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在感情上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军人参军参战,为国尽忠,理所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政府,也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也应该关怀照顾他们,这是完全必要的。要不然再遇到战事,又有谁肯踊跃地去参战呢?

在我国,作为一个公民,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参军参战,所以对参过军、参过战、参过核、抢过险、救过灾的这一部分人员,国家应该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和制度保障,给他们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他们服役期间,尤其是参战参核、抢险救灾期间,不管是在自己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曾受过不同程度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损害,有些情况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常人难以理解。

他们的家人或亲友,也因为他们参军、参战、参核、抢险救灾,间接地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煎熬或影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关心退役人员的生活,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12月23日晚饭后,在天水火站,各单位装载已经完毕,车厢已经连接在一起,停靠在站台上。

这个时候天水火车站月台上,挤满了人,有团里的留守人员,送站的参战官兵家属亲友,地方政府安排的送行人员和看热闹的民众。

第三梯队,是团指所在梯队,除棚车(俗称闷罐子火车,坐人)、平板车(拉车辆、装备)外,还另外挂有一节绿皮卧铺车厢,随第三梯队行动的团首长和机关人员就坐在这节车厢里。

△作者在第三梯队团指绿皮卧辅车厢

车站上,参战官兵在车上已经各就各位,棚车车门只留了一道窄缝,上下车用的木梯横放在车厢门口,保障着车内人员的安全。

军地领导带着机关人员和电台、电视台记者,在梯队领导和随第三梯行动的团首长的陪同下,一节车厢一节车厢看望送行问候。这个时候我们以为马上就要发车,可是停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有动静。

车站上,《十五的月亮》、《小草》等当年流行歌曲,时起彼伏。晚上十点多钟,兰州军区吴华夺副司令员来到车站,为部队壮行。

他是老红军战士,15岁跟着爸爸当红军。战争年代,他和胡炜将军在团里搭档。他是团长,胡炜将军是团政委。那个时候,他常来团史馆参观,经常能听到他说胡政委那人,有文化,水平高。因为那个时候我在团组织股,对团史熟悉。首长来了,团里让我去陪他们参观讲解。

吴华夺副司令员是个好人,经常到团里来,过去在181团,官兵大部分都知道他是团里的老首长。

吴副司令员走了以后,列车还没有启动,官兵开始在车上休息。

大约凌晨四点,不少官兵还在梦乡,但却告别了驻地,离开了天水。军列沿着陇海铁路线,一路向东。

(三)

12月24日清晨7时55分,赴滇轮战军列到达宝鸡,受到集团军首长、宝鸡市党政军民的热烈迎送。

宝鸡是西北重镇,我的家乡,集团军驻地,所以来到宝鸡,我感到十分亲切,有一种到了家的感觉。

参战军列停靠在宝鸡西站,这里有宝鸡军事供应站,部队要在这里下车用餐。

车站上举行了隆重热烈的迎送仪式,在一片军乐声中,一队队少先队员、青年学生,身披节日盛装,把鲜艳的红领巾佩戴给即将奔赴南疆的勇士们,把一簇簇鲜花献给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十五的月亮》、《再见吧!妈妈》等流行歌曲不绝于耳,《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战士上战场》等军歌此起彼伏,滚动播放,整个车站沉浸在无比热烈和悲壮之中。

在集团军首长和宝鸡市党政领导的陪同下,随同第三梯队行动的团首长,步入军事供应站就餐。

△右一为宝鸡市委书记,中为团政委李太忠,左为作者。

(四)

离开宝鸡,赴滇轮战军列沿着宝成铁路线,穿梭在茫茫的秦岭山脉中。

秦岭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介于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之间,是中华民族的龙脉,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汉江四条河流的分水岭。

△作者与本股志愿兵放映员孙全宝在火车上掰手腕。

△作者与本股放映员李亚东在火车上掰手腕。

当日下午,军列到达秦岭南麓,抵达凤县车站,受到当地党政军民的热烈迎送。

军列在凤县仅停片刻,又继续前行,黄昏时分,又停靠在秦岭腹地略阳车站,部队要在这里用餐。

当时好像有一个规矩,团指所在梯队,在有县以上单位车站停靠用餐时,当地县市五大班子领导,都要亲自出面迎送。

在略阳火车站,几十名青年学生乘部队在车站用餐之际,涌向团指挥车厢,情绪激动,要求面见部队领导,请求参军参战。他们扬言,如果部队不同意,他们就不下车。当地领导出面制止,他们非但不听,反而情绪激动对立。

青年学生一腔热血报效祖国,请求参军参战保卫边疆,精神可嘉,行为感人。但是他们的行为无形中为部队铁路输送添堵添乱。

当时向战区铁路输送,每两小时过一趟军列,不能有半点延误。

在地方领导一再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团首长让我代表参战部队,出面规劝。

受命以后,我让青年学生全部下车,选派一名代表上车与我商谈。

听了我的喊话,开始青年学生无动于衷,继续滞留在指挥车厢内。

我在赞扬他们拳拳赤子之心、积极请求参军参战、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热情的同时,一方面给他们讲部队铁的纪律,教育他们要想当兵,必须首先学会服从命令听指挥,另一方面,介绍参军参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我的反复规劝和开导之下,青年学生陆续下车,留下略阳县徐家墙供销社的刘光明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在车上与我商谈。

与此同时,聚集在指挥车厢门口的略阳县一中高三(四)班班长雷春晖同学,当场咬破手指,写了血书,表示坚决随部队参军参战。

我闻讯赶到车厢门口,对雷春晖同学耐心细致做工作,苦口婆心做解释,不厌其烦进行劝说,最后终于做通了他的工作,保证军列按时开动。

(五)

进入四川,天府之国人民群众拥军支前的热情有增无减。部队走一路,人民群众迎送一路,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轮战部队的迎送,和对参战官兵的情谊。

在绵阳火车站,列车刚一靠站,青年学生就奔向车站月台,热泪盈眶,激情满怀,把贴心的话儿,热情的歌儿,讲给轮战部队,献给参战官兵。当军列开动时,他们舍不得离开,挥泪告别。

在成都南站,四川省委省府举行了隆重热烈的迎送仪式,给参战部队赠送了具有巴蜀特色的慰问品,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表达了四川人民的深情厚谊。

△作者在成都南站留影

参战列车在四川境内,高速通过一个叫“丙易”的小站,正在田间收甘蔗的青年农民,冒着危险,将自家种的甘蔗,投向列车,用无声的爱传递对参战部队的崇敬。

参战军列在西昌南站停稳后,青年学生把不大的火车站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争相给参战官兵送明信片、日记本,赠日历卡,献贺年封,请求参战官兵签名赠言,与部队联谊联欢,使不大的西昌车站顿时沸腾了起来。

△团长赵国民(左三)给青年学生签名留言。

△作者为青年学生签名赠言。

△政治处三股长在西昌火车站合影留念(左起:宣传股长宁屯业,组织股长闫敬元,干部股长穆正烈)。

△作者(中)与同乡战友、团卫生队副队长李平均(右)、后勤处副处长史铁川(左)在铁路输送途中。

△▽青年学生赠送的明信片。

△▽青年学生赠送的日记本。

△宣传股长宁屯业(右)与军报驻《中国青年报》随军记者李伟(左)在西昌南站合影留念。

12月27日凌晨6时33分,参战军列到达云南昆明牛街庄火车站,至此,铁路输送已告完成。部队下车以后,进驻昆明郊区炮4师营房进行休整。

△作者在牛街庄留影。

(六)

从云南省府昆明开始,部队采取摩托化开进,途经呈贡、宜良、开远、路南、弥勒等县市,最后到达文山州砚山县。

摩托化开进,昼行夜息,一路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怪石嶙峋,满山遍野;大小湖泊,看不胜看。还有香蕉林、橡胶林、仙人掌林、甘蔗园,路两旁的桉树能戳破天,木棉花红似火,还有剑麻、水牛和芒果,这些都是我们北方没有的。所以每每遇到这些景色,每每遇到部队大休,只要情况允许,我们政治处人员都会不适时机围在一起照一张合影照。

那个时候照相要用照相机,要用胶卷,一个胶卷照36张,还没照就完了,所以我们经常省着照,不敢单独留影。

△这是我们政治处人员在仙人掌林拍的纪念照,现在看来挺珍贵的。

△这是在摩托化开进途中政治处人员摆的ps合影。

△这是部队开进快到平远街时,我们政治处随第三梯队行动人员的合影。正拍照的时候,团长的指挥车过来了,他喊我,不许再照了,赶快上车赶路。政治处人少,随第三梯队行动人员,满打满算不足十人。全处一台车,开起来方便,停下来也方便,加之有照相机,拍照相对方便一些(此照片左起:宣传干事许惜民、徐映珉,干部股长穆正烈,组织股长闫敬元,宣传股长宁屯业,宣传股报道员孟义飞,政治处打字员郭治宁,宣传股放映员李亚东、报道员魏冠军)。

到达云南以后,虽然没有内地那样热情洋溢的迎送场面,但拥军友前的氛围依然浓厚。摩托化开进一路上,建了不少彩门,一边是迎军门,一边是凯旋门,迎送上下阵地的人员。

摩托化开进期间,不管住营房还是住兵站,秋毫无犯,受到欢迎。

铁路输送和摩托化开进阶段,我们编写的《输送中政治工作16个“怎么办”》、总结的《把开进列车办成“流动军营 ” 让思想政治工作跟车上路》等文章和经验材料,被上级机关肯定和转发,并收编到步兵第61师《赴滇轮战经验汇编》。

经过七天铁路输送和摩托化开进,途经甘、陕、川、滇四省,于12月30日齐装满员、安全准时、威武雄壮抵达集结地域一一云南省砚山县,在石头寨安营扎寨。

△在石头寨看七连训练后,政委李太忠(中)与政治处副主任郭建民(左)、宣传股长宁屯业(右)留影。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宁屯业,陕西省乾县人,1956年10月出生,1974年12月入伍,1977年5月入党,1985年12月至1987年7月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历任步兵连战士,营部卫生员、书记,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连队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负责人,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团政治处宣传股长,团政治处副主任(以副顶正)、主任,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上校军衔。

编发:拂晓哨位

来源:李太忠将军推荐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