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贺子珍找到儿子毛毛,半路杀出程咬金,毛泽东:不要再说这事

感人历史故事 2024-03-21 02:02:26

图丨贺子珍

前言

1953年,江西省省长邵式平收到了贺子珍的亲笔信,信中她说自己曾经在瑞金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毛毛,长征之前,通过毛泽覃、贺怡夫妇,把孩子寄养在了群众家里。

贺子珍还说毛毛是毛泽东最为疼爱的孩子,恳求邵式平能够帮忙寻找孩子。

收到信件后,邵式平找来了王家珍,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他......

失散的毛毛

1932年11月,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的福音医院生下一个男孩,因为毛泽东忙于革命,在贺子珍生产十多天后,他才匆匆赶到医院,同时还带来了一罐炖鸡。

毛泽东把鸡肉盛进碗里,又体贴地将贺子珍扶起身,贺子珍小口地吃着,毛泽东就全神贯注看着旁边熟睡的婴儿。

“哪来的鸡啊?”贺子珍轻声问。

“我让警卫去老乡家里买的。”

“又要花好多钱了。”

“我有钱,组织上刚发了休养费。”

“你怎么不留着自己补补身子呢,这是组织上为了照顾你的身体发的。”

“我也有,我买了两只。”

图丨毛泽东和贺子珍

贺子珍才不信,她知道毛泽东只是想要自己安心一些,故意撒的“谎”。

许久未见的夫妻俩聊了聊各自的生活,话题便转到了孩子身上,贺子珍让毛泽东给孩子取个名字。

毛泽东说:“别人都叫我老毛,我的儿子就叫小毛毛吧,比我多出个毛,将来也要比我强啊。”

关于大名,毛泽东遵循了小毛毛三个哥哥的名字,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都为杨开慧所生),取名毛岸红,“红”似乎是“红军”的寓意。

养育毛毛,大概是贺子珍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吧,一家三口的生活必然夹杂了很多的婆婆妈妈、零零碎碎,这对于金戈铁马的女战士贺子珍来说,实在罕见。

无独有偶,当时毛泽东的邻居——古柏,家里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两家爸爸聚在一起,批评家里的妈妈们把时间都用来带孩子了,一点都不积极上进,两位夫人就会齐刷刷的把孩子放到两个男人手里,让他自己去带,两个男人自然“缴械投降”。

图丨古柏一家

毛毛一天天长大,慢慢会说话,会走路,越发的可爱懂事,毛泽东外出回来的时候,贺子珍会牵着他的小手,在门口等爸爸回家。

看到爸爸的身影,毛毛就踉踉跄跄地往爸爸那跑,扑到爸爸怀里,软软地叫“爸爸”。毛泽东若是工作累了,就会抱着小毛毛,坐到附近的石头上给他讲故事,再逗逗他,玩一会儿,毛泽东说要去工作了,小毛毛就懂事的跟毛泽东招手,说爸爸再见。

遗憾的是,幸福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戛然而止,那时候,毛毛三岁,正是活泼可爱的时候,长征开始前,贺子珍在家做了丰盛的饭菜,但无人动筷。

那时,毛泽东身染疟疾,正在几十公里外独自痛苦,而且他当时被打压得厉害,在长征中也是问题多多。

不一会儿 ,毛泽覃和贺怡走进屋,三个人讨论起小毛毛的安置问题,贺子珍要带着孩子走,但是毛泽覃和贺怡则劝她把孩子留在苏区,毕竟长征太苦了,这么小的孩子是不是能够撑得下来,很成问题,而毛泽覃和贺怡已经确定留在苏区了,可以帮忙照顾。

图丨毛泽覃(左)贺怡(右)

当天晚上,贺子珍一夜没睡,她把自己的一件旧军装裁小,又把毛泽东的一条夹裤剪开,取出棉花,给毛毛缝制了一件小棉袄。

等到毛泽东病愈回家,不见孩子,又看到红着眼眶的贺子珍,赶忙询问,得知事情原委,毛泽东痛心疾首的说:“你也太狠心了,等我回来不行吗,让我再看一眼不行吗,你们太蠢了.......”

那天晚上,毛泽东的房间里没有灯光透出,第二天,卫士在帮他收拾桌子的时候,看到桌上有两张纸,湿湿的,好像被泪水泡过。

一张上面写着满满的“红”字,另一张重复写着“英、青、龙、红”,这是他的四个儿子,却一个都没能留住。

红军撤离之后,毛泽覃夫妇要打游击战,便拜托福音医院院长傅连暲的妻子刘赐福帮忙照顾,刘赐福带着毛毛和自己的3个孩子,从瑞金回到乡下,临走前,毛泽覃还来看过毛毛,嘱咐他叫刘赐福妈妈。

后来,风声越来越紧,为了保命,刘赐福带着孩子们上了山。毛泽覃知道刘赐福一个女人,带着4个孩子东躲西藏不容易,没有钱,还要时刻警惕,他不想太拖累刘赐福,便给毛毛找了一户人家,把孩子接走了。

图丨刘赐福和她的孩子们

因为时局紧张,毛泽东、贺子珍那边一直没能联系到毛泽覃,也不太清楚孩子的情况,1935年,毛泽覃牺牲,毛毛的下落彻底成了谜。

1949年11月,贺怡疑似打听到了毛毛的下落,实际上,这么多年,贺怡一直是除贺子珍、毛泽东之外,最惦记毛毛下落的人。

她听说这个孩子现在在赣南,决定驱车前去辨认,没想到,半路发生车祸,不幸遇难,贺怡的逝世给毛毛的失散又蒙上了一层悲凉。

找到毛毛

1953年,江西省省长邵式平收到了贺子珍的来信,说她曾经在瑞金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毛毛,这是毛泽东最为疼爱的孩子,长征之前,通过毛泽覃、贺怡夫妇把孩子寄养在了群众家里,拜托邵式平能够帮忙寻找。

邵式平把寻找毛毛的任务交给了王家珍,王家珍对这件事非常上心,很快便来到了瑞金。

王家珍找到了瑞金县领导,希望他们能够配合寻找,第二天,县长就主持了老红军座谈会,来了十六七个老红军,大家纷纷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某某家什么情况啦,某某把孩子寄养在谁家啦,但是对于毛毛,却毫无印象。

王家珍开始一村一村的走访调查,走过的村子有七八十个,还是没有这方面的信息,王家珍不禁怀疑,毛毛真的被留在瑞金了吗?

图丨《瑞金县志》

后来,他在档案馆1934年的《瑞金县志》上看到了相关信息,证实毛泽东确实有一个孩子被留在了瑞金,才坚定信念,继续调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王家珍在村口和两个农民聊天,对方突然说起,以前朱坊村有个叫朱盛苔的人,收养过一个红军的孩子,王家珍大喜过望,不管是不是,现在有任何一点信息都值得去验证,绝不能放弃希望。

第二天一早,王家珍就赶到朱坊村,找到了朱盛苔,向他询问是不是收养过红军的孩子,夫妻俩异口同声:“我们确实收养过一个红军的孩子,叫朱道来。”

“那他人呢?”

黄月英脸上露出难过的神色,“道来他被人接到南京了。”

王家珍搀扶老两口坐下,“大叔、大婶,咱们慢慢说”,朱盛苔和黄月英这才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当年的事.......

图丨朱道来

1934年的一天,有人敲响了朱盛苔家的门,打开门,一位乡干部和两名红军战士走了进来,手里还抱着一个孩子,他们跟朱盛苔夫妇俩说:“老乡,这是红军的孩子,红军大部队已经走了,我们马上也要去打游击,请你们帮忙抚养这个孩子,真是麻烦你们了。”

黄月英慌张的看了看丈夫,又把目光转向孩子,孩子脸型方正,皮肤偏白,嫩嫩的脸蛋看着特别可爱。

可能是母性使然,黄月英不由自主就抱过孩子,轻轻用手摸摸孩子的脸蛋,红军战士脸上露出了笑:“大嫂,孩子就交给你了,你们一定要保护好他啊,将来我们会报答你们的。”

那位乡干部也说:“盛苔,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是考虑过的,真的为难你们了,我代表孩子父母谢谢你们啊。”

红军战士也郑重地向朱盛苔夫妇表示了感谢,然后便追赶部队去了。

图丨长征

把孩子交给朱盛苔夫妇,是经过考虑的,朱盛苔夫妻俩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忠厚老实,当他们接受了这个孩子之后,便努力的去保护抚养这个孩子。

他们给孩子取名“道来”,意思是半道上捡来的,苏区被敌军占领后,朱盛苔一家终日惶恐,总是担心被人发现这孩子的真实来历。

就像当时红军战士嘱托的那样,朱盛苔对孩子用尽心思,甚至比对自己的孩子都好,作为这一家的“宠儿”,朱道来幸运的读书读到中学。

就在王家珍到达瑞金的前两个月,一个叫做朱月倩的女人来到朱盛苔家中,说朱道来是自己的儿子,她来接孩子回家,朱月倩的丈夫是当时中央苏区的巡视员霍步青,1933年在福建病逝,他们当时也把一个小男孩留在了瑞金。

朱月倩一看到朱道来,就说这是自己的孩子,又哭又闹要求朱道来跟自己回南京。

图丨霍步青

朱盛苔和黄月英想了想,觉得孩子本来就是红军交给自己抚养的,现在有人认领了,自己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还是应该还给人家的,再说,朱道来去南京,肯定要比在村子里有出息,于是,朱盛苔两口子一边擦泪,一边把朱道来送走了。

虽然朱道来已经被人认领了,但王家珍还是留了个心眼,问两口子有没有朱道来的相片,两口子拿出了朱道来前不久从南京寄来的相片。

王家珍一看到相片里的朱道来,鼻子就泛酸,这额头、脸型、颧骨,和年轻时候的毛泽东非常相似。

朱盛苔还拿来了朱道来一起寄来的信件,信中他说自己很想念父母、奶奶、兄弟姐妹,“我恨不得马上回到家里,和你们在一起”。

朱道来为什么这么想回家,他在信中提到了一些在南京的“烦恼”:

他觉得南京的家庭并不是真的喜欢自己,朱月倩更喜欢妹妹,事事顺着她,妹妹看不起自己,嫌弃自己是乡下来的,土里土气,他在这里过得很不愉快。

王家珍看完信,觉得奇怪,按道理来说,一个思子心切的母亲,不应该对分别这么久的儿子如此冷淡,难道这孩子不是她的?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王家珍又问了黄月英,朱月倩走的时候,有没有带走朱道来小时候的东西?黄月英很肯定地回答:“没有,她什么都不要,连道来来的时候裹着的那件小棉袄都不要,还说没什么用,我还特地收着呢。”

说着,黄月英走进里屋,拿出小棉袄,不得不说,黄月英保存得非常用心,已经接近20年了,还是一眼就能看出,这件小棉袄是旧军装改的。

“这么珍贵的东西,为什么朱月倩不要呢?”王家珍越想越奇怪,把这件事情报告回了邵式平那里,邵式平向中组部做了汇报,中组部同意王家珍和黄月英把朱道来接到上海,让贺子珍辨认。

图丨贺子珍

费了一番功夫,王家珍才把黄月英和朱道来接到上海,当朱道来站到贺子珍面前的时候,贺子珍眼睛都不眨地看了好久,紧接着泪水夺眶而出,她颤抖的声音几乎都变了形:“毛毛,这是我的毛毛......”

贺子珍理智还是清醒的,她向黄月英和王家珍表达了谢意,可是在黄月英从布包里拿出那件小棉袄的时候,贺子珍的情绪又决堤了。

这一晚,贺子珍坚持和黄月英一起睡,两位母亲一直聊到半夜,泪水一次次润湿她们的眼睛。

后来,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专门给朱道来做了血型检测,和贺子珍相同,贺子珍知道后,更确定这就是自家的毛毛。

图丨贺敏学

毛泽东一语定音

找到毛毛这事很快被报告回了北京,半个多月后,贺子珍接到通知,要求王家珍带着朱道来和黄月英二人来北京,贺子珍留在上海,不准入京。

三个人去北京那天,贺子珍一直送到火车站,直到火车开走。第二天下午,三个人被接到北京的中组部招待所,当天,来了一位同志,向朱道来了解了一些情况,并嘱咐他不要跟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过了几天,李敏来到招待所,一见到朱道来,就甜甜的叫哥哥,朱道来拿出贺子珍写的信,李敏笑着说:“我早就知道了,妈妈另写信告诉我了。”

后来,李敏几乎每个星期都来,带着朱道来和黄月英逛北京。除了李敏,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一批在中央苏区奋斗过的老革命也都来了,邓颖超、康克清、帅孟奇几位大姐都说,“长得确实像毛泽东,看来是毛毛错不了了。”

图丨李敏和贺子珍

在北京住了20多天后,黄月英想回家了,她很想念在瑞金的家人们,这个朴实善良的农家大姐,已经知道朱道来是谁的孩子了,心里暗自震惊。

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付出很多的黄月英一家,邓颖超、康克清、帅孟奇等大姐请她吃了饭,说了很多感谢的话,黄月英临走那天,中组部有关领导还送给她500元钱、三匹布和一些农村不常见的日用品。

在火车站,朱道来拉着黄月英的手,哭的满脸是泪,“你就是我亲娘,我会永远记住你和爸爸,还有弟弟妹妹的,我一定回去看你们!”

黄月英也跟着掉泪,“孩子,你好了,我们就高兴,有时间就回去看看,我们想你啊。”

时间到了,王家珍搀扶黄月英上车,火车慢慢开走了,本以为这是最后的结局,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个程咬金就是在南京的朱月倩。

朱月倩得知了北京的事情后,从南京赶过来,在中组部又哭又闹,说朱道来是她的孩子,不许任何人抢走,否则就自寻短见。

图丨毛泽东

朱月倩的哭闹自然要报告给毛泽东,当时毛泽东说了一句话,直接改变了这件事情的走向:“不要再说这件事情了,管他是谁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把他交给人民,交给组织吧。”

朱道来究竟是谁的孩子?这件事情没办法继续确定了,朱道来被送到了帅孟奇家里,不管是贺子珍,还是朱月倩,谁也带不走。

自从和朱道来在北京分别之后,王家珍就一直和朱道来有书信往来,朱道来比王家珍大了一岁,他经常叫朱道来“道来哥”。

同时,他心里也有疑问:朱道来去了北京那么久,那么多中央领导都说朱道来就是毛毛了,为什么却得不到毛泽东的确认,还一直让朱道来生活在帅孟奇家中。

图丨帅孟奇

因为当时不在北京,王家珍自然没有办法得知全貌,但是他在往来的书信中得知,朱道来在那一年的9月插班进入清华大学附中读书,后考取了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国防单位做科研工作。

再往后,他们的书信联系越来越少,直到1966年,彻底断了联系。

王家珍很惦记,多次寄信都没有音讯,他向中组部打听,也没有结果,后来,他想到了黄月英和朱盛苔,便在1974年专程来到瑞金。

黄月英这才告诉王家珍一个残忍的事实:朱道来在1966年下半年就去世了,她抹着泪说:“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让他留在北京了,带回家就算是种地,至少也能留下一条命吧。”

王家珍悲从中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