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河南林县的数万百姓,用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在太行山绝壁间凿出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
这项伟大的工程历时十年,打通了千座山峰、挖出数百万立方米的土石。
今天的技术比过去先进得多,但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在物资丰裕、设备齐全的当代,红旗渠这样的工程真的还做得出来吗?
河南林县,位于太行山腹地,这个地方曾被形容为“与世隔绝的孤岛”,原因很简单:水源极度稀缺。这里的降水少得可怜,又因为四面环山,周围的河流根本进不来。
明朝时期的记录显示,这里近百万亩耕地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能勉强靠水灌溉。旱季时,河流干涸成了沙土,地里庄稼靠天吃饭,牲畜和人喝水都成了问题。
人们习惯了每天走上几公里去挑水,有时候甚至要翻越山路,而一担水也常常引发家庭悲剧。
其中有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老人天黑时挑着两桶水回家,儿媳心疼他想替他挑,结果没站稳把水撒了个干净。老人一屁股坐地上,仰头看天,流着泪不说话。
没想到,那晚儿媳竟因为愧疚而自尽。
这种绝望让他们下定决心,必须改变命运。没有水,活着的尊严都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又从何谈起?
红旗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1959年,林县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庄稼绝收,居民饮水也成为奢望。县政府提出“引漳入林”的计划,把远在太行山外的浊漳河水引入县内。
但光是提出计划容易,真正要修这条渠却困难重重。浊漳河水位比林县高14.7米,水流需要穿过70公里的山路,绕过无数悬崖绝壁,落差需要完美控制,否则引水无法实现。
更现实的问题是,当时整个县只有300万元的资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且学历普遍不高,甚至连施工的设备都不足。
一座需要机械化解决的问题工程,却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开始动工。因为缺乏炸药,工人们自己研究;因为没有水泥,就用烧制的石灰代替;因为没有挖掘机,工人只能用最简单的工具一点点凿。
最令人动容的,是参与修渠的30多万人,他们大多是普通农民,没有工程经验,更没有任何经济报酬。
他们为什么愿意?因为没有人想再过靠天喝水的日子。
工人们攀岩在山腰上作业,绳索绑在腰间,人悬挂在几百米的高空,用锤子和凿子敲开山石。他们的手指磨破,血滴在山崖上,简单包扎后继续干活。
红旗渠中有一段叫“青年洞”,全长616米,完全是年轻工人徒手凿出来的。夜晚工人们点着煤油灯、靠一顿干粮度过12个小时的高强度劳动。
在这些工人中,不乏牺牲者。红旗渠建设历时十年,共81人因为事故失去生命。这些人中,有技术人员、有普通工人,也有干部。很多人牺牲在施工现场,被同事简单掩埋在山脚。
他们的名字至今被刻在红旗渠纪念碑上,但更多无名者的故事无人知晓。为了引水入林,这些普通人用生命打通了大山的屏障。
红旗渠终于在1965年实现了引水。
那一天,全县人涌向渠口,看着滚滚河水涌入大山深处。人们笑着、哭着,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从那以后,林县告别了“望天田”,耕地得到灌溉,庄稼收成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人们不用再为了饮水翻山越岭,每个家庭都因此改变了生活轨迹。
有人说,红旗渠的建成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现代版。这个比喻并不夸张。当年的林县人民,没有机械、没有技术,凭着一腔热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太行山上开辟出一条生命之路。
他们的精神,远比渠本身更令人动容。如今,红旗渠已经成为5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现代社会,红旗渠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我们习惯了依赖技术,以为只要设备齐全,一切问题都能轻松解决。但红旗渠提醒我们,再强大的技术,也离不开人心的力量。
建设红旗渠的人们不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而是在用他们的生命对抗命运。他们教会我们,无论生活多艰难,都不能失去希望;无论条件多恶劣,团结和拼搏总能创造奇迹。
今天,当我们站在红旗渠边,望着那条穿越山峦的碧波水道,很难不被它所蕴含的精神打动。
它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座灯塔,照亮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所能达到的高度。我们无法用机器复制红旗渠,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更加珍贵。
参考资料:红旗渠精神的由来与发展.人民政协报.2022年11月10日
50年,红旗渠畔的变与不变 | 共和国精神地标.中国妇女报.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