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最重要的事》作者:霍华德·马克斯
关于霍华德·马克斯和《投资最重要的事》
对于国内的一些读者来说,“霍华德·马克斯”这个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对于有一些投资经验,特别是了解美国投资市场的人,霍华德可谓是鼎鼎大名。
他创办的“橡树资本”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管理着价值上千亿美元的资产。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霍华德就坚持为自己的全球投资客户撰写投资备忘录,连“股神”巴菲特都是他忠实的读者。巴菲特说:“我每天第一时间打开并阅读的邮件,就是霍华德·马克斯的备忘录,我总能从中学到东西。”而《投资最重要的事》这本书,就是霍华德对多年以来投资备忘录的总结。
在这份备忘录中,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投资战法和理念,比如第二层思维、逆向投资等等。通过这些方法,霍华德练就了一种独特的投资眼光,善于在逆势和危机中寻找机会,并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那么,在接下来的一周中,我们就从不同的角度,来充分学习霍华德的这本“投资秘籍”。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题是:为什么在“有限市场”需要“第二层思维”?
什么是“有限市场”
那什么是有限市场呢?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意市场。
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经营者,开展具体业务经营的市场。比如某个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开发了一款办公软件,并为此开办公司,售卖软件的使用权,这就可以说,他进入了一个生意市场。
在生意市场中,人们更关心生意的具体问题,比如全国有多少人需要办公软件,现在市面上的办公软件存在着什么缺陷,这部分市场需求能否被满足等等。
那么,与生意市场相对的另一类市场则是金融市场,也就是以证券等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交易形成的市场。
比如,刚才例子中创业的大学生,发明的软件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公司到了一定规模,需要以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上市募资,这就可以说他进入了金融市场。
而在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更关心的是金融产品的流通和买卖,这里的产品流动性和变化远比生意市场更剧烈。就像我们看股市大盘的分时指数,价格与成交量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们对金融市场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中,特定的信息一定会迅速被投资者知道。
投资者依据准确的信息,做出投资决策,证券的价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举例来说,某个上市公司,发明了行业中某个独创性的产品,很快将占领整个市场。
当这个消息传到投资者那里,他们都会自发地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公司的股价也会因此水涨船高,反映出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
可现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后来学者通过对真实市场的研究发现,完全意义上的有效市场其实是不存在的。
投资者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得不到准确有效的投资信息,无法及时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比如有的公司,为了迷惑竞争对手,不会及时地把技术革新公布出来;甚至有的公司会“小题大做”,把一些小进展鼓吹成大进步,以此抬高公司的股价。
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导致市场信息不准确,让证券的价格无法显示真实的公司价格。
为此,作者霍华德提出了一个“有限市场”的观点。他认为,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市场,它确实反映了当前投资者所处的环境,是我们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但另一方面,他认为市场的效用是有限的,投资者不能指望每条投资信息都是全面、准确的,而是我们只能从中窥见部分的真相。
我们可以举一个真实的例子,中国股市的创业板指数,在2012年底的最低点是580多点,这是一个很低的点位。但在两年半之后,也就是2015年的6月,它上涨到了4000多点,指数整体上涨了7倍多。而后来的一年多,创业板指数又跌到了2000点左右,下跌了近一半。
那么,我们可以就此认为,在这三四年之间,创业板中的公司整体价值增长了7倍多,然后又缩水了一半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公司的发展和人一样,都有其相对平稳的周期,不会一年一个样。
在这种大起大落的变化中,其实是投资者的个人决策在起作用。这里面相当一部分决策,是不够理性专业的,而是比较冲动情绪化的。这个时候,证券的价格与公司的价值,就不能划等号了。
这就要求投资者不要陷入抽象的金融理论中,而要真正去理解这个有限的市场。就像我们本身就是市场的一部分,所以“战胜市场”一类的口号并不靠谱。
投资者要做的其实是做出独立思考,进行相对合理的投资决策,进而战胜其他的投资者。
第二层思维
为此,霍华德提出了“第二层思维”,帮我们在投资中思考得更加深入。他认为,大多数投资者都处在“第一层思维”,也就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准则和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
举例来说,股市投资中有一个经典法则叫作“追涨杀跌”,也就是,对有上涨趋势的股票就要追着买进,以共享其利润;而对有下降趋势的股票要持续卖出,以避免其损失。
这方法看起来很正确,可我们仔细一想,追着有上涨趋势的股票,就一定能赚钱吗?比如,拼多多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收达到860多亿,比往年同比大涨了131%,我们就一定要去买它的股票吗?
答案其实并不一定。因为当我们看到上涨趋势的时候,别的投资者也看到了,也会去追涨杀跌。照这个逻辑来看,大家一起追涨杀跌,就都能赚钱了。可事实上,中国股市常有“七亏二平一赚”的说法,也就是70%的投资者亏钱,20%的投资者不赔不赚,而只有10%的人在赚钱。
这就说明,如果一个投资者的思维与大部分投资者一样,都用简单的“第一层思维”,多半是赚不了钱的。那如果用“第二层思维”,应该怎么看问题呢?比如,看到拼多多公司的营收大涨,第二层思维会告诉我们,大家都会去买拼多多股票,但实际上之前投资过拼多多股票的人,或许会趁这个机会大举卖出,拼多多的股价可能不会涨得太快。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第二层思维,其实是对第一层思维的“升级”。第一层思维的人是就事论事,而第二层思维的人,是在用可能的发生的情况和大家的预期作比较。
比如对一只股票,大众的预测是多少价格,我们自己的预期是多少价格,两者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这个差距会有多大?如果大众过于乐观,我们就应该从悲观的角度出发做投资决策,反之亦然。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要真正掌握第二层思维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这要求我们先熟练掌握第一层思维,判断第一层思维的人会怎么想,如何行动,在此基础上去选择自己的投资策略,而且这其中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因此能够真正实现第二层思维的人少之又少。
但是霍华德强调,第二层思维绝对值得投资者深入思考,并进行掌握。因为投资者的目标不仅仅是“平均收益”。要实现平均收益,只要投资一些每样都买一些的指数基金即可,比如中国股市的沪深300指数,它会追踪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股票。
然而,大部分投资者的目标,是要比其他投资者做得更好,赚取超额收益,这就要求我们比其他投资者能多想一层,预判他人的预判。
此外,霍华德还指出一种现象:很多投资者,包括投资大师告诉我们“大道至简”,还有许多投资和媒体平台提供许多课程,告诉我们如何做投资,如何进行理财,好像我们只要进入市场,按照他们所说的办法就能赚取收益。
可实际上,这些课程信息都是一定程度“简化”的结果,我们所投资的证券,背后都是一家家公司。
它们涉及的领域无比广泛,它们面对的市场千变万化,它们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各不相同。像巴菲特这样的顶级投资大师,要做出一项投资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做市场调研,然后与公司的管理层交谈,得出内容详实的报告,才能得出一个投资决策。因此,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是很难简简单单就获得成功的。
那么,为了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加合理的投资决策,霍华德指出了两个努力的方向。
其中,第一个方向是对市场的判断。预测未来很困难,但看出趋势却相对容易。就像天气预报,它往往可以告诉我们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但它很难预测那个晴天和下雨的具体时间。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一些分析,让自己对趋势的把握更准确一些。
比如,在这两年,中国GDP的增速开始趋于平稳,那么我们可以据此判断,宏观经济的增长不会太快,那相应的金融市场也不会出现太大起伏,只会有局部的波动,在这个条件下进行投资,需要我们更加耐心,不要因为短期的波动而急躁,而要认真分析股票的价值,等待在低点买入机会的到来。
霍华德指出的另一个方向是对风险的控制。投资的风险无处不在,但很多人容易被市场所麻痹。很多传奇的投资人之所以被称为大师,就是因为他们在投资生涯中,对风险极其敏感,没有碰上过大规模的亏损。
为此,我们需要对风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其中一些分析方法。这也是我们在之后的共读中要重点介绍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