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万物,逢七必变”《易经》揭秘,无人能避的神秘规律

笑意浅 2024-10-22 03:52:24

在古老的传统里面,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三生万物,逢七必变”。

那么在日常的生活里面,我们每次的选择与决定,是否都是在为今后的人生指明方向,做铺垫呢?

七这个数字为何总是能引起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那个大家认为再正常不过的规则下,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刻的含义?

三生万物。

“三生万物”是中国古代哲学里面一个至关重要的理念。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原文是这样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简单来讲,这一理论阐述的就是世间万物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所谓的“道”,是创建宇宙的根本,是万事万物得以产生的源头。

“一”代表了宇宙的初始状态,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将所有融合在一起的整体。

“一”开始分裂,形成了阴阳两个对立面,即“二”。

随后,阴阳双方互相作用,不可分割,产生了“三”,即双方的调和与统一。

这“三”便是万物的起点,象征着生命的诞生,事物的成长。

这一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医上讲究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认为这是保持健康的秘诀。

在艺术方面,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音乐,都在寻求阴阳之间的和谐统一。

在人际关系中,“执两用中”的智慧也是从对“三生万物”的理解中来的。

逢七必变。

与“三生万物”相辅相成的另一个理念是“逢七必变”。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七”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数字,大家坚信每当时间到了第7个循环时,一定会有所转变。

这种想法由来已久。

名医扁鹊说过:“人的脉象,逢七必变。

”换言之,人的脉搏每隔七天便会改变。

后世的中医把脉诊断病情,深受这一发现的影响。

自然界中也可以广泛观察到“七”的神奇力量。

蝉要蜕皮七次才能变成成虫;竹子每隔七年才开花一次;蚕每七天会进入一次休眠期……这些现象无一不使古人对数字“七”的力量深感惊叹。

在社会生活中,“逢七必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规律。

每隔七年,古代君主就会举行一次“赋役黜陟”典礼。

而“七年之痒”也被视为检验婚姻是否稳固的一道难关。

尽管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是“逢七必变”的道理依然成立。

股票市场的“七年周期律”以及人们的“七年之痒”都彰显了这一古老智慧永恒的魅力。

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

有趣的是,这两个来自我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三生万物”和“逢七必变”,竟然与西方哲学有着相似的妙处。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曾提出“万物皆数”的理论,强调数字是构成万物的基础,宇宙的运行遵循数学的规律。

他们特别重视数字“3”和“7”,认为这两个数字蕴藏着非凡的能量。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对后来欧洲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跨越时空的思维交流,展现了人类在东西方对宇宙和生命终极奥秘探究时惊人的一致性。

探索数字所蕴含的秘密,最终都将引领我们发现万物运行的规律,揭示生命存在的意义。

在变化中求生存,于挑战中求发展。

在当今社会,“三生万物,逢七必变”的智慧仍然熠熠生辉。

这告诉我们,世界是多样的,生活是充满变数的。

要用辨证的角度看待问题,用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化解团队成员之间的分歧,激发创新的火花;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容忍他人的差异,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促进和谐。

在面对人生的重大转折时,我们要学会冷静应对,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实现自身的蜕变和成长。

“三生万物,逢七必变”的哲学智慧为我们开启了一条通往成功与幸福的光明之路。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在变化中求生存,于挑战中求发展。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谱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生万物,逢七必变”的智慧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它宛如一座高耸的灯塔,为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人生旅程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指引。

我们应该用坦然的态度来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我们坚信,只要一直持有这种智慧,就必定能在这个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3 阅读: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