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皖南事变”,想必很多读者都不陌生了。此次事件中,我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9000余人,遭到了敌人7个师约8万余人的猛烈围攻,结果除约2000人成功突围外,其余大部壮烈牺牲。
其中,军长叶挺亲赴敌营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壮烈牺牲,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在成功突围后,被叛徒刘厚总残忍杀害。
而当时成功突围的,正是时任新四军直属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傅秋涛部。
值得一提的是,傅秋涛也是“皖南事变”中,突围成功的新四军最高将领。
那么,傅秋涛为何能突围成功呢?他后来的结局又如何呢?
傅秋涛,湖南省平江县人,1907年6月出生,18岁参加革命,22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傅秋涛历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湘鄂赣省委副书记、代书记、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湘鄂赣抗日红军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期间参与配合了红军攻打长沙的战斗,以及领导湘鄂赣苏区反“围剿”作战等。
傅秋涛作战勇猛、指挥有方,是我军不可多得的一员虎将,其尤擅突围作战。
在1935年7月的一次突围作战中,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包围,敌军曾写信给傅秋涛劝降,傅秋涛当即回应道:哪怕只剩下我一个人、一条枪,也要坚决打出去,只要突出去就是胜利!
突围中,他的爱人、时任湘鄂赣省委妇女部长曾相娥不幸中弹牺牲,他强忍着悲痛,继续带领部队突围,最后硬是从敌人铁桶般的包围圈中成功突了出去。
然而谁能想到,在短短几年后,他又遭遇了一次更为激烈的突围战。
1941年1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当时情况极度危急,我新四军9000余人陷入了8万敌军的包围圈,如果不及时突围,恐有被全歼的危险。
事变发生后的第三天,傅秋涛部唯一的电台在战火中被摧毁,与军部失去了联系。
在此危急关头,傅秋涛立即召集纵队营以上干部开会,商讨突围路线。
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最后决定往苏南地区转移。因为这里曾是一纵战斗过的地方,傅秋涛更是在这里工作了半年之久,群众基础很好,往这里突围胜算较大。
然而,在实际突围中,傅秋涛部还是遭遇了敌人的猛烈阻击。
在行至“三节水”一带时,我军就遭遇了阻击,尽管当时敌军只有一个营的兵力,且防守较松,但因敌人事先占据有利地形,所以我军还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随着敌军围攻力度加剧,傅秋涛不得不下令将部队化整为零,让各部独立突围,以保全有生力量。
突围前,傅秋涛将伤员安置好,并将自己刚满一岁的女儿送到当地老乡家寄养,自己则率领10余名干部突围。
敌军“围剿”力度的不断加强,给傅秋涛一行的突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他们乔装夜行、风餐露宿,十分艰苦。
有一次,他们在乘船渡河时,还差点被船老大当作国民党顽军淹死在河中央,好在他及时亮明身份,这才消除了误会,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还有一次,他们一行到达东坝地区时,敌军封锁了渡口,傅秋涛便让属下汪其祥去侦察情况,结果汪不幸被保安团抓住,幸亏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兵,在押解途中顺利逃了回来。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突围,2月10日,傅秋涛一行终于抵达了新四军第十六旅的驻地。
据记载,傅秋涛的一纵先后有1000多人突出重围,其人数占“皖南事变”全部突围成功的新四军官兵的90%,而傅秋涛更是突围成功的新四军最高级别将领。
在这之后,傅秋涛屡受拔擢,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鲁南区党委书记、鲁南军区政委、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山东分局第一副书记、山东军区第一副政委等职。
在任期间,傅秋涛曾组织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力支援了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傅秋涛又先后担任了山东分局代理书记兼山东军区政委、武装部部长等职,并于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新中国历史上首次授予的五十余名开国上将之一。
1975年后,傅秋涛担任总参谋部顾问,同时还是连续两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和人大常委会委员,还是中纪委常务委员。
1981年8月25日,傅秋涛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
令人崇敬的革命老前辈!历史、人民不会忘记!
开国上将傅秋涛九死一生,为国而战,军人脊梁,国家栋梁!永垂不朽!
向傅秋涛将军致敬!
革命前辈,出生入死,战功卓著[点赞]
人生的机遇有时候很重要,陈毅开辟茅山,傅秋涛地位在粟裕之上,然后,傅被项英调回军部。又来一个罗炳辉,因为能力太强,被调往江北,带新四军八团开辟淮南。这样,茅山根据地这个级别就剩粟裕,成为陈毅的助手。
难得的将才……[点赞][点赞][点赞]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