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万辆,一汽-大众如何成功穿越合资下行周期?

车旅人牛姑娘 2024-01-18 17:18:28

自胜者强。

作者 | 牛莉

出品 | 车旅人

看一个人的品质,不要看他顺境时怎么做,而要看他逆境时怎么做;

同样,看一家企业的成色,不要看它在市场顺风顺水时的表现,而要看它如何自强自立成功穿越逆风局。

2023年的汽车市场,对所有品牌都很残酷,对合资汽车品牌尤其残酷。

“下跌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开始的,而且开始了之后停不下来,完全无力招架。”

这位不愿具名的合资车企员工的感受恐怕是许许多多合资车企员工的写照,动辄20%、30%的下跌幅度是过去这些年几乎从未遇到过的。

但在这其中,一汽-大众是一个例外。

1月15日,在大本营长春,一汽-大众旗下三大品牌举办了口罩3年之后的第一场大型新闻年会。

在年会之前,一汽-大众对外公布了2023年的销量成绩:

2023年,一汽-大众累计完成终端销售约191万辆(含奥迪进口车),同比增长4.8%;

这其中大众品牌约105万辆,同比增长0.9%;奥迪品牌约69.8万辆,同比增长9.8%;捷达品牌约16万辆,同比增长10.3%。

“2023年,我们全力突破新能源薄弱项,自主完成了车机系统的智能升级;针对电池安全,一汽-大众新能源中心开展了从电芯到模组再到电池包的436项多次安全测试,试验标准也远超国标要求;全力深化数字化转型;同时股东双方迅速达成一致,捷达品牌获得出口授权,2024年将开拓海外销售渠道。”

一汽-大众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潘占福总结2023年的点点滴滴。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一汽-大众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的这句来为自己2023年的成绩单作为注脚,再合适不过。

01

定力

1992年成立,一汽-大众算是改开大潮中第一批汽车合资企业之一了。

一方面引入最原汁原味的德系大众汽车;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设计、研发和工程团队开发更适合于中国消费者的车,例如A级轿车市场的常胜将军被誉为“驾驶者之车”的宝来等。

讲述这段历史主要是想说,从诞生起,这家合资企业就没打算一直“等、靠、要”。

君不见,那些直接躺平只等合资外方股东往腰包里塞钱的企业,如今或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或风雨飘摇中……

这是一汽-大众这家企业能成功穿越一个又一个逆风局、下行周期的关键原因之一,也契合了它为自己选定的注脚——自胜者强。

拥有了这样的品质,面对2023年残酷又复杂的竞争局面,一汽-大众没有慌,反而凸显出了自己穿越周期的强大能力。

一方面,夯实燃油车的底子,传统的强项不能丢,而且要加强。

迈腾、速腾等车依旧占据细分市场销量榜首;揽巡揽境上探没有天花板,虽然豪华品牌的价格疯狂下探,但一汽-大众硬是用品质和实力趟出了一条高端之路。

另一方面,火速补强新能源车的能力,你说我车机不好,立刻补车机的不足;你说我智能化不够,立刻补智能化的功课。

2023年还流行一个词——内耗。

但是你看,优秀的企业和优秀的人一样,当我们还在那里伤春悲秋感慨世事维艰时,一汽-大众早已在全力提升自己了。

一方面,产品力实在太能打,品质实在太能打,但另一方面,面对2023年这样前不见古人的极端市场局面,一汽-大众这种定力也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也让一汽-大众成为2023年极少数实现正增长的合资企业。

02

实力

没有实力,空有定力,肯定是万万不行的。

这一次赴长春,得以有机会一次性参观了一汽-大众三大中心。

这三大中心分别是:新技术开发中心,新能源中心和规划技术中心。

从业10余年,可以说参观过大大小小燃油车的、新能源的无数工厂,也在一座座看似相似实则大有不同的工厂中,得以窥见一家企业的技术成色和实力底色。

算起来,我还是一汽-大众的用户了。

人生第一台车就是一辆第七代高尔夫。

从开上第一天到最后卖掉,差不多5年时间,除了常规保养进4S店,这个车的故障率可以说是——0。

这辆高尔夫陪我和家人一起几千公里自驾出剑门蜀道,穿越河西走廊直至西出阳关;也曾自驾318,看过稻城的绝美风景,赴色达五明佛学院朝圣。一路上各种硬核越野车爆胎的、抛锚的,但小高一路平平安安。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汽车行业的老司机,真的要给普通老百姓一些购车建议,就是买车一定还是首选老牌企业,不买一汽-大众,也可以买上汽大众。

为什么呢?

就我这次参观的三个中心,我举几个小例子,讲一讲汽车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细节性。

例如,在一汽-大众规划技术中心,工程师介绍,这个中心更像一个——幕后英雄。

我敢肯定,这样的中心国内没几家车企有。

例如传统燃油车和混动车型的发动机、变速箱装配,目前行业大部分采用的还是手工方式进行发动机、变速箱的对拼合装。

但在一汽-大众规划技术中心,结合3D视觉引导技术、全自动送钉紧固技术、协作机器人技术,创新实现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全自动集成装配,通过智能化的装配方式,避免汽车的“心脏”在装配时产生潜在划伤。

这里拥有80多项行业领先的制造技术,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汽-大众的车子,故障率那么小的主要原因了。

再比如,在一汽-大众新技术开发中心。

这里拥有行业一流的试验设备,例如碰撞试验中心、车身零部件试验中心、整车能耗排放试验中心、驱动系统试验中心、智能灯光系统测试中心、新能源中心车间等等一应俱全。

这里的碰撞实验中心也是国内最前进的试验室之一。

整车能耗排放试验中心,包含四个整车能耗排放试验室和两个排放蒸发试验舱,可完成电驱动、混合动力、燃油车能耗和各类排放法规类试验,此外还具有后续10年延展标准的前瞻性试验能力。

你看,一汽-大众连10年后的能耗排放试验延展都准备好了,但是许多带着各种目的来的新造车企业,能活得过10年吗?

第三个中心就是——一汽-大众新能源中心。

这里是一汽-大众的未来。

这个中心已经有98套先进设备,同时获得了德国大众认证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可开展从电芯、模组到电池包,共计436项全场景路况测试。

在大众独有的长序列试验中,电池包需要先后经过“高低温存储+温度冲击+机械冲击+机械振动+盐雾测试+湿热循环+浸水试验+浸水式温度冲击”,以远高于行业的层层极限试验,保障极端工况下驾乘安全。

事实上,据一汽-大众高管透露,其混动技术已经准备好,未来1-2年将会全力投放混动产品和新能源产品。

但一汽-大众并没有一刀切,它为2024年制定了190-200万辆的销量目标,你看,是不是很没劲?

并没有大幅的增长,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该有的样子,因为它完全可以喊一个——300万辆,反正完不成又不会追究法律责任,大不了落下一个“放大炮”的外号,但一汽-大众不会这样。

牛姑娘说

的确,面对中国汽车品牌的强势反攻,合资企业如今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

但是反过来说,多少年,合资企业都躺着挣钱,而中国自主品牌一直在泥泞中打滚、挣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不过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正常规律和周期罢了。

既然是周期,就无需恐慌,只要做好应对和布局即可。

扭曲的市场催生扭曲的企业,但好在,这个市场里还有像一汽-大众这样的企业,如定海神针般自立自强。

只要有这样的榜样在,这个行业就一定会向新向好。

最后,让一汽-大众的中外高管们秉标准中华传统文化之拱手礼给大家活儿拜个早年吧!

2024,自立自强!

0 阅读:72

车旅人牛姑娘

简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