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千里江入淮》:用影像再现“逆天”壮举

AHTV第一时间 2024-03-18 17:20:18

站在历史的风陵渡口,当我们回望引江济淮这一恢宏的世纪工程时,不能不惊叹着,感慨着,澎湃着。是的,这一工程建设的时间大约6年,参与的建设者最高峰时有两万余人,似乎与当代中国接踵而至、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些“超级工程”并无二致。然而这一工程的历时之久、参与者之众,却鲜有可与之比拟者。它集聚的是18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逆天”梦想,以及近70年来无数专家学者的反复筹谋。继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之后,引江济淮绝对称得上是水利水运领域又一项“匪典所思”的宏伟工程。

由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精心制作的6集纪录片《千里江入淮》,已于近日通过荧屏与广大观众见面。该片对引江济淮工程进行了全景式描述,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工程辉煌的建设成就,还详析了工程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一滴水”自长江北上淮河的艰辛与不易,并从心底生发出对于伟大新时代的那份骄傲与自豪。

伴随着《千里江入淮》的影像脉动,引江济淮工程背后所蕴含的激动人心的家国图景,也缓缓地铺展在了万千观众的眼前。

找到好故事

纪录片是时代的影像志。

纪录片人要为时代立碑,就必须关注和书写当今时代最能够打动人心的精彩故事。而引江济淮工程,正是这样一个“好故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值得中国纪录片人为其倾尽心血。

作为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输水河道总长723公里,涵盖安徽省13市和河南省2市共计57个县(市、区),受益范围7万多平方公里,总投资达900多亿元。工程竣工后,将极大解决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并将有力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千里江入淮》以提出引江济淮的构想开篇,忠实记录了从工程谋划、启动到基本完成建设的全过程。该片将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在一起,通过真实的历史影像、专家的权威解读以及各领域当事人的生动回忆,全方位展现了广大建设者为工程付出的艰辛以及他们的心路历程。该片虽然大量聚焦了工程的建设进展以及一项项的技术突破,但绝非单纯地为了揭秘或炫技,而是为向世人展示这一“逆天”工程背后千千万万建设者的光荣与梦想,是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蓬勃的生机与无限的创造力。

正因为主题“立”住了,《千里江入淮》才变得丰满和立体起来,这也为该片成为一部现实主义的纪录片力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中国式浪漫

引江济淮从“逆天”的梦想开始,历经数个世纪的百转千回,最终在新时代从蓝图变为现实,宛如一个创世的神话。面对这一“中国式的浪漫”,《千里江入淮》的主创人员广泛搜集史料文献,饱和式采访包括决策者、专家学者以及建设者在内的众多相关人物,完美地营造出一个起承转合的时空环境。全片共分6集,通过6大主题,精心构建起一个既有现实主义的科学严谨、又有浪漫主义的情感抒发的影像空间,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断感受到家国情怀的精神凝聚、大我境界的价值沉淀以及赓续不绝的“大国工匠”精神。

其中,第一集“千年越”,概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建设江淮运河的设想,到党的十八大后引江济淮工程启动上马并基本建设完成的全过程,穿插描述了后汉三国时曹操试图沟通江淮的千年梦想,为观众梳理了引江济淮工程现实与浪漫相交织的两条清晰的时间线。第二集“凤凰引”,分别向观众介绍了引江济淮“双线引江”的两个渠首——凤凰颈排灌站、枞阳引江枢纽的工程情况,以及实现“江淮牵手”的最关键工程节点——蜀山枢纽等一些重要的标志性工程。第三集“飞槽渡”,围绕淠河总干渠渡槽的修建与通航,向观众普及了包括“智慧水利”“数字交通”等在内的水利交通工程建设高科技。第四集“水调歌”,围绕工程供水这一核心功能,为观众揭示了引江济淮工程在水资源配置、水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对于淮河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第五集“万物生”,聚焦引江济淮工程对沿途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阐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大理念。第六集“千帆竞”,通过航运的鲜活案例,从区域和时空的角度出发,为观众勾画了一条与京杭大运河比肩的“江淮大运河”,以及其所构建的经济廊道在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中的巨大价值和意义。

在当今中国,随着各类“超级工程”的不断涌现,工程建设已成为我国纪录片领域一个非常突出的创作题材,工程类纪录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这类纪录片有的专业性过强,有的牵涉面过广,要想打造成精品殊为不易。如何既能够将复杂的工程建设说清楚、讲明自,同时又能为观众留下清晰晓畅的观看脉络,这无疑是对纪录片人的一大考验。值得称道的是,《千里江入淮》通过6个不同主题的内容呈现,最终形成了一个在逻辑上能够相互勾连的、完整的叙事链条,从而使观众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工程的内容与意义,进而能够得到很好的观看体验。

AI制作主题曲

对引江济淮这一充满“硬核”科技的工程进行长达6集的漫长讲述,《千里江入淮》又是如何将观众稳稳地“留”在荧屏前的呢?这当然与该片能够较好地把握纪录片的叙事风格不无关系。

首先值得称道的是该片的解说词,它不仅有着明确的整体结构与主题线索,且语言精练,少有泛泛之谈。该片解说词还在细节上下了很大功夫,如大量使用形容词和比喻等表现手法来调动观众情绪,引发观众共鸣。开篇第一段话就是:“7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两艘军舰悄然停泊在安庆江面。时任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突然接到通知,要他立刻赶往安庆码头,去见一位首长。暗夜沉沉,星月满江。傅大章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登上军舰,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将要见到的究竟是谁。”从而营造出浓浓的神秘感,也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

该片的细节打磨也很值得称道。比如在回溯历史时,呈现的影像都经过了精心的选择和剪辑,从而让观众产生很强的代人感。在介绍复杂的水利工程设施时,动画的使用让观众可以很直观地理解工程原理和结构,从而起到了科普的传播作用。该片对于众多人物的刻画可圈可点,特别是能够通过简单几个镜头,就表现出不同人物不同的性格特质,从而为观众塑造了一组当代中国水利水运建设者千姿百态的群像。在拍摄工程的进展与特点时,该片往往会选择合适的角度,从而能够较好地切中观众的需求和关注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主题曲是由AI制作合成,这也为这部“硬核”的纪录片增添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元素。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