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水、山川湖泊、万物共生、日转星移,在自然界中一点一点探索,或是飞舞的光影,或是流转的溪泉。
竹雕,也称竹刻。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这样概括:“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言简意赅,却颇为精妙,为近年文人雅士及收藏者的青睐。
木雕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作为竹木雕刻大师的张念超,他自幼就对奇形怪状的竹、木根原料情有独钟,把它们拾回家当成宝贝,放在自己房间,还被小伙伴们戏称为“竹痴张”。张老师的创作理念是运用自己的所感所悟以竹木为雕刻的载体进行创作,赋予一块平淡无奇的竹木艺术生命,彰显文化传承。
创作灵感则源于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他也热爱自己选择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喜欢这份交融产生的共鸣!他始终秉承着清雕细刻慢慢创作一件作品,不急,不求,归于内心,让行动跟着心走。
创作的工艺品秉承中国传统手工艺精华,既传承了明、清时期的艺术风格,又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采用竹木为原料,以刀代笔,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灵感,捉刀稳健、行刀刚劲、构思巧妙、古朴典雅、文风厚重。和原始的工艺相比,张念超老师做了更为大胆的设计和改动。比方说在动物作品上,把眼睛做成可以活动的,为一件静态作品增加了它的动态。张老师首创的竹根雕刻作品《活眼金蟾》目前比较受欢迎和推崇。目前又在可以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个对眼睛的镶嵌工艺,用琥珀和牛角材质,做金蟾的眼球和瞳孔,这样使作品更加栩栩如生,生动传神,被誉为当代名蟾之首。老师的每一款雕刻创作均来源于心灵对艺术美的追求,褪去繁华的浮躁和喧闹,创造了高于生活的价值,充分体现了创造性和艺术性,雕刻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都值得欣赏和收藏,得到行内专家多次好评。
众所周知,每一个功成名就的背后总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坚持与心酸 。原料中带有一种原学,即把它变为手艺人手中的材料,那么这煮原料便极其至关重要。煮原料十分讲究技巧,高温灼烫时,把握火候和拿取,这对于刚刚学艺的新人而言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老师在学艺时被煮原料的高压锅蒸汽烫伤过,当时的处境也拿不出高额医疗费,幸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诊所医生,拿了2支烫伤药膏给他,这才得以减小后遗症。刚入行时,作为一个学徒,学习的技艺尚未娴熟,知名度更是不值一提,哪怕是穷困潦倒住不起旅馆去睡田野也未曾使老师放弃自己的理想。
2010年10月作品留青竹刻《八仙图》荣获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第五届中国木雕竹编及其它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博览会"银奖。2016年10月作品竹雕摆件《12生肖》在福建永安市首届竹制旅游商品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2017年10月作品竹雕摆件《荷塘清香》荣获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第六届中国木(竹))雕展优秀作品"铜奖;2017年10月荣获国际(永安)竹具博览会 参展产品设计金奖;2018年11月作品竹雕摆件《荷塘清香》被评为第11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业博览会优质奖;2020年11月作品《金蟾时来运转》被评为第13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
竹雕在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传统手工艺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手工制作,所以手工雕刻的专门人才必不可少。然而由于雕刻技艺的学习耗时长、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且从事此项技艺的学习不一定就能取得大的成就,这使得当代的年轻人对其望而却步。随着一些民间老艺人的离世和隐退,很多民间绝艺正面临着后继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甚至,一些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已濒临灭绝。弘扬传统文化,树立自身文化自信,传承离不开人才,而像张老师这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手艺创作更显得弥足珍贵。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加持下他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对于张念超来说,竹雕创作就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在创作中他始终坚持物人合一,用心雕琢,不刻意追求原料之外的灵韵,善于营运物的本质美,以本我造就真我,巧夺天工,正是这份对雕刻的热爱支撑着他越走越远。我们也坚信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上张念超老师定能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