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从各种历史资料和历史书籍中,我们能够看到毛主席的形象大多是一身补丁的模样,他的“土”是一种加引号的土。
作为农民的儿子,毛主席一生都与农民这个身份有着深厚的情感。从青年时期开始,他便走过了湖南大大小小的许多农村,在这里进行农村调查,并在日后开展农民运动。如果要找寻毛主席智慧和力量的源头,我想,或许这里便是答案所在之地。
作为一名职业的革命者,毛主席一生都坚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培养了少年毛泽东勤俭节约的思想基础。而在日后经过革命熔炉的千锤百炼后,毛主席艰苦朴素的作风变得更加坚定。
虽然共产党打了天下,但作为主席的毛泽东在生活和工作中却始终如一,反复强调:
“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改变!”
正因如此,在新中国和平年代,毛主席仍然穿着带有补丁的衣服。
其实,毛主席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很有“讲究”的人,今天,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看看毛主席有多“讲究”呢?
毛主席的第一个“讲究”是外衣的补丁。虽然毛主席总是一身补丁,但其实,人们从他的外衣上并不会立马发现补丁的存在。在一些内衣内裤、粗线袜子上经常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补丁,有时候是黄色的,有时候是蓝色的,还有灰色的。总之,有什么模样、什么颜色的碎布就直接补上去。如果当下要是找不到碎布,毛主席还会让人拿用过的医药纱布当补丁。
战争年代,毛主席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我节约一件衣服,前方战士们就能多一发子弹。”
和平时期,毛主席则说:
“穿里边别人看不到,我不嫌就行。”
“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没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人就是要做到难做到的事。”
对里面穿的、别人看不到的衣服,毛主席毫不在意,只要自己不嫌弃就好。但对于外衣,毛主席则是有“讲究”的。
如果衣服烂了,打补丁的时候他会让工作人员尽量找到同衣服颜色相同或者类似的碎布,除了对颜色有要求外,补丁的模样也不能像里衣上的补丁那么随便,尽量要整齐规矩。毛主席是这样说道:
“找一块好布,帮我配合适了。外衣要给外人看,太刺眼了对人不礼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在香山的双清别墅接待各民主党派代表和各界知名人士时,穿的衣服都是有补丁的,但这些补丁整齐干净,模样规矩。
直到新中国成立当天,毛主席要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工作人员才提前请一位老师傅帮忙赶做了一套新衣服。
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外面的衣服破了总要让人送去织补,而里面的衣服、袜子依旧是补丁摞补丁。
每次,毛主席在接待外宾时,因为袜子上有补丁,一伸腿就会把裤脚弄上来,导致袜子上的补丁也露了出来。
因此,工作人员总要事先提醒毛主席说:“主席,坐在沙发上要把脚收回来,你一伸腿就要‘露馅’了。”
后来时间一长,工作人员便将这句提醒精简为几个字“小心‘家丑不可外扬’。”
毛主席的第二个“讲究”是床铺。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命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我在床上的时间可能更多些,所以一定要搞舒服。”
毛主席为什么会说自己在床上的时间更多一些呢?这并不是说他睡觉的时间比别人更长一些,其实他睡觉的时间比一个普通人少了大约一半。
毛主席在床上的时间多是因为他习惯躺在床上读书、看报,甚至批阅文件也是在床上进行的。
那么,毛主席是怎么“讲究”自己的床铺的呢?
第一点就是要“硬”,要“凉快”。
在陕北的时候,毛主席就睡不惯当地的火炕,他不怕冷但却嫌热。因此,这一时期,他经常睡门板。
一次,毛主席在河底村落脚时,由于房东家的门板没有卸下来。于是,毛主席便睡了一晚火炕。然而,房东家的孩子回家听说了情况后,立马把门轴给锯了。
毛主席晚上回来看到门板,正在好奇从哪里找来的,就听人说房东的儿子把门轴锯了。毛主席可惜地连声说道:“乱弹琴,乱弹琴……”
一边说着,他又一边检查起门轴来,后来知道还能够安装上时,他这才放了心。
到了夏天,天气炎热,毛主席的硬床上铺的东西就会更少。由于天热,毛主席睡觉经常出汗,于是,他便给枕头上铺几张旧报纸,睡醒后,这些旧报纸经常是湿的。
第二点就是床要大。
在陕北的时候,炕本身就很大,足够容纳门板。进了北京城后,毛主席的木床也特意做得很宽,足足有五尺宽。
床为什么要大呢?因为毛主席习惯躺在床上看书,为了方便,他的很多书都在放在床上,有时堆得能有一尺高。工作人员曾说:“毛主席不看书是睡不了觉的,不看报刊是起不来床的。”
毛主席对被褥也很有“讲究”。毛主席不喜欢鸭绒、驼绒,的确良布更是被他拉进了黑名单。他喜欢棉布、棉花,淡淡的色调。被褥里外都是白色的布,他枕的荞麦皮枕头也是用一块白布包起来的。这些都是棉布制作成的。
毛主席进入北京的时候,携带的东西就是这些,还有一件补丁摞补丁的睡衣、毛巾被和旧军毯。毛主席十分宝贝他的旧军毯,他经常将它放在床栏上,再放个枕头,然后靠在上面开始看书或者批阅文件。
宋庆龄知道毛主席的这个习惯后,还赠送了他一只又高级又舒服的大枕头。毛主席收下这个礼物后还曾摆在床上用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因为不习惯让人放到了仓库里好好保存了。
所以,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毛主席还是一块旧军毯,塞着一个荞麦枕头。他曾说:“还是习惯了,不想变了。”
毛主席在饮食方面也有两个小“讲究”。毛主席是湖南人,同样特别爱吃辣椒,他甚至曾说过“不吃辣椒不革命”的话。这足以看出他对辣椒的喜欢。
对于辣椒的吃法,毛主席也是有讲究的,他说:“辣椒不要油炸,要整根地干炕,讲究吃个纯味。”
除了在辣椒的吃法上有自己的“讲究”外,毛主席还讲究吃红烧肉和活鲤鱼。
作为共产党的领袖,在指挥作战、处理公务时经常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为了补脑子,毛主席便会让人搞一碗红烧肉。
沙家店战役期间,毛主席曾三天两夜没有离开过房间,他的脑子一直在高度运转,没有上过床,合过眼。直到最后打了胜仗,俘虏了六千多人后,毛主席才向工作人员提出“搞碗红烧肉”的要求来。
毛主席端着这碗红烧肉“狼吞虎咽”很快便吃完了。然而,当他放下碗的时候,却突然不好意思起来,对一旁的工作人员说道:“这段时间脑子用得太多了,有些馋了……这次打了胜仗,我吃碗红烧肉的要求不是很过分吧?”
一旁的工作人员听到毛主席的话当即红了眼,摇着头,哽咽地说道:“一点儿也不过分。您提的要求太低了。”
没想到毛主席又接着说道:
“不低,不低了。在前线冲锋陷阵的战士都吃不上红烧肉,最多吃个马肉。”
除了吃红烧肉补脑子外,毛主席还爱吃鲤鱼。在陕北的时候,贺龙就曾专门托人给毛主席送过来几尾鲤鱼。
其实,克林姆林宫里的大大小小的人物都知道毛主席爱吃鲤鱼,而且还知道他吃鱼的讲究,那就是“不是活鲤鱼不吃”。这其中是有故事的。
1948年底,米高扬等人代表苏共中央和斯大林秘密来到西柏坡,毛主席等人热情地接待了米高扬一行人。
当时,米高扬来的时候还带了不少罐头食品和酒,穿得也很威风。对比之下,毛主席等人穿的衣服都是带有补丁的,吃的方面更不用提了,大鱼大肉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自己养的鸡和滹沱河里的鱼。
为了款待他们,厨师特意用新抓的鱼做了红烧鱼、熘鱼片。然而,在吃饭的时候,另一位苏联人却用叉子放在红烧鱼上边,充满质疑地问道:“这个鱼是新鲜的吗?是活鱼吗?”
直到旁边的翻译为他解释是新鲜的后,他才吃了起来。
当时,毛主席冷冷地睨了那人一眼,但并没有说什么。
然而,当1949年底,毛主席第一次来到莫斯科后,他却交代随行的厨师说:“如果要做鱼的话,只能用活鱼做。如果苏联方面送来死鱼,就给他们扔回去。”
没多久,苏联方面送来了死鱼,根据毛主席的交代,厨师毫不客气地“拒收”了。后来,得知原因后,苏联方面又急忙保证“马上送一条活鱼过来”。
于是,有了这个小插曲后,克里姆林宫的大小人物几乎都知道毛主席吃鱼的“讲究”了。
参考文献:权延赤.《我所知道的毛泽东》.四川人民出版社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