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在步兵战斗方面(涉及武器和战术的完善),欧洲近代进步要超过同时期的中国。
火器出现以后,专业步兵组成的方阵和优秀火器的结合,成为14世纪以后的军事典范。
欧洲最初的火铳是与手枪、火门枪(也叫明火枪)等交织在一起的,除大小之分和能否携带外,炮兵武器与轻武器之间没有实质的区别,它们对战术和战争的实施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
1、近代西洋的火器方阵战术早期火枪命中率低、射程短、射速慢且使用起来不方便。
其杀伤力实际上还不如同时代的长弓和十字弓,只能成为较易操纵的弓箭武器的辅助兵器。当时火枪在战场上的主要作用是加强长矛方阵的防御力量,或者专门用来保护战壕和堡垒等防御工事。
火绳枪长度70~120厘米,重量36千克,扣动扳机后,钳住火绳的金属夹就会弹入药锅点燃起爆药发射子弹,射程50~100米。结构虽简单,发明持续时间很长。对于旧式的火绳枪来说,整个发射过程由42个步骤组成。
中世纪的欧洲起决定作用的武装力量一直是手持长矛的封建骑士,其他人员仅是重装骑兵的辅助力量。
大约从13世纪中叶起,重骑兵便走上了下坡路。当时有三种经过改进并以不同方式使用的老式步兵兵器,它使配有长枪的中世纪骑兵失去优势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经过改进后效果更好威力更大的十字弓、在美国发展起来的长弓和在瑞士人手中变得令人可怕的长矛。
导致重装骑兵衰落的除了兵器之外,还有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的步兵方阵的冲击。
方阵这种作战队形古已有之,它是人类社会最为古老的一种作战阵式。
金属时代的方阵是以重装步兵为主体构成的,目的是形成一个坚强的作战核心,以抵抗敌军的冲击,进而在白刃战中给敌军造成巨大的压力。
以公元4世纪的马其顿方阵为代表,西方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方阵使不同的兵种相互配合进行战斗。
但是进入中世纪以后,封建采邑制造成步兵地位低下,作战模式是重骑兵实行密集冲锋,这使方阵沉寂了很长一个时期。
以英国长弓手和瑞士长矛兵的兴起为标志的“步兵革命”提高了步兵在战场上的地位,方阵这种作战形式再次被人们挖掘出来,作为对抗骑兵的一种有效手段。
1534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组建步兵军团,确立了其在欧洲100多年的优势。方阵是立足于发挥冷兵器作战效能的战术,火器处于辅助地位。
上图为16世纪西班牙的方阵图,枪炮在进攻和防御中的射击,可为长矛兵提供火力支持,而长矛兵又能在白刃战时为枪炮兵提供掩护。
其人数不到瑞士长矛兵一半,但战斗力却远超瑞士的长矛兵方阵。进攻时,先以枪炮兵远射,之后枪兵散开,由长矛兵穿过枪兵发起冲锋;方阵两翼或后方的骑兵也同时发起冲击。
防御时,枪炮兵远射,力求驱散敌方进攻的步兵和骑兵,之后枪兵穿过长矛兵退入方阵中心,长矛兵则用密集如林的长矛,阻止敌方骑兵或步兵突破。
需要指出的是,西班牙方阵是火器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产物,是立足于发挥冷兵器作战效能的战术,火器处于辅助地位。在实行穿插进攻与防御时,均易发生队形混乱。
如此兵种的变革引起军队规模的扩大及雇佣兵向常备兵的转变,也造就了欧洲诸国行政管理专业化体系的转变。
步兵革命使军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呈现出新的特点:
中世纪骑士那种以追求荣誉、个人的英勇和对领主的忠诚为美德的观念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等级制、服从命令、标准化、集体感、合作精神、遵守纪律为特征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
16~17世纪流行火绳枪机步枪,“线行战术”初步出现。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以西洋射击武器为代表的新武器装备的出现,如英国到1596年正式将火枪作为步兵武器,此给军队的组织结构、编制体制带来很大的变化,军队建设的中心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射击武器的作用,提高军人的整体作战能力。
2、从方阵战术到线性战术在军队密集编队的方阵战术占主流的时代,火枪射速很慢,在射击完毕装填子弹时,射手既不能射击又不能防卫,因此使用起来很成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采取了两个办法:
一是由长矛兵来保护易受攻击的火绳枪兵;二是将火绳枪兵编成十列横队,当第一列打完一发子弹后,便退回最后一列去装子弹,接着后面各列依次轮流射击。
随着法国军团和西班牙方阵中火枪兵对长矛兵的比例逐步增加,由荷兰莫里斯亲王(1567~1625年)首倡,1617~1632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进一步发展出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新战术:“后退装弹战术。”
即列队的滑膛枪士兵在进行齐射后,沿着排与排之间的空隙,一列接一列地依次退到后排装子弹,以保证射击火力的不间断,一个战斗编队至少要有10个横列。
人们不清楚这种编队究竟始于何时,但是直到一个多世纪后燧发枪问世并逐步得到完善时,这种战术仍然是弥补火枪射速太慢此缺陷的主要手段。
由于后退装弹能够保证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射击,因此在野外进攻与防御作战中可方便而有效地大量使用火绳枪士兵和长矛兵。
而且,这种战术还使长矛兵编队所特有的纵队战术能够长久地发挥作用。
此战术就是后来有名的“线行战术”的肇始。
随着滑膛枪兵对长矛兵比例的增加,列阵的纵深越来越浅。1675~1705年,长矛兵的数量越来越少,以致实际上起不到任何作用。随后的刺刀的出现使得长矛兵在战场上销声匿迹了。
17世纪至18世纪末期燧发枪发明后,“线行战术”开始普及。
骑兵逐渐退出在战场上的垄断地位,以火枪兵为主的步兵成为战场的主角,炮兵成为战争的重要力量,常设的指挥机构问世。
战役的展开和胜负都是在线行列阵的步兵之间的冲突而决定的。虽然骑兵和炮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通常是为了支持步兵,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打赢战争的。
在16世纪中叶之前,多数战斗是通过白刃战决定胜负的。滑膛燧发枪比火绳枪有了很大进步,但它的射速、射程和精度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一直到19世纪前后,对火枪射速的要求永远是凌驾于射击精度而排在首位的。因此使用火枪的士兵比弓箭兵更易遭到敌人的袭击。
一般情况下,火枪不是单兵使用的,而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齐射,整个阵列的宽度延伸好几里地,两条人线互相推进到百米左右的距离开始对射。
贯穿始终的理念其实就是,尽量在正面集中更多与密集的火力,在近距离内进行齐射,火枪的射击精度就显得不太重要了,再加上子弹的冲击力和穿透力,因而火枪比早期的投掷式兵器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为了克服火绳枪存在的诸多缺点,几乎与刺刀同时在法国发明的燧发枪出现,即在17世纪中叶或更早的时间出现一种机械式点火装置,为1602年左右法国人发明,西班牙最早采用,英国于1690年开始采用此枪,到18世纪早期,燧发枪成了欧洲军队的标准的步兵武器。
它极大地缩短了装弹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保护火药池中的火药免受雨淋,这就有利于长矛的废除。
但是,射击仍然很慢,一个士兵在一次战斗中最多只能发射24~36发子弹。
3、线性战术的优缺点在18世纪初,普鲁士人采用了铁探条装弹,射速才有所提高。
英国在18世纪以来开始使用Brown Bess燧发枪,枪长1.067米,口内径1.93厘米,配备的球形铅弹直径1.8厘米,重32克,一直到1840年是其标准步兵武器,持续时间超过125年,总共大约生产了780万支。
普鲁士采用最晚,于1808年才装备此枪。
它的基本工作方式是:
使用燧石与钢片撞击的点火装置名叫弹簧点火开关,这种装置提高了燧发枪的效率,最初,其点火有效率为66%,而原先的火绳枪的有效率仅为50%。
后来,燧发枪的点火有效率提高到了85%。在夜战中不致暴露枪的点火动作,避免了射手的危险;另外,它使枪在雨天也可射击。士兵在遭到袭击时可更快地出手还击。它逐渐取代火绳枪机,1650年起得到广泛应用。
1699年,前装滑膛燧发枪,成了欧洲各国军队的制式武器,是直到1830年代撞击式枪机,出现以前全世界最流行和采用最久的击发装置,射速比火绳枪约快一倍。自1700年始,火绳枪在欧洲走向没落。
装备燧发枪机的滑膛枪,使用集团冲击战术,射击时先装火药,再用一根通条把小于管径1/20的圆形铅弹放入前膛,用木榔头打送弹棍送入弹膛。
程序复杂,动作幅度大,影响瞄准,易暴露目标。枪重常为10磅左右(5~10千克),口内径通常在1.3厘米左右。
累赘的装填过程造成每分钟很少能装两发以上,往往低于此数。只有很好的枪手才能在46米外击中一个人,火枪要想超过这样短的射程发挥作用便只好依靠紧密排成一行的士兵一齐发射了。燧发枪发明以后,原先的冷热兵器并用的步兵“方阵战术”变成以火器为主的“线行战术”,并进而向纵队战术发展。
其时,机动性很差的攻城炮变成了密集的机动炮,它是跟步兵及骑兵协同作战使用的主要作战武器。
在将冷热兵器相结合的过程中,最成功的莫过于荷兰的莫里斯亲王,他用规模约500人的战术单位替代数千人组成的方阵,在1617~1632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进一步深化了莫里斯的改革,队列由10列减为6列,且能保持火力的连续性。
“线行战术”是在第一排士兵射击完毕作反方向行进换装弹药前,后面两排士兵已经做好了射击的准备。而且在实施反方向行进的过程中,整个队形仍然在向前推进,因此整个队伍的作战火力好像是向前席卷的轻武器火力网。
战斗的胜败,差不多均由一次歼灭性的冲击所决定。
采用这种队形的原因,首先是当时火器射击精度还很差和射速很慢:
其次是便于维护纪律,强迫那些虽然经过严格训练,但却不可靠甚至怀有敌意的雇佣兵去作战。
“线行战术”的缺点使得它只能在平坦地形上作战:
同时军队移动很慢,转动不灵,机动不便;两翼易招致敌人骑兵的袭击。故编队向前运动时,燧发枪士兵换装弹药时需要一些长矛兵的掩护。线行战术的采用,反映了作战方法取决于人员素质和武器性能这一客观规律。同有效射程仅有百米的燧发枪相比,当时的火炮却具有射程远、杀伤力大的特点,因而成为占优势的兵器。
尤其是在拿破仑战争时期,炮兵担当攻城战和野战的主角,成为杀伤敌人的主要军种。
不同于这个时期的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三列线行阵形的部署,英国陆军通常使用两列线行阵形,这种阵形可以使更多的火枪进行有效的齐射。队列中的士兵不能做单兵机动,它们站立装弹,立姿或跪姿齐射横队周围有由散兵组成强有力的屏障,与敌保持接触,骚扰、杀伤敌军,并分散敌方火力,使己方队列不致过分暴露在敌人火力下。
散兵主要由训练有素和具有高度纪律性的轻装步兵和来复枪兵担任。
17世纪,由于一些工程家的努力,只配备有前装式兵器和黑火药的欧洲军队,在城堡的攻防能力上达到了最高的水平,攻城作战变成一种技巧和科学,使战争的主要形式从野战转向围攻战达200年之久。
快到18世纪末的时候,来复枪逐渐被应用于军事,从而大大改变了轻步兵的特性和作用。
早在燧发枪主宰战场的时期,就已出现早期的不很灵便的手持式线膛枪,早在1498年,德国莱比锡的枪匠就已发明来复枪,发现刻上来复线的枪管使子弹旋转,可以保证在空气中平稳飞行。
飞行平稳就可使射程更远,准确度更高。它不装刺刀,因为装上刺刀后就可能降低射击的精确性。膛线多为2~7条,最多达34条,此导致造价较高。
来复枪的有效射程是914米左右,而滑膛枪的有效射程则只有183米,两者有5倍之差。
4、线性战术的变种——“纵队战术”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枪炮威力的加大,陆军部队又发明出“纵队战术”。
此时期的法国普遍采用义务兵役制,同时,武器进一步得到改进,士兵在战场上遭到火力威胁的程度在加深。
在前装滑膛炮的支持之下,相互结合的燧发枪和刺刀是战场上占有支配地位的武器。火炮比燧发枪在射击距离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战斗中差不多半数死伤是炮火所致。
鉴于此,此时期陆军的纵队战术逐渐取代原先的线式战术。骑兵除用于侦察外,经常用于对敌人的翼侧和后方进行突然袭击,以扩张步兵所取得的战果。
它实际上是线行体制的一种变形。线行队形适宜在平坦地形作战,但一遇到难以通行的地形就易造成队形混乱。
要避免此,士兵就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一般要受训5年左右。有鉴于此,土兵作战时就自动散开,各自为战,故而称为散兵,其致命软点,就是在主要方向上难以形成最大战斗力。
这一缺憾是在散兵后面部署具有一定纵深的纵队,使其在主要方向上不断增强突击力量。
中英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在陆地上的优势没有在海上交战时的差距明显。英军配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1800年研制成功的伯克式前装线膛燧发枪,以及少量的1838年使用的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布式击发枪的点火装置为击发枪机撞击火帽,威克式击发枪在1841年5月中英三元里的冲突中发挥一些作用。
19世纪中叶更为革命性的改进还有圆柱锥形子弹,这使高度精确的远射程来复枪最终替代了精度差、射程近的燧发枪,成为基本的步兵武器。
是否采用圆锥弹丸是衡量19世纪中叶以后各种线膛枪射击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志。法国军官米尼上尉,于1849年发明金属弹药筒,它连结弹丸、火药和火帽于一体,该年他获得子弹的专利。这种子弹用特制铜和其他软金属制成,爆炸受热后会膨胀,能有效封闭向后逃逸的气体。
弹丸形体改进后,减少了空气阻力,又进一步提高了精度和增大了射程。
此子弹是长形的,底部中空,可以扔进枪管(就像几个世纪将球形滑膛枪弹丸扔进枪膛一样),但是当火药爆炸所产生的气体冲力使子弹,带凸缘的底部紧贴枪管内部时,子弹就会膨胀而与枪膛来复线密合,发射出去,此解决了线膛枪射速过低的问题,也使射程、准确性和侵彻力大大增强。
将米尼子弹塞进枪管时,尖头必须朝上。米尼子弹后来改为锥头柱体的次口径弹,除了这一细微差别以外,装填弹药和射击的程序跟老式燧发枪是一样的。米尼枪射程比旧式燧发枪提高了3倍,即从二三百米提高到近1000米,命中率和射速提高了3.5倍,杀伤指数提高到70和102,其杀伤力超过同时期清军火枪的5~10倍,射击更加简便可靠,且不受天气影响。
由于例行程序变化很小,此种改进就易被采纳。米尼枪使用雷管火帽及中空圆锥子弹两项新技术。英国于1851年购买此项专利,1852年制成恩菲尔德式前装圆锥形弹丸的击发来复枪,它是1851年米尼式枪的变种。
法国于1857年定米涅式击发步枪为标准枪弹。
美国陆军也于1855年改用之,普鲁士人在1854~1856年间将其老式燧发枪改制成米尼制。因此,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17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陆海军的装备开始被淘汰了。
由于小型线膛武器比燧发枪具有更远的射程,比滑膛野战炮具有更快的射速,所以前装滑膛加农炮突然间变得过时了。
尽管后者未被欧洲军队完全认可,但小型线膛武器如此远的射程,还意味着就像拿破仑战争中那样使用霰弹的炮兵不能恣意地袭击步兵阵营,而且还意味着野战炮不再是战斗武器中的主导。
5、线性战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应用发生在1856~1860年的英法联军侵华之役,法军步兵装备是米尼1851式前装线膛步枪,从1854年起,英军装备了1853年型前装线膛撞击式恩菲尔德步枪,射程约1100米,其威力是清军火绳枪的10倍之多。
不过这个阶段由于步枪射速较低(3-4发/分钟),火力方面仍主要依赖火炮。
清军只能用少量古旧的火绳枪来对抗英国恩菲尔德步枪。
清人虽然英勇抵抗,但长枪、铁叉和火绳枪,在近距离战斗中根本不是联军刺刀和膛线步枪的对手。
在8月12日的新河炮台之战中,法国猎兵枪手在1500米之外进行了十分准确的射击。
此时期蒙古骑兵弓箭的射程在274米以内,鸟枪、抬枪或许可及457米,但完全没有准确性。
这就是为什么在1860年9月21日的八里桥战役,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惨败于联军的原因,他们进攻严阵以待的英法联军,无论怎样迂回包抄,都必须面对敌军布置的火力网,这个火力网至少延伸914米,而且越接近敌阵火力越强。因此,八里桥之战清军失败是必然的。
此时期的联军仍使用“纵队战术”进行陆战,由于枪炮射程的急剧增加,一再把卷面而至的清军骑兵打翻在地。
19世纪60年代,欧洲军事技术首先是步兵的武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来复枪代替了滑膛枪,后装药代替了前装药,连发射击代替了单发射击,这一系列变化使步枪的威力一时超过了火炮,两者杀伤力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技术决定战术,作战方式和战术必须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变化。
如1776年英国军官弗格森,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后装线膛枪,射程约为200米,能以4-6次/分钟的射速连续发射4~5分钟,比起每分钟只能发射1次、射程仅百米的前装滑膛枪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为连射枪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普法战争(1870~1871)后,随着后装线膛枪的广泛使用,暴露出纵队突击战术的致命弱点,于是此战术逐步被“散兵线战术”所取代。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