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当时,我父亲是八路军115师685团副团长,他和杨得志团长一起,率领部队参加了平型关大战,与猖狂一时的日军板垣师团展开激战,歼灭日军1000多人,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士气。他们的亲身经历,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说这段话的是北京将军后代合唱团团员邓英,她口中的父亲就是指新中国的开国上将邓华。
1927年3月,在大革命陷入低潮和我党最为艰难的时刻,邓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此后紧紧跟随党,参加了多次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邓华将军的军事才能在军中有目共睹,就连一向很少夸人的彭德怀也多次当众表扬邓华。
实际上,邓华和彭德怀虽然是我军历史上最著名的搭档之一,但两人直到抗美援朝时才有了深入了解。而在此之前,他们只是对彼此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朝鲜战争爆发后,应朝鲜人民政府邀请,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战略决定,邓华改任十三兵团司令员,率部赴朝参战。在收到作战命令后,邓华便组织部队领导积极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制定作战计划、指挥部队做好战前准备和开进等工作。
原本,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是打算以自己之前的小型班子为基础组建志愿军司令部的,但在进入朝鲜战场后,他高度肯定了十三兵团组织指挥能力,并当即决定以十三兵团的司令部为基础组建司令部。
就这样,在向毛主席请示并获得批准后,彭德怀宣布由邓华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兼副政治委员。
邓华开始在彭德怀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这也让他逐渐改变了自己受传闻影响在脑子里留下的对彭德怀的一些刻板印象。彭德怀的当机立断、高瞻远瞩、战略战术都令邓华深受震撼。他从最初的忐忑开始为成为彭德怀的助手而感到高兴和兴奋。
入朝后第一战的胜利至关重要,这为我军后续入朝作战奠定了基础。最初,彭德怀计划先派两个军入朝参战。但最终却是四个军一起进入的朝鲜。这一兵力部署的改变就是采纳的邓华的意见。
当时,“联合国军”的总兵力大约有42万人,此外,他们还在制海权、制空权方面掌握着决定性优势。鉴于此,邓华认为志愿军要想初战取胜,就必须具备兵力上的优势。
当邓华向彭德怀提出自己的意见时,彭德怀十分重视,并立即请示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毛主席仔细考虑后,同意了这一意见。
10月11日,彭德怀来到兵团司令部检查战备情况后,邓华再次提出应该要调一个军的兵力来维护后方。
根据邓华的建议,人民志愿军的兵力部署作出了相应调整,这也为第一次和第二次抗美援朝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彭德怀更是对邓华作出了高度评价:
“邓华这个人,知识丰富,很有头脑,考虑问题有眼光,也比较周到。”
在朝鲜战场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的总结会议上,彭德怀曾当着各军军长的面将38军军长梁兴初骂了个狗血淋头,丝毫没留情面。
其实,大家都知道彭德怀的脾气,不少同志也曾有过相似的经历,就连洪学智、韩先楚等人都挨过骂。但彭德怀却从未骂过邓华,甚至每逢危险的时刻,他最关心、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邓华的安全。足见这对搭档对彼此的关心和爱护。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开始后,由于中央军委计划派遣陈赓来朝,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邓华主动向彭德怀提出重新排位子的问题,并表示“由陈赓担任第一副司令兼副政治委员,我出任第三副司令兼十三兵团司令员,这样就能够主抓十三兵团。”
彭德怀仔细考虑了一番后,断然拒绝了邓华的提议。从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以来,邓华便一直没有离开过战场,再没有人比他更熟悉志愿军的情况。虽然这个提议遭到了彭德怀的拒绝,但邓华却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军委毛主席发去了电报,在电报中再次提出给自己往后排的建议。
彭德怀一听说,随即也给中央军委发去了电报,他在电报中写道:
“惟便于联系各野战军,志司似应增加陈赓为第二副司令员,宋时轮为第三副司令员。”
三天后,志愿军司令部收到了中央军委的复电,同意了彭德怀的意见。就这样,邓华依旧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
抗美援朝结束后,邓华出任沈阳军区司令员。虽然远在东北,但他跟彭德怀依旧保持着友好的往来。
1955年11月,邓华在辽东半岛组织导演了海陆空三军抗登陆作战演习,彭德怀、陈毅、叶剑英、刘伯承等元帅亲自来到现场认真观看,并在结束后对这次演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称赞。
当时,台湾省还曾有过这样一句话评价:
“邓华是彭德怀正规化建军路线的主要执行人。”
可以看出,彭德怀和邓华在从朝鲜战场回来后,两人之间深厚的战友情丝毫没有褪色,反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得更加深厚。
1959年庐山会议后,受彭德怀错案的牵连,邓华也被撤去了职务,留在沈阳等候着下一步安排。沈阳军区司令员一职由陈锡联接任,他到任后,对邓华十分客气。
当时,邓华已经不在意自己未来的职务高低了,他唯一想的就是希望能够继续留在军队中。但这一愿望最终还是没能达成。
1960年,中央下达了调令,邓华出任四川省副省长。然而,在离开沈阳军区时赶赴四川履职时,邓华打包好的行李中却被发现了两把手枪。
按照规定,邓华在离开沈阳军区时,随身携带的物品是要经过检查的,以保证交接工作顺利进行。当检查的战士在发现这两把手枪时,感到十分震惊且为难。因为邓华当时是要去四川当副省长,相当于离开了部队,是不允许携带枪支的。
士兵立即将这一情况向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作了汇报,陈锡联听后,也感到有些棘手。思考片刻后,陈锡联交代下属说:“你先去了解一下情况,邓华将军的那两把枪是什么枪,他又为什么要带走呢?”
原来,邓华要带走的这两支枪是他的个人物品,并不属于沈阳军区。邓华在军队任职期间,曾接待过一些重要外宾,与他们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这两只手枪便是苏联国防部和也门王子分别赠送给他作纪念的。
而且,这两支枪更注重精美,威力不大,尤其苏联国防部送给邓华的那支枪上还刻着他的名字。一直以来,邓华都随身携带着这两支手枪。而现在要离开自己热爱的部队了,他更是想要带走这两支枪作纪念。
陈锡联得知情况后也不再阻拦,他用眼神询问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赖传珠的意思,赖传珠自然理解老友邓华的心情,他当即冲着下属挥了挥手,让他们放行,不要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就这样,邓华如愿带走了两支手枪。
来源:央视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