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见鸡叫,还是农村吗?农村环境整治如何更接地气

中年人的的生活 2024-11-17 19:19:55

在许多人记忆中,农村是鸡鸣犬吠、田园风光交织的画卷。然而,随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听不见鸡叫了。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农村环境整治到底应该如何开展才能更接地气,既改善环境又保留农村的特色与灵魂。

一、农村环境整治的现状与问题过度追求整齐划一

一些地区在环境整治过程中,过于强调视觉上的整齐。比如,简单粗暴地禁止村民养鸡鸭等家禽家畜。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禽畜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但却抹杀了农村的生活气息。农村传统的养殖家禽家畜的模式,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方式,鸡蛋、鸭蛋可以自家食用或出售,鸡鸭肉也是节日餐桌上的佳肴。

忽视农民的实际需求

在整治过程中,有的地方建设了一些看似高大上的环保设施,像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等。然而,这些设施后期的维护成本较高,而且操作复杂,对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农民来说,很难掌握使用和维护方法。同时,部分环保垃圾桶的设置位置不合理,没有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劳作路线,导致垃圾乱扔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让农村环境整治接地气的策略因地制宜,保留农村特色

农村环境整治不能搞一刀切。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比如,在一些山区农村,可以根据山地地形特点,规划出适合家禽家畜散养的区域,通过设置围栏等方式,既让家禽有活动空间,又避免它们对公共区域造成污染。对于有传统养殖文化的村庄,可以引导村民科学养殖,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将禽畜粪便合理利用,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参与

在整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农民的意见。可以通过村民大会、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农民参与到环境整治规划中来。例如,在选择垃圾桶的放置位置时,让村民们根据自己的日常活动路线来提出建议。同时,对于环保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可以组织村民培训,让有能力的村民参与到设施维护工作中,并给予一定的报酬,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

结合产业发展,提升整治效益

将农村环境整治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比如,在一些风景优美的农村,可以利用整治后的良好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以 “农家乐” 为载体,游客可以体验到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包括观看家禽家畜的养殖等。这样,环境整治不仅改善了农村的面貌,还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收入,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但一定要接地气,不能脱离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既有绿水青山,又有乡愁记忆的美丽乡村。让鸡鸣犬吠依然是农村最美的音符之一,与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谐共生。

0 阅读:0

中年人的的生活

简介:中年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