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许世友在曲阜
1952年10月26日,毛主席来山东视察,他先后在济南、曲阜等地了解工厂农村的生产情况,游览了一些名胜古迹,讲了一些历史典故。
他那幽默的话语,谈笑风生的音容笑貌,渊博的历史知识,器宇轩昂的伟人风采,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10月28日,毛主席离开济南前往曲阜。
01毛主席给许世友等人讲述曲阜的来历毛主席其实是第二次去曲阜了。早在1920年“驱张运动”成功后,毛主席从北京前往上海从事革命工作,路过济南和曲阜,当时孔府和孔庙都不开放,毛主席只看了孔林。因此这次去曲阜,省里安排毛主席游览三孔。28日吃过早饭后,毛主席在许世友和高克亭陪同下前往曲阜。
登上前往曲阜的列车,毛主席点燃一支香烟,问坐在旁边的高克亭道:“你和高克林同志谁大谁小?”
高克亭回答:“我们不是兄弟,他是陕西关中人,我是陕北人。”
毛主席点点头说:“你们陕北出了很多干部。”
高克亭是陕北府谷人,1937年从延安来山东。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省委积极发动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在鲁西北、胶东、鲁中、鲁东、鲁南等地,成功发动了抗日斗争,组建了大批抗日武装力量,1938年的时候已经发展到3万多人。这迫切需要大批干部到山东工作。
那时候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到延安向毛主席汇报工作,请求派遣干部到山东。毛主席对山东的工作重新做了安排,黎玉专门负责山东的军队工作,另外派遣郭洪涛带领一批干部于1938年5月奔赴山东抗日前线,高克亭就是其中的一员。
离开延安到山东来时,毛主席专门接见了他们,说道:“你们到山东,要像杨柳一样插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成长,像松柏一样挺拔坚强,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对于毛主席的这番讲话,高克亭记忆犹新。
随后,毛主席又把话题转向许世友,说道:“世友同志,你过去曾在少林寺,你把少林寺的情况谈谈。”
许世友说:“到少林寺习武由徒弟到出师要过三关。第一是棍关,第二是刀关;假如能过了这二关,能打出去,第三关就是和老师比武,不分胜负这一关就过了,就可以出师了。”
许世友来了兴致,又说:“有一次,有一千多土匪攻打少林寺,我们把他们打跑了。”
毛主席笑道:“也许是吓跑了。”
毛主席对许世友在少林寺习武的事很感兴趣,对许世友说:“你来几手少林拳,我学一下。”
许世友一听,连忙站起来,把帽子一摘,外衣一脱,攥紧拳头,伸胳膊,蜷腿,踢脚,表演起少林拳来。
毛主席也站起来,紧紧腰带,在后面跟着许世友学。
事后高克亭问许世友:“毛主席让你打拳你就打?”
许世友一本正经地说道:“咱在毛主席面前还不是小孩子?毛主席让咱干什么咱就干什么。”
许世友是毛主席的爱将,受到毛主席特别的关心和器重。
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后,毛主席在窑洞中与许世友做了两次长谈。在土炕上,毛主席拉着许世友的手说:“世友同志,你打了很多仗,吃了很多苦,够辛苦的了!我对你表示敬意。”
几句话令许世友流下热泪。
毛主席与许世友的谈话,令许世友心中变得越来越亮堂,不久后,又送许世友到抗大四大队学习。
对于毛主席,许世友是打心里敬重的。
前往曲阜的列车一路行驶。
毛主席忽然又朝众人问道:“你们谁知道曲阜是怎么来的吗?”
要说孔庙、孔府、孔林,大家还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可是说道曲阜的来历,众人都回答不上来。
孔庙大成殿
毛主席见众人没吭声,便点燃一支香烟,一边吸着一边讲起曲阜的历史:
据东汉应劭解释:“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城东有一座土山名叫防山,犹如高原一样高出地面,它和《释名》这本书上“土山成阜”的说法近似。大概就是“曲阜”二字的由来。
毛主席停了一下,打着手势说:“曲阜的历史很悠久,曾是六个国都所在地。”
随后,他向众人讲了曲阜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传最早来到曲阜的是神农氏。神农先是在陈建都,由来又迁到曲阜。相传神农是继伏羲为帝,后来让位给黄帝。他住的地方叫“犁铧店”。说到这里,毛主席忽然问众人道:“不知现在还有没有这个地方?”
众人都摇摇头。
毛主席继续说:“据说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为嫘祖所生,初降居青阳。黄帝逝世后,公推少昊即位,迁到曲阜,帝于穷桑,就是现在的寿丘。少昊继承黄帝遗志,使这个地方发展很快,于是曲阜就成了少昊文化的中心,后来少昊去世后,这里就渐渐称之为‘少昊之墟’。”
许世友没有多少文化,他对毛主席讲的这些历史知识非常感兴趣,忙问道:“后来怎样了?”
曲阜少昊陵
毛主席又抽了几口烟,说道:“后来出现了‘奄国故都’的称号。奄在商代长期为王都,到周朝初年,因支持武庚的叛乱,被灭。史书上称之为‘灭徐践奄’。商朝到盘庚时,都城由奄迁到殷。也就是今天的安阳。”
毛主席又说:
“灭徐践奄”后,为了征服东夷的战略需要,在曲阜修建了鲁城。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大封功臣谋士,封周公旦之少昊之墟,是为鲁公。周公姬旦因留在京城辅助其侄周成王,他的儿子伯禽代替父亲到鲁就封,并带来大量的礼乐典籍。他成了鲁国的第一位国君。曲阜作为王都前后有700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影响更大。
众人都感叹毛主席历史知识的丰厚,此时的许世友唯有连连点头。
毛主席说:“过一会儿,你们看过三孔之后就知道了。”
列车抵达兖州车站,毛主席下车,乘坐汽车朝曲阜驶去。
当汽车在孔府门东边停下时,早就等候在这里的曲阜县委书记孔子玉大步走上来,一把握住毛主席的手,激动地说:“主席,您好。”
毛主席微笑着回答:“好,好。”
02
毛主席参观孔庙,称赞孔子“年年有进步,代代有加封”孔庙是我国封建社会祭奠孔子的地方。位于曲阜古城的中间。是一组具有东方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它与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建筑群。
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整座建筑分为九个庭院,贯穿在一条南北轴线上,左右基本上作对称式的排列。
在孔子玉的引导下,毛主席进入东华门,映入眼帘的是13个御碑亭,共有唐、宋、金、元、明、清建造的53座石碑。
毛主席和许世友(左)
接着,毛主席穿过大成门来到杏坛。
孔子玉向毛主席介绍道:“这就是杏坛,据史书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后返回鲁国,在这里设坛讲学,所以孔庙修建了杏坛。”
毛主席听完介绍,上下环顾了一圈。
看完杏坛,毛主席健步走上石台阶,来到大成殿。双层石栏杆的台基上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这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堪称孔庙的瑰宝,它与故宫太和殿、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孔庙大成殿
毛主席环顾着大成殿,参观地很仔细。当他看到“大成殿”的匾额时,说道:“‘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孟子说,‘伯夷,齐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这里,孟子把孔子和几位先圣先贤进行比较,找出了‘圣’之所在。”
停顿了一下,毛主席又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重要地位。唐太宗尊孔子为‘先圣’,唐高宗称孔子为‘文宣王’,宋朝加号孔子为‘先圣文宣王’。元朝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朝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毛主席说到这里,幽默地道:“孔子是年年有进步,代代有加封啊!”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大成殿有10根深雕盘龙石柱,两两相对,各具变化,无一雷同,柱脚衬以山石、波涛的图案。这是曲阜独有的艺术瑰宝,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才华和智慧。当年郭沫若曾经写诗赞美道:
石柱盘龙二十株,大成一殿此尤殊。
天工开物眼前是,梓匠何曾读圣书。
在孔子玉的介绍下,毛主席仔细查看盘龙石柱。
毛主席参观大成殿石柱
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两侧有颜回、曾参、子思、孟子四尊配像,外侧是十二哲人塑像。
顺着大成殿的廊台,毛主席来到寝殿、圣迹殿,殿内珍藏着石刻的《圣迹图》,它以年代为顺序,从孔子诞生于尼山,到孔子去世后弟子庐墓为止,共有120副图。毛主席看完《圣迹图》后,又兴致勃勃地来到诗礼堂。
孔子玉对毛主席说:“这是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学诗学礼的地方。”
毛主席点点头,环顾四周,又漫步来到庭院,看了唐槐和宋朝的银杏。虽历经千载,仍然枝繁叶茂。
毛主席望着看累累硕果开心地笑起来。
03毛主席询问孔姓辈分走出孔庙后,毛主席又去参观孔府。
孔府在孔庙东边,是孔子的长孙世袭居住的宅第。这个私人家世曾经延续千年之久。整个孔府雕梁画栋,飞檐彩绘,花园中有奇花异石,凉亭曲桥,是曲阜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典建筑群。
孔子玉一边引导着毛主席游览,一边介绍说:“孔府是不断扩大的,主要分为三路,东路为‘东学’,有一贯堂等建筑;西路为‘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等建筑;中府在中路,前卫衙署,后为内宅,最后一部分是后花园。”
这时候许世友说:“孔家真不愧是一号贵族。
前上房是孔府接待客人的客厅。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高大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交接之时,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幽香。工作人员预先在这里准备好茶水,请毛主席休息。孔子玉挨着毛主席坐下。
毛主席点燃一支香烟吸了几口,又喝了几口清茶,问孔子玉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孔子玉。”
毛主席问:“你和曲阜的孔姓是一家吗?”
孔子玉回答:“是。”
毛主席问道:“你们的行辈是怎么排的?”
孔子玉说:“据说,乾隆的时候给孔姓赐了30个字做辈分,有: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我只知道这几个字,其他的记不住了。”
毛主席听了后微微点头,他随手把一个包装不太精美的烟盒撕开,递给孔子玉,让他在烟盒纸上写下来。
孔子玉接过烟盒,认真地写起来,写完后站起来,双手递给毛主席。
毛主席认真看了一遍,随后交给秘书。接着问道:“你怎么叫孔子玉,辈分里没有你这一辈嘛?”
孔子玉解释道:“子玉是我的字,不是辈。原名是叫孔宪彬,参加革命后改名叫孔子玉。”
毛主席点点头,又问:“你是哪里人?”
孔子玉说:“我是沛县人,四代以上在曲阜,是逃荒到沛县的。”
毛主席轻轻嗯了一声,又问道:“以后你的孩子还接着这些辈起名吗?”
孔子玉答道:“按辈行,不按辈也行,起个名就行了。”
毛主席听完后又点点头。他在客厅休息了20多分钟,由于时间仓促,孔子玉准备好汇报曲阜工作的提纲还装在口袋里没有用上,毛主席便让驱车前往孔林参观。
04毛主席:研究中国的墓葬文化,这一处就够了孔林是孔子家族的专用墓地,有10多万棵树,其中古树两万多棵,盘根错节,根深叶茂,遮天蔽日,是一座天然植物园。
进入孔林道路后,只见两行古老的柏树如龙如虬,夹道而立,毛主席奇怪地问孔子玉道:“两边的柏树为什么都锯了头?这是怎么一回事?”
孔子玉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凭着主观印象说:“这些都是老树了,树梢干了,才把树头锯掉。”
回来后经过调查,才知道真实情况。原来清朝初年,曲阜十二府的人出于对孔林的嫉妒,把道路两边的柏树头都锯掉了,意思是锯掉正枝,长偏枝。孔子玉很后悔给毛主席解释错了,自从他到曲阜后,孔林两边的柏树都是这样的,他以为本来就是这样,谁想毛主席观察这么仔细。
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这里有春秋时代的墓葬,秦汉时期的墓葬,每个朝代都有。
毛主席感慨地说道:“这个古墓群,不仅是中国独此一家,大概全世界也找不到啊!研究中国的墓葬文化,不用到别的地方,这一处就足够了!”
毛主席走下洙水桥,前面道路上有四对巨型宋、清石雕。很快来到孔子墓前。孔子墓东边是他儿子孔鲤的墓,南边是他孙子孔伋的墓。这种墓葬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
孔子墓前的石碑上雕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八个大字。
孔子玉说:“这是明朝正统八年黄养正书,墓前的石台阶初为汉修,唐朝时改为从泰山运来的泰山石修筑,清朝乾隆年间又进行了扩大。”
1920年,毛主席从北京到上海去,经过曲阜。当时孔庙和孔府都不开放,毛主席只看了孔林,因此对这里印象很深刻。
看完孔子墓,毛主席点燃一支烟,边走边吸,忽然问道:“舞雩台在什么地方?”
孔子玉回答:“在曲阜城南,只是个土台子,什么也没有。”
毛主席嗯了一声,点点头,意思是不去看了。
回来的路上,毛主席与众人还对孔子后人孔尚任和他的《桃花扇》进行了议论。毛主席说:孔尚任写《桃花扇》时,书桌上常放着一把扇面上有桃花的曲阜鲁缟扇,每当揣摩剧中人物时,他总爱打开桃花扇,一边扇一边思考。有一天,孔尚任族中的人前来探望孔尚任,只见他大风雪天还摇着他那把桃花扇,不由感叹道:孔尚任真是如痴如醉啊!据说孔尚任为这部名剧三易其稿,呕心沥血17年。
总结孔子曾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毛主席称孔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1960年6月,毛主席在同日本文化学者谈话时说:“我读的书有两个阶段,先是读私塾,是孔夫子那一套;接着进学校,信过康德的哲学,后来是客观环境让我同周围的人组织起共产主义小组,研究马列主义。”读孔夫子的书,培养了毛主席“古为今用”的爱好,读西方哲学,培养了毛主席“洋为中用”的基础,研究马列主义,坚定了毛主席的共产主义信念。
1965年6月,毛主席在杭州会见刚参观过曲阜三孔的越南胡志明主席,说道:“孔夫子的家乡我去过两次。”
第一次是1920年的四月份。
第二次就是这一次。
1936年,毛主席在延安接受斯诺的采访时,格外说到他第一次参观孔林的情形:
在前往南京途中,我在曲阜下车,去看了孔子的墓。我看到了孔子的弟子濯足的那条小溪,看到了圣人幼年所住的小镇。在历史性的孔庙附近那棵有名的树,相传是孔子栽种的,我也看到了。我还在孔子的一个有名弟子颜回住过的河边停留了一下,并且看到了孟子的出生地。
两次参观孔子的故乡给毛主席留下深刻印象。
而毛主席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更是让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