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铜鎏金嵌宝白玉宝象书灯
年代清乾隆
尺寸15.3cm. (6 in.) high 重448克
书灯主体为铜雕象驮宝瓶样式,鎏金、嵌宝,宫廷气息浓郁。上以宝瓶造型为间隔,置白玉花形承盘大、小各一,花作七瓣,花瓣间回环起伏,镂刻颇为工妙,玉质润泽,富古味。中为宝象造型,象侧身回首,四足敦壮,周身之纹饰极尽精美:璎珞以浮雕绳纹结合嵌宝为之,鞍作莲瓣台座样式,鞍垫浅浮雕缠枝花卉,舒展自如。皮肤之褶皱栩栩如生,尾部线条之刻画柔和而有力。下为覆莲瓣台座,莲瓣宽肥饱满,凸起处嵌饰白玉,取材饱满,台座上阴刻缠枝花卉。整器尺寸较小,通体鎏金厚重,富丽堂皇。 南宋陆游所作《春晚村居》一诗有“太平有象无人识,南陌东阡捣辄香”之句,或为“太平有象”一词之滥觞。元代画作《太平有象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已出现象驮宝瓶之形象(图1)。清宫敕撰的《皇朝礼器图式》中录“皇帝大驾卤簿宝象”(图2),系宫廷驯象背驮宝瓶以作为皇帝之仪仗。象驮宝瓶,寓意“太平有象”,亦称“太平景象”“喜象升平”,清宫器物中多见以此为主题塑造宝象形象者,如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清中期)掐丝珐琅太平有象(图3)、清宫旧藏(清)青金石嵌珠宝象(图4),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太平有象瓷尊(图5)等。其中,青金石嵌珠宝象须弥座嵌饰白玉作莲瓣,与本件书灯底座装饰手法略近。 在各地馆藏清宫同类题材的器物中,材质取用精铜复施以鎏金工艺者,极为少见。北京东正2017年春季拍卖会中出现的(元)宫廷风格铜鎏金象灯(LOT 1542)(图6)、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翦淞阁文房宝玩”专场中收录的(明永乐)御制鎏金宝瓶瑞象尊(LOT 2562)(图7)分别为元、明时期以宝象为塑造主题的官作铜鎏金器物,与本件书灯相比形体皆略大,见粗犷雄浑之气韵。本器则属小巧、典雅一类,加之嵌宝工艺,承盘以玉为之,结合数种工艺、材质,风格独特,其整体表达更趋于华丽、细腻。本器嵌饰工艺及所嵌诸种宝石,与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金嵌宝石朝冠耳炉盖面(图8)风格相近。香港苏富比2022年秋季拍卖会“皇苑蕴珍——刘銮雄藏御瓷萃珍”收录的(清乾隆)御制白玉嵌北京铜胎画珐琅烛台(LOT 3503)(图9),据考系奉乾隆四年(1739年)御旨制成于五年(1740年),其取用白玉作烛台承盘,并结合铜鎏金工艺元素之风格,与本件书灯设计构思相近,可证彼时集多种材质、工艺于一体而凸显皇家气息的宫廷审美理念。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宫廷珍宝》(徐启宪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4年)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年)
当代 徐秉方 荷花横件
拍卖会中国嘉德2023年春季拍卖会
年代当代
尺寸33.5cm. (13 1/4 in.) long 7cm. (2 3/4 in.) wide
款:秉方刻 出版:1.《王世襄集:竹刻艺术》(王世襄编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56页 2.《竹刻鉴赏》(王世襄著,台湾先智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86页 徐秉方,1945年生,江苏常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刻(常州留青竹刻)代表性传承人,刻竹名家徐素白之子。自幼受家庭熏陶,承家学,后主攻留青竹刻。徐秉方的作品从1992年开始进入佳士得、苏富比拍卖。其作品《黄雀安在》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人物荣誉: 1977年,作品《荷塘清趣》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 1980年,作品《荷塘清趣》编入《竹刻艺术》一书,该作现藏于香港艺术馆。 1985年,作品《启元白画山东臂搁》被王世襄收藏,与其他大家的作品一道被收录在《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中。 1986年,美国华美协进社特函请徐秉方为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制作竹刻留青肖像,用作特别荣誉奖授予贝聿铭。 1989年,中央电视台和美洲东方卫星等十八家华语电视台相继播放了他的专题片《海内留青第一家》。 1992年开始,作品破例进入佳士得、苏富比拍卖,其中拍品《黄雀安在》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1994年,被轻工业部国史办编入《当代中国工艺美术群星谱》一书。 1996年,由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徐秉方竹刻集》一书。 200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竹刻留青第一家:徐氏父女竹刻鉴赏》一书。 2003年,于上海浦东建立"徐氏竹刻艺术馆"。 200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徐秉方刻竹人生》一书,并已载入世界名人录。 2009年,被文化部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被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中国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成为当今中国工艺美术界二十八位核心成员之一。 2022年5月,在2021年度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评估活动中,以84.33专家评分获合格等级,并予以公示(留青竹刻)。 臂搁竹制,全景横式构图,画面左方首先出现一片残荷,线条清晰,颇为灵动,叶片残破之处的表现手法精细入微。叶片之后刻画另一片残荷以及一株芙蕖,荷叶向右延伸至画面之外。整体画面自左至右,构图严谨且具有连续性,细节处如荷叶脉络、花梗细节以及对于残荷的表现均做了传神的表达。 王世襄先生对徐秉方竹刻艺术颇多赞誉,其所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中收录有徐氏作品(图1),书中,王世襄如此评价徐秉方: “秉方继承家学,专攻留青,四十以后,艺大进。巧用竹筠,有新的突破,不独于见刀处见神采,更求在模糊朦胧不见刀处生变化。不然,对此弥漫滃郁,满幅烟云将不知如何措手矣。” 本件留青作品见载于竹刻理论巨著《竹刻艺术》中(图2),王世襄在书中写道: “前人截竹多制成臂搁,书画均为直幅。当代竹人或易直为横,承以木架,可兼作案头清供,而平置仍不妨用以搁腕。其可取尤在书画皆为横幅,为布局构图广开蹊径,使竹刻面貌时见新意。 此简刻荷叶两柄,其高度与观赏者视线平齐,一片横出,所见不多,却自然感觉到其纵向之深度。此画稿者因横简而生巧思,决非直幅臂搁所能有,故弥觉清新可喜。对叶面、叶背之不同处理,秉方先生尤为擅长,克绍箕裘而有出蓝之誉。”
清 卢葵生制漆砂束腰香几
年代清
尺寸27cm. (10 5/8 in.) diam 19.8cm. (7 3/4 in.) high
款:卢葵生制 香几为木胎大漆制成,圆几面,高束腰,束腰下的托腮宽厚,绦环板锼凿近似椭圆形的透孔。下接壸门牙子,牙子与腿子成鼓腿彭牙。腿部弯曲有力,线条灵动,外翻足,承圆形托泥。整体造型稳重而秀气。香几底内髹黑漆,并钤“卢葵生制”红漆篆书印章。 卢葵生,名栋,字葵生,江苏扬州人,清嘉庆、道光年间著名的髹漆工艺匠师,精于百宝嵌之艺,善制漆砂砚等,作品多见砚匣之类。《桥西杂记》载:“漆砂砚以扬州卢葵生家所制为最精,葵生世其传,一时业此者甚众……凡文玩诸事,无不以漆为之,制造既良,雕刻山水花鸟之文悉臻妍巧。”钱泳《履园丛话》中讲百宝嵌时说:“乾隆中有王国琛、卢映之辈精于此技。今映之孙葵生亦能之。” 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清道光)百宝嵌鱼藻纹漆砂砚盒(图1),通体髹褐色漆为地,盒内及底髹黑漆,底中央有“卢葵生制”篆书印章款,该砚盒系卢葵生的传世佳作之一;另,故宫博物院藏(清道光)百宝嵌三鸡图漆砂砚盒,通体漆砂地,外底亦钤朱漆“卢葵生制”篆书印章款(图2)。本器所钤章款与上述两者无异,细细比对,则与清宫旧藏漆砂砚盒款识一致。 香几所涂八宝灰大漆,系将一种色屑如牙屑、骨屑、珊瑚屑、绿松石屑等拌入漆灰磨显,色屑硬度宜相近,方能磨面平整。有学者认为八宝灰在清代扬州流行的原因,乃其灰黑的漆底正应了文人阶层求朴求雅的情怀,而闪烁的色点又打破了漆底的沉闷感,带给人些许清新愉悦。该香几附有日本旧木箱,箱盖内有1936年题识,落款为“昭和丙子六月廿一日,钟山生。”钤印“研云室主”。
清 英州石『透月』(附旧配硬木座)
年代清
尺寸45.5cm. (17 7/8 in.) high
英石作立峰状,色灰白,质地坚润,形体颇大。通体褶皱遍布,或呈叠嶂式,沟壑千寻,或作孤崖竦峙,峻拔挺秀,有阴阳向背,四面可观。重心沉稳,有欹侧之动势。有孔穴,可实中见虚。与《素园石谱》所录“透月岩”(图1)之状相仿佛,故名。承旧配硬木座,气象具足。 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素园石谱》,采录宣和以后典籍中所载名石百数种。作者林有麟,自云“检阅古今图籍”,凡“奇峰怪石有会于心者,辙写其形,题咏缀后”。此书包罗宏大,对后世赏石文化影响深远。除上述“透月岩”外,本座立峰兼具其所刊“穿心石”(图2)之形态。 英石产于英州(今广东英德),古时石工或“就水中度竒巧处錾取之”(《云林石谱》),或“入山……凿之以归”(《清稗类钞》)。宋人对英石颇为推崇,或因开采不易,在当时文献的记述中,英石规格无巨大者。优质英石在明代曾一度匮乏,晚明竟出现“曩产佳石一山,闻已濯濯矣”(《粤剑编》)的境况,而彼时流行于肆间的多为“色青而不润,理粗而不坚,即峰峦不乏,易于损坏”者。清代英石的开采方稍具规模,大者装点园囿,小者则作文房赏石、研山。以本座立峰之色润质坚,取材匪易,承以木座,置几案间,与笔砚为伍,可作巨峰大岳之玄想,可得庄周“齐物”之妙旨。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