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既能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文章推送,又能方便您阅读、分享、评论。
前言湖北省大悟县新乡镇的一个叫烂金套的小山村里,住着一户低调的普通人家。1996年11月14日,这户人家迎来了久违的客人,主人家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农妇,她长得很像开国大将徐海东。
虽然已经是71岁的老人,但身体还是很健康的,老农妇得知客人是特意前来看望她时,非常高兴,她连忙放下手上的活,快脚快手地为客人们泡茶,还去厨房炒了花生招待他们,闲聊期间,老妇人同客人们说起一段陈年旧事……
“你是不是怨我”一年一度的春节如期而至,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已经过去了2年(1951年),家家户户的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为了即将到来的春节,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开始在自家田里劳作着。
那天,26岁的农村妇女徐文金正在干活,老乡通知她说:“你快回家一趟吧,你家来了人,是几位解放军。”
突然到来的解放军,让徐文金惊讶不已,她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主妇罢了,解放军为何会来家里?
顾不上太多,徐文金一路小跑着急忙赶回家中。
解放军们对徐文金说:“你还记得你的父亲吗?他现在还活着……而且,他现在已经是大首长了!这次我们来找你,就是受你父亲委托,特意接你去和你父亲团聚的!”
徐文金的父亲便是开国大将徐海东。
对于父亲,徐文金没有太多的记忆,早年因为战乱的缘故,徐海东和家人分道扬镳,待局势稳定些后,徐海东特意派人寻找家人的下落。
得知女儿徐文金还活着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将女儿带回身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每天都需要上前线,没有多余时间照顾她,一个是局势不稳定,他无法保证女儿安全。
所以直到1951年,也就是徐海东同女儿分离的第23年,他才派人去老家将女儿接到身边。也出现了我们文章开头说的那一幕。
徐文金跟着解放军来到大连一家疗养院,看着眼前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徐文金的眼眶里蓄满眼泪,这就是她日思夜想的爸爸,这就是她日夜期盼见到的爸爸。
看着失散多年的女儿,徐海东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颤抖着紧紧抓住女儿徐文金的手。
看着消瘦的女儿,徐海东感到非常难过,不过好在徐文金性格很好,她陪着徐海东在大连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假期。
陪在父亲身边两个月后,徐文金向父亲提出一个要求:“爸爸,我知道解放后国家很多地方都是需要工作人员的,你能不能帮我在城里面找份工作呢?”
帮自家孩子找份工作显然不是难事,但徐海东却没有满足徐文金的需求,他抬头看了看满怀期待的徐文金,深深叹了一口气对她说:
“现在刚刚解放,政府的负担很重,你又没有文化,我怎么可以为了自己家人搞特殊呢?旧社会没有田种结果都想种田,如今有了田又不愿意种了,这革命岂不是白闹?”
徐海东的话让徐文金陷入沉默。
看着沉默不语的女儿,徐海东换了一副口吻对她说:
“你回到农村去,去跟乡亲们一起种田有什么不好呢?再说了,你是我的女儿,我们不能向政府提要求,你应当带好头,用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徐文金眼含热泪点头答应,不久后,她便离开大连回了老家。
徐文金将父亲的话铭记在心,她说到做到,回了老家后的徐文金和邻村的农民高正凯结婚后,夫妻俩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耕耘着家里的田地,他们不靠别人,只靠自己。
虽然生活很辛苦,但徐文金和高正凯感情十分稳定,婚后的他们生了4男1女,孩子们的名字还都是由徐海东起的,分别叫保国、卫国、建国、新国、翠珍(女孩)。
显然,徐海东把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寄托在了后代身上。
到了自然灾害时期,村里面的日子愈发困难,为了能让家里的五个孩子吃饱饭,热心的邻居建议送几个孩子到北京外公家里去,但是遭到徐文金的拒绝。
她说:“不行,找爸爸的麻烦就是找党和国家的麻烦,大家都能过这样的日子,我家里也能过,我家并不高人一等,人之间的差别就是这么来的!”
徐文金将徐海东的教诲铭记于心,她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为了能让家里的五个孩子活下去,他们夫妻俩宁愿苦自己,哪怕是一碗没什么味道的清粥,他们也要先让孩子们喝。
后来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再加上营养跟不上,徐文金的丈夫最终没能战胜自己的命运,于1962年去世了。
悲痛欲绝的徐文金亲自安葬了丈夫,在这之后,她便踏上了艰辛的孤儿寡母生活之路。
以后的日子虽然有许许多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徐文金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即便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她也尽量凭借自己的努力让日子过得舒适些。
俗话说,痛在儿身,疼在母心,作为父亲的徐海东始终惦记着他的女儿。
1970年,得知父亲病重后,徐文金特意从湖北老家赶到大连看望徐海东,见面后,看着眼前瘦骨嶙峋,面容苍老的女儿,徐海东突然痛哭起来,他流着泪说:“文金,你是不是怨我,怨我让你当一辈子的农民。”
“不怨!我从来没有怨过爸爸!”
听了女儿的话,徐海东再次痛哭起来,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是将军呢?
其实,徐海东不仅是对自己孩子严格,他对别人,甚至对自己都是非常严格的。
“授我大将军衔,我受之有愧”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徐海东被指定授予大将军衔,然而对于这个决定,徐海东却颇有“意见”。
消息传到正在大连养病的徐海东这里,徐海东并没有为此感到高兴,反而躺在床上彻夜难眠。
他想,自己资历虽然不浅,作战经验也很丰富,但是在出任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后不久就病倒了,从1940年开始,他几乎就是在担架和病床上度过的。
他认为,自己在生病期间,几乎没有继续为党做太多工作,那怎么可以接受这么高的军衔呢?
徐海东打算将自己的想法反映给中央,让他们重新考虑为自己授衔一事。
就在此时,得知徐海东生病的周恩来总理来到大连,他是特意来探望他的,见到周总理后,徐海东将自己的情况反映给周总理:“总理,我长时间养病,为党工作的太少了,现在要授我大将军,我真的受之有愧……”
徐海东淡泊名利、光明磊落的作风得到周总理的欣赏,他握着徐海东的手深情地说:“海东同志,你就不要谦让了,给你授衔大将军衔,是根据你对革命做的贡献决定的,依我看啊,不高,也不低,正正好。”
“但是这样……我心难安啊……”
“你这些年养病,是由于你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身体垮了,不是你不干嘛,是你生病了嘛!你对党的贡献,大家都看在眼里,明在心中,不要有任何顾虑!”
就这样,徐海东被授予开国大将。
1955年军衔评定后,曾经与徐海东共患难的老战友找到他,他们觉得自己的军衔评低了,为此感到自己吃亏了,便来到徐海东面前诉苦。
一次,一位老战友来到大连看望正在养病的徐海东,他为自己军衔评低感到很委屈,又讲了一些过头的话。
这时,徐海东语重心长劝解道:
“咱们俩可都是穷人苦出身的,我曾经是窑工,你曾经是贫农,咱们都是党解放出来,是党将咱们培养出来的,咱们能有今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换来的,咱们是无数人之后的幸存者,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他们。今天,党和人民已经给咱这么高的荣誉,你还在争军衔高低,这是不对的呀!”
这位老兵听完徐海东的话倍感交集,他流着两行热泪对徐海东说:“首长,是我不对,是我忘本了,你的教育我永远留在心里,以后请首长看我行动吧!”
这位老兵说到做到,后来,这件事情被彭德怀知晓,他特别表扬了徐海东带病为党做了很好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