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涅将军传奇系列之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三次弹劾狄青

咔咔聊历史 2021-11-30 01:42:10

前面讲到公元1052年狄青因平定侬智高叛乱,再次受到北宋皇帝宋仁宗的提拔,从枢密副使擢升到枢密使,这是宋朝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武将担任这个职位,之前这个位置一直都是由文官担任,因为宋朝选拔人才的主流方针就是“重文轻武”。为什么啊?其一宋朝创始人赵匡胤自己就是因为掌有军权,发动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其二宋朝前面时代唐末五代十国,就是因为拥兵自立形成藩镇割据的大分裂时代,所以赵匡胤当皇帝后,为了避免这种武将乱国的现象再次出现,就定下了“文人治国”的基本国策,所以宋朝官僚上层基本全是由文官出任。

因此当宋仁宗在朝堂上提议要升狄青为枢密使的时候,朝堂下一片反对之声,但宋仁宗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顶着“违背祖训”的骂名,一纸诏令封了狄青为枢密使。枢密使是个啥职位啊?枢密使仍是北宋军事集团的最高掌权人,是掌握天下兵马的最高统帅,等同于丞相,类似于现在的军委主席。这相当于狠狠的扇了文官集团一个大耳刮子,一个文盲竟然靠着军功与他们平起平坐,这触了他们的逆鳞,成了文官集团的眼中钉。他们岂会善罢干休?于是,文官集团的各位高知分子们开始粉墨登场,各种花式攻击和诽谤不断地往狄青身上砸。

某天,京城发大水,水势很猛,狄青家被洪水给冲了,暂时不能住了,狄青想了一下,京城的相国寺空房多,够一家人暂时借住,就没有多想,带着家人搬了去。这下文官集团里舆论开始炸锅了,文人嘛,饱读诗书,都是脑洞奇大之人。有人说:狄青不怀好心,去相国寺是为了天天拜佛,求佛保佑他能当皇帝;有人说:狄青野心很大,住在佛祖大殿上,是为了让更多老百姓来膜拜他,是为了笼络人心,企图造反。听到这些谣言后,吓得狄青带着家人赶紧收拾包袱回家了。

这个时候的狄青了,身上仿佛刻了一个字,“错”,他做什么就错什么,不做什么了,那也有错。鸡蛋挑骨头,见缝插针的事文人们也很擅长,反正都是“磨嘴巴子”嘛。话说,狄青养了一条狗,这狗很调皮很贪玩,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玩摔了,没摔其它地方就摔到头了,头上被砸得肿了两个大包,好像长了两个角,这下文人们又开始满天爆黑料了。狄青的狗开始长角了,这是要变成“龙”的节奏啊!

有一次,狄青在家里祠堂烧纸祭拜祖先,当时纸钱纸衣等等烧得有点多,火光就比较大,隔壁的人看到了,以为是着火了,就报了官,官府派兵过来一看,原来只是虚惊一场。可是这事后来经由文人士大夫们一加工,就变成了,狄青家突然红光满天,久久不散去,这是要变天的意象啊!!

前面这些虽然都是些边角小料,并没有影响到皇帝宋仁宗对狄青的根本信任,但是也经不住越传越多,越传越广啊,毕竟“人言可畏”嘛。公元1056年,狄青已经在枢密使的位置待了近四年了,这三年多以来狄青在军队严以律己、宽待将兵,士兵们都十分爱戴他;在朝堂狄青低堂做人,踏实做事,可是一帮文人却无一认可。所以就算是军功累累,看似位高权重,但狄青这些年也是夹紧尾巴,小心谨慎做人。而长久的流言蜚语,压得狄青快喘不过气了,还能坚持是因为他还在坚信,不在乎他出身,一路提拔他、重用他、信任他的皇帝宋仁宗,并没有受到谣言的影响,这是狄青最后一根稻草。

公元1056年6月京城突发大水,狄青为京城总指挥抗洪救灾,某一天他在现场指挥士兵们工作时,身上穿着淡黄色的风衣,恰巧被同在现场的欧阳修看到了,欧阳修立马上书宋仁宗:发大水是因为违背了祖训,重用武将,上天惩罚,如果免了狄青的枢密使,就能解除上天的惩罚,所以要求将狄青外放。欧阳修这是第三次上奏弹劾狄青,宋仁宗听后,虽然有所动摇,但毕竟宋仁宗在历史上也是一位明君,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况且狄青这个枢密使的位置,是他不顾朝堂反对,一意孤行提拨上来的。

所以宋仁宗又召见宰相文彦博,当时文官集团的第一大佬,出身显贵,皇上对他很信任,宋仁宗对他说:“狄青为我国家立下了那么大的战功,为什么朝堂的人都要排挤他呢?”文彥博自视甚高,在皇帝面前说话也是不留情面的,文彥博回答说:宋太祖也是北周功臣呀,因为有军权在手,所以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呀!”大佬就是大佬,一句话把皇帝都噎得哑口无言了,没法子,宋仁宗只好下令免了狄青的枢密使职位,明面给升了同平章事,外放陈州知府。

狄青在枢密使的位置憋屈的待了4年,最终还是被那些“节操掉地”的文人士大夫们,给“高级黑”掉了。其实狄青自己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帮文官一直针对他?所以在去陈州前,狄前曾跑到文彥博的府上,质问过他:朝廷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文彥博冷漠的说道:没有什么,只是朝廷不信任你了。狄青听后面如死灰。没有读过什么书的狄青,其实并不明白政治背后的那些权力的制衡与倾轧。他到死也不知道其实他没有错,做为武将,戍卫边疆有功、平定叛乱有功、他的成就是他用命拼来的;做为上司,他不贪功,有军功他都会推给下属,他宽待士兵,士兵都爱戴他;他不攀权附贵,有人说他是狄仁杰后代,他不敢高攀;他不据功自傲,在那些文官面前,他一直小心谨慎的夹着尾巴做人。可是最后,他们还是怀疑他有二心。他没明白从古至今,文人黑武人,从来最诛心的就是诬人:据功自傲、拥兵自重、存有不二之心。

明升暗贬后的狄青,到了陈州后,宋仁宗听了文彥博的建议,每隔段时间就会派使者去看望狄青,每次听说使者要来陈州,狄青整日担惊受怕,此时的狄青已经被流言蜚语,伤得心力交瘁,恐惧加忧思,使得狄青身体每况愈下,到陈州第二年(公元1057年)抑郁而终,死时年仅49岁。

南宋岳飞,北宋狄青,后人常把狄青与岳飞相提并论,但我却认为岳飞比狄青幸运多了,因为秦桧的坏是众人皆知的,对岳飞的构陷也是明枪,岳飞的牺牲也算是一种自我成全,所以成就了后世对他的敬仰;而狄青的悲剧却是因为时代的错误,他的对立面,站的都是被后世所称颂的文人和大好人宋仁宗皇帝,这些人对狄青的排挤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那么清楚,所以狄青在有一段时间,因为一些演义小说或者影视剧为了塑造角色和打造剧情,在这些作品中狄青被黑化了。

狄青一代北宋名将,如果他没有在49岁而死,北宋的国祚是否能存续更长一些时间呢?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