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一年,媒体报道祝融号新发现,称还有最后机会

恶犬吠军武 2023-09-08 22:44:04

2023年7月,耳熟能详的“祝融号”再度登上新闻版面,一时间似乎在人们心中点燃了希望之火。曾经它在火星上默默耕耘,而现在,关于它的“新发现”似乎为这个宇宙征途的故事平添了新的篇章。

然而,如同探索未知星辰的过程一样,事情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媒体的铺陈给人以中国祝融号似乎又焕发生机的错觉,然而仔细读来,我们发现这个所谓的“新发现”实际上是祝融号在一年前就已经完成的研究,只是直到最近才被《自然》杂志正式发表。毫无疑问,这不禁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仿佛看到了一场被放大的误会。

既然“祝融号”并未真正醒来,它还能否继续探索下去?这个问题似乎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虽然曾经的光辉显得有些遥远,但是现在还存在着最后一丝机会。如果这次机会也被错过,或许我们真的只能告别了这个勇敢的探险者。

在追溯这个“火星传奇”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提到“祝融号”的诞生。它是中国首个踏足火星的智能机器人,一身高1.85米,体重240公斤,肩负着6种尖端仪器。20121年5月15日,它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从那一刻起,它就展开了漫长的探索之旅,行驶了整整1921米。

火星的气候与地球的四季交替相似,但周期更长。然而,就在2021年5月,火星北半球开始步入漫长的冬季。极端的温度和风尘暴的袭击,让“祝融号”的生存变得异常艰难。即便装备了1000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强大电力支持,在零下100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下,制电能力也难免被影响。

冬日的寒冷让“祝融号”的任务变得异常艰难。虽然它曾经通过正十一烷罐的保温来维护精密仪器和电子设备,但是寒冬将这一保温手段变得无效。尽管预计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之间,随着冬季的结束,“祝融号”应该能再次复苏,但是直到2023年7月,它仍沉浸在沉睡之中。

或许这一切并非出乎意料,火星的环境变幻莫测,不容小觑。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坦言,祝融号苏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未来的情况难以预料。这种言辞充满了不安的成分,似乎在暗示着“祝融号”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

但是,命运或许并未彻底抛弃“祝融号”。2023年7月12日,即将迎来火星北半球的“夏至日”。这标志着火星的夏季来临,阳光的照射将会增强,这意味着“祝融号”的太阳能电池片制电能力将得到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2023年8月将成为北半球乌托邦平原最炎热的时期。这无疑是“祝融号”的最后机会。但是,如果在这个时候依然没有醒来,或许只能勉强接受残酷的现实,那些重要的设备和仪器可能已经彻底被极寒所摧毁。

当然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性。例如,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厚厚尘埃层,尽管曾采取了防尘措施,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正如美国的“洞察号”一样,火星的土壤黏性让探测器束手无策,太阳能电池片表面可能已被尘埃覆盖,制电能力可能已降至零。

当然,无论结果如何,无论“祝融号”是否在2023年8月苏醒,它已经远远超越了最初设定的“3个月”的任务寿命。它的足迹仍将激励着科学探索的脚步,在人类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中继续闪耀。

0 阅读:14

恶犬吠军武

简介:关注世界动态 了解最新咨询分析各种利弊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