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在长沙的雕像,与毛主席在北京的雕像,竟出自同一块汉白玉

从云观看世界 2024-11-20 03:54:30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反对派劝降,杨开慧只有一句“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闻之妻子牺牲的消息,毛主席悲从中来,感慨“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有缘千里来相会,这对有情人,竟在一位巧匠之手,实现另类“再重逢”。

噩耗,惨重异常

敌人从来都是不留情,可面对杨开慧,手段再升级。

悬赏1000大洋捉拿的阔绰,行踪最终被发现,在1930年的10月24日,杨开慧与8岁的毛岸英,被关进了长沙城的司禁湾陆军监狱署。

讽刺的是,这一天恰好是毛岸英的8岁生日。

算准了日子,邪恶得手,拒绝回答关于毛主席的问题,态度坚决,劝降不成,又怕事久生变,何键做出决定:枪决,暴尸三日!

甚是狠厉的手段,在杨开慧看来根本没差别,入狱之后,她就意识到了死神临近,她不怕死,生命的价值,不该用长度衡量。

回望一生,除了不能陪孩子长大,回忆还是有的。

父亲远渡重洋读书,分隔两地,信中却不忘叮嘱母亲一定要让杨开慧读书,在当地,她是学校的第一个女学生,知识的浇灌打开了视野,独特的气质也吸引了爱人。

毛泽东是杨昌济的学生,杨开慧从父亲之口听说了很多关于毛主席的故事,少女情窦在不自觉中初开,以为是单相思,未料主席也有同样的想法,收到表达爱意的信,杨开慧不敢相信,自己竟会有两情相悦的幸运。

婚姻水到渠成,主席所做的事情,杨开慧高度认同,她尊重自己的丈夫,同时也尽量扛起为妻为母的责任。

重回长沙板仓,是形势无奈下的不得已之举,毛主席已然扛起新的担子,担心妻子与三个孩子,以为家会是港湾,未料这一别,就是永远。

团聚的日子再无可念,再有消息,已是刊登在《大公报》上杨开慧被捕的消息,宁死不愿写与毛主席脱离关系的声明,而为革命牺牲的一家三口,缘分并没有就此结束。

感动,海枯石烂

关键人物张恒出生在1942年6月,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他视父亲为偶像,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张恒在1980年考入了在中央美院,成了雕塑创作研究室的一名学生。

缘分在与邵华的相识,那是1989年,在同班同学的介绍下,张恒来到邵华家做客,恰巧彼时的邵华正在忙于杨开慧雕像的创作,恰好专业对口,张恒在极短的时间内创作了杨开慧烈士的雕塑小样,邵华觉得很不错。

力荐之下,张恒进入了广州美院,与杨开慧塑像小组一起进修。

多番送审最终确定的作品,正是张恒的《骄杨》,八个多月没日没夜的创作,初样在1990年的9月18日面世,得到高度认可,等到11年,雕像终于正式伫立在杨开慧烈士陵园内。

伟大的形象静驻在玉石之上,玉石无暇,恰如杨开慧之一生,很符合,张恒透露消息,这座雕像所用的石料,与北京毛主席纪念堂中毛主席的汉白玉像是同一块。

很感动人,海枯石烂,恰如杨开慧对这份感情的态度,意外未能让二人携手到老,同一块石料雕刻的两幅雕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遗憾续上。

汉白玉像的雕塑者中并没有张恒,而是由叶毓山、张松鹤、白滑生、孙家彬等4人共同放大制作完成的,但张恒与毛家人的联系,并没有就此止步。

毛岸英意外殒命朝鲜,遗体就地安葬,母子未能团聚,象征意义却也再获圆满,杨开慧烈士陵园,伫立者一座由张恒雕刻的毛岸英烈士塑像,饱经风霜的“游子”,终于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不只毛岸英,毛岸青在2007年的3月23日去世,为其塑像的工作毫无意外的还是交给了张恒,作品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可惜,成品邵华无缘看到,就因病症去世了。

另类重逢的感情让人感慨,为革命,毛主席一家奉献实在太多,未有享乐,只是冲在危险的一线,凭这一点,就永远不敢也不可忘怀。

参考资料:长沙晚报:2010-11-17:他为毛主席一家三亲人塑像

上观新闻:得知她牺牲的噩耗,毛泽东悲痛自责:百身莫赎

中国网:2019-10-23:杨开慧就义惨烈细节曝光:枪决未死下午又补一枪,被暴尸三日

辽宁日报:2019-5-14:孙家彬:用塑刀呈现民族魂

0 阅读:40

从云观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