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乌克兰的自杀式无人艇,在黑海上“大杀四方”,光是进入2024年以来,就已经有3艘俄罗斯军舰被无人艇击沉,其中还包括1艘22160型隐身护卫舰,这是黑海舰队当前仅次于11356型护卫舰的“2号主力”,大量的舰艇损失,让黑海舰队无法发挥制海权的作用。一时间,自杀式无人艇风光无二,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发的装备,就连海峡对岸的台岛,都打算学习这种战术,以“无人艇狼群”来对付登陆舰队。但事实上,对付自杀式无人艇最有效的办法,早在100多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已经有了!
100多年前的军舰
对于自杀式无人快艇的袭击,很多国家都感觉一筹莫展,正如俄罗斯那样,似乎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的原因在于,自杀式无人艇有3大优势。第一个是难以发现,这种无人快艇大都外形低矮,甚至可以隐蔽在海浪之中,比掠海反舰导弹的飞行高度都要更低,很难被对海搜索雷达发现,甚至一些搜索的雷达的向下搜索俯角都很难触及到这种高度。同时,自杀式无人艇还大都采用隐身设计,本身对雷达反射面积就比较控制,这更加大了发现的难度。
乌军的自杀式无人艇
第二个是威力巨大,自杀式无人艇的爆炸物携带量较大,而且攻击的是军舰的核心部位,也就是舰体中下部位,这些地方往往在内部容纳了弹药仓库、战情中心、动力系统、燃料舱室等,一旦这些关键部位被破坏,那么军舰就会受到重创。这可比打击军舰的上层建筑威胁大得多,上层建筑即便全毁,只要军舰能开回去,就还能修复;但舰体一旦受损,很大概率就会被击沉。
乌军的自杀式无人艇
第三个是狼群战术,从乌克兰发布的自杀无人艇攻击22160型护卫舰的画面中,能够看出乌军派出多艘自杀式无人艇,分别从俄舰的前向及左右两个侧舷发起攻击,俄罗斯护卫舰应对不及,被连续的袭击,只能最后弃舰。由于参与袭击的无人艇数量众多,护卫舰上的舰炮和速射火力又太少,因此双拳难敌四手,很难应对。
俄军多艘军舰被击沉
那如何对付这些自杀式无人快艇呢?很多专家都表示,要继续堆砌信息化的传感器和武器,比如增加对水面目标搜索的雷达、红外探测器,并且使用狼群式的无人机群,去对付狼群一般的无人快艇;同时增加电子对抗手段,使无人艇失去控制。这都是一些很好的解决思路,但是这种主动式的防御措施往往在海量的自杀式无人艇面前,也会出现百密一疏的情况,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所有的防御系统都能随时处于战备、戒备的状态,一旦有所松懈,还是会被打击。
100多年前的军舰
然而笔者今天要讲的是,早在一百年前,法国的绿水学派就提出了类似于今天乌克兰无人艇狼群战术的作战理论,他们的理论就是建造大量的小排水量雷击快艇和军舰,去对付敌军的大型战列舰,以数量和灵活取胜。且一战时期的各大国,就已经熟知了对付这种灵活、快速、难以发现、攻击威力巨大的小艇的方法,那就是多增加副炮,使用船体装甲带甚至是防雷装甲,且增加船体重要部位的隔舱,使用隔舱装甲,保护好船体的核心部位。
100多年前的军舰
当然,这些措施不可避免的要提高军舰的排水量,甚至是吃水深度,但是面对越来越智能、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来密集的自杀式无人快艇集群袭击,这种被动式的防御措施,往往能起到“兜牢防御底线”的作用,即:我可以拦不住你,但是绝不会被轻易的重创或击沉。就拿一战时期的很多战列舰、巡洋舰来说,其舰体侧舷布置大量射速较高的副炮,就是专用来对付那些接近大型军舰的鱼雷艇、驱逐舰的。
早期的鱼雷艇
有人说,自杀式无人快艇可比一战的鱼雷艇灵活多了;这都没错,但是要看到的是,现代的舰炮射速也比当时快多了。对于当年的战列舰而言,鱼雷艇的威胁就恰如今天的无人艇对大型军舰的威胁是一样的。
就现代军舰来看,曾经取消舰炮成为一种趋势,英国的22型“大刀”级护卫舰甚至在一开始就没有安装主炮,军舰的舰炮口径也越来越小,似乎舰炮已经成为一种作用有限的武备。然而现在不同了,自杀式无人艇的出现,恐将使得军舰搭载更多的副炮,这些副炮不一定非要有较大的口径,而是要选择射速更快、精度更高的型号,比如常见的20毫米、30毫米口径的速射舰炮。
装有大量副炮的老式军舰
这些速射舰炮甚至可以使用隐身设计,布置在军舰的侧舷。我们假想一下,如果俄罗斯的22160型护卫舰不仅有1门主炮,还在每个侧舷布置5门左右的20毫米速射炮,在舰尾再布置2门20毫米速射舰炮,那么就凭这13门舰炮的威力,足以应对来袭的乌军无人艇了。如果 还能给舷侧增加装甲带,那么硬扛几次攻击也是可以做到的。副炮和装甲,再加上现代化的电子对抗、无人机辅助、增加更多的传感器,提升发现目标的能力,那么自杀式无人艇的威胁也就迎刃而解了。
现代军舰的火炮类武器较少
由此可见,无人快艇的威胁其实并不可怕,它只是恰好针对上了现代军舰的一些弱点,比如没有装甲、铝制上层建筑易燃、导弹容易殉爆、速射舰炮较少等,如果新设计的军舰认真的考虑对付无人艇的威胁,也还是很容易进行防备的,这也许还是炮舰复兴的一次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