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
福州
一直以来,网友们热衷对比城市之间的实力,引发一系列讨论,比如:谁是中国“最没存在感”的城市。
其中,福州与厦门两座城市就常被拿来对比,从房价、GDP、政策、教育等方面,一一较量。
部分网友认为,特区厦门在知名度上胜于省会城市福州,但GDP总量却输给福州近3300亿元,两者之间存在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的关系。
然而,城市与城市之间并非简单强弱之分,还有协同、互补、竞合等关系。
今天,笔者试着从多个角度,浅谈分析福厦关系,大概有以下一些层次的关系:
01 福建省内两个最大都市区之间的关系这可能是最简单,肉眼可见的关系。在上层建筑的规划下,福建的城市框架基本定为两大都市区:即构建福州、厦漳泉大都市区,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这就像两个“都市圈”火车头,以福州为领头的“车厢”里坐着莆田、南平、宁德、平潭,以厦门为领头的“车厢”里坐着漳州、泉州、三明、龙岩。
02 福州老大哥和厦门小兄弟的关系这样的说法颇有江湖论地位的味道。福州从经济总量、城市历史、人口、面积等方面确有“大哥”地位。
福州是福建省会城市,1964年建市,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9年末福州市(含平潭)常住人口为780万人,2019年福州经济总量9392亿元,目标迈向“万亿GDP俱乐部”。
厦门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是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今年迎来特区建立40周年。2019年常住人口429万人,2019年厦门GDP为5995亿。
虽从行政级别来说,厦门高于福州。但从其他综合因素来“论资排辈”,比如GDP、人口规模上,福州完胜厦门,“老大哥”地位还是稳定。
03 城市的人才竞争关系城市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竞争。人才不断涌入的城市其发展后劲强大。
就拿常住人口来说,厦门虽然在省内排列第四位,但是增量却有18万人,这说明近几年来,厦门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才聚才让各类英才“登鹭留厦”,政策效应显著。
福州也加入抢人大战,采取本硕博落地奖励、全面放宽落户限制、每年安排2000套保障房等措施,积极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榕就业创业。2019年福州常住人口增加6万人。
从常住人口增量上,厦门扳回一局。当然,城市竞争抢人不是重点,如何留住人才是关键,这一点也成为了福州和厦门未来城市竞争力的一大考量。
04 “强省会”与“优等生”的关系从改革开放后,厦门就一直追赶福州。
有了强劲的对手,以及对标全国省会城市的竞争,福州更是不断在强化“省会排头兵”意 识,不仅想做经济数据上的大城市,更想成为拥有强有力的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
经济上,福州有“超越”连续21年省内GDP第一的泉州的壮志,2019年福州GDP与泉州仅差554亿元。城市规模上,2017年福州扩容,长乐撤市设区,从此迈入“六个区”时代。由此,福州大都市区发展的框架非常清晰,往东扩南进、沿江向海推进。
而特区厦门在政策加持之下成绩愈发优秀,国际范儿十足,金砖五国领导人会晤、二十国集团(G20)财政和央行副手会议、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投洽会)等会议皆在此举办,妥妥“优等生”模样。
图为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前各国国旗迎风飘扬。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05因距离、实力形成的城际竞争关系不可否认,城市之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比如京津、成渝、济青、沈大、广深等等,城际之间长期有竞争关系。
各自担当龙头带动作用的福厦之间,最显著的竞争,体现在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上各自跑出“加速度”。
根据福建铁路规划,至2022年福建拥有铁路线路最多的是福州,分别有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向莆铁路、合福高铁、福平铁路、福厦高铁。建设中:城际铁路F1,规划:城际铁路F2、城际铁路F3。
厦门:福厦铁路、龙厦铁路、厦深铁路、福厦漳高铁。规划:城际铁路R1。
也就是,未来谁辐射的速度越快、越广,谁跑赢这个大盘的机会更大。未来,以福州和厦门为中心的城市,将实现1小时生活圈,这有利于城市群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沟通往来,协同发展。
06 拘于浅层表象、缺乏互动机制、时有防范抵触的微妙关系民间常有人说,“福州是福建人的福州,厦门是全国人的厦门”。这话颇有优越自豪感的意味,但这能并不能论证为厦门比福州优秀。
事实上,省政府给予厦门和福州是同等的资源投入。比如,两套程控电话,福州、厦门各一万门;福州、厦门各建一个飞机场;两个万吨级港口码头,福州、厦门各一个。
从政策层面,厦门有特区优势。而福州自贸区、福州新区和平潭国际旅游岛等扶持政策的连续推出,弥补了福州的政策劣势。加之福州作为福建省省会,有着全省最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等资源。
然而,由于浅层表象的对比,或者城市之间缺乏互动机制,以致于民间常有比较心态,形成时有防范抵触的微妙关系。
07两地发挥共生、互补、竞合的关系以上分析福厦的关系,只是一部分视角,其实还可以有很多视角。笔者认为,更深入的关系应该是:共生、互补、竞合关系。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集群发展、组团发展早已是趋势显著,但在福建省内,这样的发展格局并不太明显。主要原因还是没打破“一亩三分田”的意识。
因为,厦门和福州两座城市,如果发展各成一局,结果很有可能削弱区域整体实力,带来1+1<2的结果。
所幸的是,对于这一点,上层建筑亦有想法。早在2018年,提出两个协同发展区:分别是闽东北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并设立闽东北和闽西南两个协同区办公室,各地均选派精干力量驻榕和驻厦集中办公,建立对口部门常态化对接协调机制。
其中,闽东北协同区包括福州、莆田、南平、宁德、平潭,闽西南协同区包括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
在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福建将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发挥福州、厦门龙头带动作用,加快闽东北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福建将以实施200个区域协作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基础设施联通、产业配套协作、公共资源共享和生态协同保护。
比如,加快建设福平铁路、衢宁铁路、福厦客专、兴泉铁路、厦门地铁6号线漳州角美延伸段、沙埕湾跨海通道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漳汕高铁、温武吉铁路、温福高铁等前期项目,实现天然气“县县通”。推进福州新区全域开发,加快滨海新城重点组团建设。支持厦门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写在最后总体来说,笔者认为,福厦未来发展格局:福州向东向南,由盆地走向滨海,厦门向西向北,逐渐往岛外,由海岛到内陆。
福州未来看滨海新城,厦门未来看岛外。
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
对于福州、厦门的竞合关系,您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来源:厦门房地产联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