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朝元老张廷玉,很多人对他评价颇高,由于他身后享有配享太庙之荣誉,故被认为是“大清第一汉臣”。关于张廷玉的功绩暂且不论,单就配享太庙一事来看,他的一些做法还是值得商榷的,甚至可以说,配享太庙并非是张廷玉的荣誉,反而是他一生唯一留下的“污点”。
诸位莫急,有乾隆御制诗为证,诗曰:
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矜恻动予悲。
先皇遗诏唯钦此,去国余思或过之。
可例青田原侑庙,漫愁郑国竟摧碑。
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
乾隆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暂且卖个关子,留作后面再说。这件事你源头还得从乾隆十一年正月,张廷玉主动上奏乞休说起。
张廷玉乞休的时机把握的不好乾隆十三年正月,张廷玉已经岁满76,这个年龄难免出现体力不支,精力不济,何况年前他的长子病故,给他带来了一些精神打击。按说,张廷玉的这个状态,完全符合乞休的标准。
乾隆此时已经坐稳了皇位,驾驭张党、鄂党也游刃有余,但是这一年正好是朝廷用兵金川的关键时期,首席军机大臣讷亲被派至前线督师,朝中的诸多事务还离不开张廷玉这个三朝老臣。
乾隆从来不会怀疑张廷玉的理政能力,之所以对他不满,一来是张廷玉是汉臣,二来是张廷玉晚年结党,给朝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鉴于国事繁巨,乾隆几次劝说张廷玉暂留中枢,要以江山社稷为重,要向诸葛亮那样死而后已。
还有一层原因也很关键,讷亲被诛之后,乾隆火速提拔小舅子傅恒出任首席军机大臣一职,此时的傅恒资历威望都不够,很多军政事务也不熟悉,需要张廷玉从旁协助指导。
胳膊终究是拧不过大腿,乾隆坚决不准张廷玉辞职回乡。事情到了这儿虽然已经有了结果,但是乾隆对张廷玉的做法极为不满,君臣之间最后那点感情也被消耗一空。
乾隆十三年年底,张廷玉再次提出病退申请,这次张廷玉倒是采取了迂回战术,话语说得也很委婉,说是“暂归”,不是一去不回,只要皇上需要、国家需要,他随时都可以出来报效朝廷。
傅恒悟性极高,经过近一年的历练,已经能胜任首席军机大臣。所以乾隆也就同意了张廷玉的请求,允许他过完年后等开春的时候,让他离京返乡。
按说这个结局对乾隆、张廷玉来说还算体面,至少君臣之间还没有撕破脸,但是张廷玉接下来的做法,则彻底惹怒了乾隆。
让乾隆写保证书准许配享太庙朝野之中得知张廷玉即将退休,暗地里也掀起一股倒张之风,张廷玉久经宦海,岂能不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他担心配享太庙的至高荣誉,有可能会在政治清算中落空。
张廷玉不贪财不恋权,可他偏偏“贪名”,眼看退休日近,他决定入宫面见乾隆,目的是要讨得一道配享太庙的谕旨作为书面凭证,只有这样才能安心回桐城老家。
配享太庙是雍正临终前留下的遗诏,张廷玉就是不提乾隆也会照办,否则就是违背先皇遗愿,会落下不孝的罪名。这个道理别说是张廷玉,就是普通百姓也懂。
张廷玉这么做,让乾隆觉得他信不过自己,可台面上也找不到理由驳斥他,几番犹豫之下,乾隆还是立了字据,即“依前明刘基仍可配享太庙,张廷玉可依此例”。
显然,张廷玉逼迫乾隆写了保证书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乾隆虽然同意了,但心中怒火难消,随同保证书一起递到张廷玉手中,还赠诗一首,即御史前面所提之诗。
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矜恻动予悲。一句是是说:张廷玉来到朕的面前,跪地陈情,恳求朕为他写一个保证书。念你是三朝元老,朕动了一番彻隐之心;
先皇遗诏唯钦此,去国余思或过之。是指:配享太庙是先皇遗诏,你不说朕也会严格遵守,只是你自己觉得这样做是否妥当;
可例青田原侑庙,漫愁郑国竟摧碑。是指:朕可以像朱元璋那样允许刘基配享一样,让你进入太庙,但是你也要搞清楚,朕同样也会向唐太宗那样,亲手砸掉自己为魏征所写的碑文;
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这一句是说:朕不是尧舜之君,你也未必是皋夔,先皇认可你不代表朕也认可你,配享太庙以朕来看你也未必当得,朕要是做了什么,也不怕后人评说。
乾隆的诗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写的,且诗文的水平很一般,他的诗更像是记载某一段史料,如果对那段历史不了解,一般人是很难看懂的。
张廷玉翰林出身,岂能看不懂这首诗,当他拿到保证书和这首诗的时候,内心可谓是五味杂陈,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乾隆还给张廷玉保留了一丝尊严,而张廷玉又接连出现失误,得了配享旨意后没有亲自去谢恩,结果被乾隆狠狠地羞辱了一番,还罗列出了五大罪状;
不仅如此,张廷玉返乡前夕,偏偏皇子永璜去世,张廷玉毕竟做过永璜的老师,这个时候他居然不顾师生之情,执意要回老家。
新账旧账一起算,乾隆下旨取消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并削了他的三等伯爵,至此张廷玉失去了最后的尊严,灰溜溜回到了原籍。
乾隆二十年,张廷玉病逝,乾隆还是念及他的功劳,恢复了配享太庙的荣誉,并赐谥“文和”,君臣二人的隔阂,随着张廷玉的去世最终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