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美诚最近展现出了自己加盟日乒T联赛生命俱乐部的球衣,参加九月份的俱乐部比赛。看伊藤美诚笑起来的样子就应该知道她还是非常期待的,伊藤美诚也不像之前那么多年一直在坚持闭关训练了,而是勇敢地敞开了怀抱,来跟众多的联赛对手交手。
其实不光我们的竞争对手日乒重点打造本国的联赛,包括韩乒也在打造本国的联赛。欧洲联赛更是举办得如火如荼,其他地区还有英联邦比赛,地中海乒乓球系列比赛。所以球迷的眼光不能只仅仅盯着一个WTT赛事,现在各个地区都在有目的的组织比赛。
反而我们自己的联赛已经很长时间不召开了,之前国乒集训休整了长达三个月的时间。最近又在备战世乒赛,从之前集训的效果来看并不好。国乒男队竞争力的下滑是用成绩展现出来的,这一点所有选手都不可否认。
要不是因为WTT赛事跟国际积分挂钩,相信很多选手都不会去参赛的。国际乒联重点打造的这项赛事对其他外协选手来说吸引力确实一般,要不然一开始伊藤美诚都拒绝参赛。从最近一系列的比赛来看,国乒出现了后备人才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国乒目前采取的是指定参赛的方式,各种比赛都有年轻选手的参与,但是跟日韩的年轻选手相比,竟然显示出了技术上的差距。韩国选手金娜英、日乒选手小盐遥菜竟然能够击败国乒的00后王牌选手蒯曼,这让教练组都没有想到。
不管是男队还是女队的国乒选手,在技术的稳定性方面都出现各种不足。这不光只是经验上的问题,技术以及比赛抗压能力不足的问题都得到了全面反馈。这说明国乒在年轻选手的培养上确实落后了,这直接体现在了成绩上。
现在男队的主力选手都无法确保在比赛当中夺冠,让那些非主力选手参赛更不能确保了。男队的问题应该是整个体系的问题,所以不能单纯强调年轻选手竞争力的不足,主力选手存在的问题似乎更加突出。
球迷也很着急,为什么我们的年轻人才众多,但就是找不出类似孙颖莎这样有竞争力的选手。因为目前单纯靠国乒这个平台,去寻找有特点的年轻选手是很难了。只有拓宽选材的渠道才可以,而培养年轻选手最好的平台就是职业联赛。
要不然为什么日韩两队都在打造各自的职业联赛?难道对手是吃饱了没事干?恰恰只有通过联赛这个平台,才能给国家队源源不断地输送有竞争力的选手。通过俱乐部去培养有竞争力的选手,反而可以减少人才培养上的开支。
如果老是通过国家队的方式去培养,见效非常慢。因为国家队的教练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让每一个选手都接受专职训练。而俱乐部就可以在这方面做到专职培养,众多俱乐部加起来就能够稀释国家队培养不过来的其他选手。
而且俱乐部联赛的精彩程度不亚于国家队的比赛,像孙颖莎和王曼昱这种超级水平的运动员,分属不同的俱乐部,她们在联赛当中的比拼,比起在国家队经常碰不上面的比赛,是不是更加有看点呢?
在国家队两个人合作女双比赛,在单打比赛已经长时间没有对战过了。可是到了职业联赛当中交手的概率更大,因为选手代表不同的俱乐部都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赛,除非选手因伤退赛,或者排兵布阵不在一起交手,否则想要争夺冠军肯定要对战。
俱乐部的联赛更加真实,因为选手代表的不是国家队而是俱乐部。每一个俱乐部当然想让签约的选手将真实水平发挥出来,所以很少存在打默契球的现象。如何打造一个健康的职业联赛,也关系到这个协会整体的乒乓球水平。
只要职业联赛进行下去,俱乐部想要取得好的成绩打开知名度,肯定要下大力气去挖掘有实力的年轻选手,聘请高水平的教练进行执教。俱乐部的比赛比拼的就是板凳的厚度,只有一个高水平的选手是远远不够的,要让所有参赛的选手都实力均衡才有可能去争夺冠军。
曾经深大俱乐部的陈梦、孙颖莎、王艺迪三人都在同一家俱乐部打球,这三人也都成为国乒的主力选手。很多球迷说神打俱乐部当时眼光独到,能够签下这三个有实力的选手,说明了俱乐部的大手笔。
深大俱乐部也为国乒贡献了很多,给孙颖莎等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所以职业联赛才是国乒兴盛的根基,要不然日乒跟韩乒为什么在职业联赛的打造上如此积极?肯定是有利于他们乒乓球人才的成长,要是联赛对人才的成长没有帮助,谁会去这么做呢?
而目前我们的联赛已经很长时间不举办了,举办的规模一直在缩水。曾经我们的联赛也是如火如荼,对于刘国梁跟国乒来说是应该重新启动职业联赛了,这才是解决国乒目前困境的唯一钥匙。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关注二郎神侃球,带给你最纯粹的乒乓球思考。
要寻找有特点的球员,孙颖莎、王楚钦就是例子,赛场上充满霸气
孙颖莎在前,蒯曼在后,这是陈梦成功的关键因素
张本美和排名直逼蒯曼,打进前十位并非梦想,成为陈梦的劲敌
国乒改革在继续,关系到陈梦这些老将的未来,刘国梁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