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李斌,纪元.中国抗癌协会胆道恶性肿瘤靶向及免疫治疗指南(2024)(简要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44(09)
[2]张彦晨,丰宗锋,刘帅.胆囊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月刊,2024,19(13
[3]岳珂珂,吴大帅,季予江,等.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特征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24
胆囊癌,也叫“幸运癌”,同时也被称为“癌中之王”,如此大相径庭的称号同时出现,是因为胆囊癌早期虽无明显症状,但如果早期发现及时,对身体危害较小。不过,正是因为胆囊癌的难发现性,70%以上的胆囊癌患者发现时已达到中晚期,而胆囊癌的5年存活率仅堪堪5%,平均生存期仅5~8个月。
家住云南的孙海,今年55岁,以前是某铁路公司的机务段职工,去年因故下岗后,便提前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孙海之前的工作比较劳累,经常需要搬重物,久而久之,锻炼出一身腱子肉,同龄人很多都大腹便便,孙海却健壮得不像50岁的人。
孙海退休后的生活也十分规律,每天早晨坚持去公园晨跑,白天看看书读读报,晚上去跳跳广场舞。孙海注重养生,平时也不抽烟喝酒,早睡早起,从不熬夜,退休后更是承包了家里的一日三餐,做出来的饭也清淡美味。这样健康的生活习惯,三高根本就追不上孙海。
可最近孙海有些不适。2019年3月5日,这天是孙海的生日,他在这天从来不忌口,大快朵颐着桌上的菜肴,还喝了一小壶酒。饭后,孙海觉得肚子有明显的胀气感,嘴里偶尔也会打出一些馊味的嗝,腹部也咕咕作响。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吃多了,吃了些助消化的药物后便没有多想。
胆囊癌前期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少数人前期会出现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如消化不良、胃胀气等,且面对油腻食物食欲下降的情况。这是因为,胆囊分泌的胆汁中含有脂肪酶,进入胃参与胃内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胆囊癌患者分泌胆汁功能受损,故而食欲下降。
2019年3月20日,这两周以来,孙海一直觉得自己胃胀胀的,没有什么食欲,今天晚饭时准备随便吃几口饭时,突然感觉自己右上腹处传来一股隐隐约约的疼痛、接下来1周内,每到饭前饭后,睡觉时,右上腹处便会开始疼痛,可因为疼痛程度不严重,孙海也就没有过多关注。
过了2周,孙海的腹痛并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从轻微的隐痛逐渐变为了右上腹持久的钝痛,有时候程度非常剧烈,疼痛部位从腹部一直放射到右肩,疼得孙海满头大汗。孙海怕浪费钱,不想去医院,可看着越来越瘦削的孙海,他的妻子心里十分着急,可就是劝不动他去医院。
胆囊癌中晚期时,恶变的肿瘤细胞已经侵入了胆囊的黏膜层、肌层,甚至会侵入周围其他器官如肝脏、肠道等。此阶段患者会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的疼痛,呈现隐痛或钝痛,并且疼痛会扩散至右肩部。同时,患者也会因长期消化不良而体重下降,身体素质降低。
2019年5月1日,孙海如往常一般准备出门晨跑,临出门时看见妻子震惊的望着自己,本想询问怎么了,他妻子却焦急的说:“你的皮肤怎么变得这么黄?”孙海立刻看向镜子里的自己,发现自己皮肤呈现暗淡的黄色,甚至连眼睛里的巩膜也泛黄,他终于意识到不对劲,立刻赶往了医院。
黄疸是指由于病理因素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引发巩膜、皮肤、黏膜发生黄染。胆囊癌患者因为肿瘤恶性增殖,造成胆管堵塞,胆汁无法正常正常排入消化道内,引起胆汁淤积,最后倒流入血液中,血清内的胆红素就无法正常进入代谢流程,进而引起黄疸的发生。
来到医院后,孙海做了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检查,又做了腹部CT、B超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孙海的癌胚抗原CEA高达29ng/ml,总胆红素达到了125μmmo/L,腹部CT显示,肝脏下胆囊处可见明显的无规则状肿物,且边界不清晰,四周散在毛刺状组织,且肝脏实质处有明显阴影,高度怀疑胆囊癌,并且已经侵入到肝脏。
医生建议孙海立即住院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入院后,孙海又做了腹腔镜以及胆囊病理活检。腹腔镜检查是胆囊癌诊断的金标准,病理活检则是来判断肿瘤的分期与恶化程度。做完检查的孙海还没能从医生的话中清醒过来,他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患癌了,抱着最终结果没有完全出来的想法,孙海在病床上煎熬的等待着检查结果。
医生将最终结果摆在了孙海面前,看着报告单上“原发性胆囊癌晚期”这几个字,眼泪瞬间就从脸上流了下来,双手颤抖的不敢去接这张看似轻盈却沉重异常的纸。他勉强稳住心神,不想让病房外等待的家人过度担心,可他微微颤抖的身体和哆嗦的嘴唇出卖了他心中的绝望。
胆囊癌是指原发于胆囊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两者类型,其中以原发性胆囊癌较为多见。胆囊癌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胆囊癌预后情况较差,这与其前期确诊率较低有关,也与其发展较为迅速有关。
外面焦急的家人再也按耐不住不了,冲进病房抱着孙海痛哭。待到孙海和他的家人们都情绪稍冷静下来,医生才重新回到病房。见到医生走进来,孙海的妻子抓住医生的手,悲切的问道:“我丈夫向来身体健康,没有高血压高血脂,也没有糖尿病,怎么会得这害人命的癌症呢?”
医生听了后解释道:“胆囊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肥胖、胆结石、胆囊息肉等...”没等医生说完,孙海便猛地抬起头,急忙打断道:“医生,去年退休前我做了体检,你说的这些病我都没有啊,是不是你们搞错了?”
听了孙海的叙述,医生也感到困惑不已,他既不吸烟,也不常喝酒,平时也没有什么不良习惯,怎么会得胆囊癌呢?接着花了1小时,详细了解孙海的一些生活习惯,终于从中找出疾病的幕后黑手。
医生惋惜又气愤道:“简直是太无知了!每天运动、不吸烟喝酒、不熬夜,的确有益于健康。但胆囊癌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找上你的,因为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虽然你平时饮食清淡,从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你在饮食上忽略了这两个小细节,临床上很多饮食清淡却患上胆囊癌的患者也是在这两个小细节上栽了跟头,最后落了个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境地啊!”
1、高胆固醇类食物
原来,孙海平时特别喜欢吃动物的内脏,几乎每天餐桌上都会有一道内脏做的菜。而动物的内脏,黄油,奶酪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食用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含量增高,人体不能及时的将胆固醇给代谢出去,这些胆固醇便会淤积在血管、胆囊中,一方面,较高的胆固醇会增加血液的粘稠程度,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造成血液内杂质代谢减慢;
另一方面,血液中的胆固醇会进入到胆囊内,胆固醇代谢不掉,堵塞胆管,引起胆囊内胆汁淤积。长期的胆汁淤积会影响自身对于脂肪的分解能力,脂肪的分解减缓,在机体的负反馈调解功能下,又会促使大脑刺激胆囊产生更多的胆汁,加重胆囊的负荷,对器官造成损伤。
2、高脂低纤维的食物
选择食物时,我们要尽量避免食用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如炸物、过量坚果、巧克力、肥肉等食物。当人体摄入脂肪过多时,胆囊便需要分泌更多胆汁来消化这些脂肪,而过量的分泌胆汁会引起胆囊及胆管的损伤。长期分泌过量胆汁时,胆囊发生代偿,其中的上皮组织细胞在高负荷下发生凋亡或恶变,继而引发恶性增值。
纤维素作为人体第七大营养素,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虽然称作营养素,但他并不能直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养分,而是用于帮助促进我们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据研究表明,当食物中纤维素含量较高时,食物的有效成分被吸收率也越高。此外,高纤维食物还拥有促进脂肪的消化,降低胆囊的负荷,有效防止胆汁淤积的效果。
(注:《19年,55岁男子查出胆囊癌晚期,哭泣坦言:“早有症状,自己没重视”》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