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滋味》作者:徐文兵
在前面一节,我们谈到了“烹饪”之道,就是怎么把食物做熟,以助于消化。但广义的烹饪除了“饪”把食物做熟,还要“调”,即调和五味、调理身体,是烹调之道。那么,在这一节,我们就来谈谈饮食中的调味之道,以及养生中的调身之道。
君臣佐使,调和五味
我们先从“调和五味”讲起。前面讲过,食材本身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那怎么让这些味道与我们的身体“求和”呢?答案是要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这一原则最早是由商代的开国宰相伊尹创立的,记载于《吕氏春秋·本味篇》中。
伊尹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是有莘国的奴隶,后来作为陪嫁的男奴来到商国。因为懂得调和五味,所以他做的饭菜很好吃,并因此得到了成汤的接见。于是伊尹从饮食滋味谈起,引申出天下的治理之道。成汤很欣赏他的见识,便授以国政。
伊尹尽心辅佐成汤,最后灭掉夏王朝,建立了商朝。他辅佐过多位君王,后来立太甲为帝,三年后因为太甲昏乱暴虐,于是放逐其在桐宫闭门思过,自己摄政当国。三年后太甲终于开始悔悟,伊尹这才把国政归还给太甲,保住了大商的国运。
伊尹除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名臣,同时也是商朝的第一大巫师。上古巫、史、医合一,巫师本身就兼有医的功能,而王庭的医又分为食医、疡医和疾医三种,食医负责给王庭制定膳食营养方案,所以伊尹善于调和五味不足为奇。伊尹还留下了一些药膳的方子,汇集在一起就是著名的《伊尹汤液经》。
那么,说到这就讲到了中医的发展渊源。最早的医是伊尹时期的巫医,后来发展为道医,两者讲的都是“以人为本”,然后又发展成儒医,“以药为本”,最后发展为现代中医。我们熟知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是以药为本的。
那以人为本和以药为本的差异在哪里呢?我们先看《本草纲目》,它的体例按照金石类、鳞类、禽类、兽类、草类、木类等药材的类目进行划分,类似于西方的百科全书。但《伊尹汤液经》承袭古老的《神农本草经》,以药材对人体的效果进行分类。
《神农本草经》将药材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久服可以通神成仙;中品作为药可以用来治病;下品毒性较大,也能治病但病情好转就要停止,不能久服。中医说“是药三分毒”,用得好能治病,这是治疗的治;用不好也能致病,但这是导致的致。
那为什么吃药怎么会导致生病呢?中医认为药材的性味更烈,偏性更大。就拿喝水来说吧,常温下的水是“食”,冰镇的水是“药”,并且是毒性比较大的药,大量喝几乎等同于服毒。因为水本性阴寒,冰水等于是把寒性进一步加强了。
所以中医在以药入膳时,强调“君臣佐使”。所谓君药,指的是起首要作用的药,用量相对较大;而臣药主要起辅助作用,其功效和君药相似;而佐药就要反佐,用来抑制君药的“毒性”,使药则主要是引经,就是导引药物进入特定的经络或脏腑。
举个例子,东汉名医张仲景曾留下一个治伤寒的方子,叫桂枝汤。其中君药桂枝和臣药生姜都是辛温之物,可以把患者体内的寒气驱散;佐药用的是是酸性的白芍,以防发散太过;最后加炙甘草和大枣,以缓冲桂枝和生姜对脾胃的伤害。所以说“君臣佐使”就相当于团队合作,只有调和到位才能起效,且不会出偏致病。
调理五脏,补泄损益
《伊尹汤液经》这本书现在只有名字和里面的部分经方保存了下来,原本已经失传。南北朝时期有位叫陶弘景的医药学家,他写了一本书叫《辅行诀》,里面记录了六十个来自《伊尹汤液经》的经方,可谓是后者的缩略版。
除了陶弘景,我们前面提到的东汉名医张仲景也曾受过《伊尹汤液经》的影响。但张仲景是个儒生,从骨子里并不认同巫医和道医那套医学理论。所以他基于儒家世界观的理解,把伊尹的方子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
但陶弘景修行的是道教,所以《辅行诀》对《伊尹汤液经》保留得就更为完整。陶弘景从学道的角度阐述五脏调理:要想学道悟道、活到天年,就必须按照五脏补泻的法则调理身体,否则就没有“精气”来喂养自己的真神,就难以守住真神。
陶弘景还说,很多人还没有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就去“带病”修道,最后导致走火入魔、出偏了。只有把五脏调理得平和健康,才可以修内视之道,做到内景外观。意思是说,道行修行到位后,只要望闻问切——“望”一眼就能看出病人的症结所在。
《黄帝内经》说:“诸病于内,必形于外。”就是说,人体是个有机体,内部脏腑生病,必然会在外表体现出来。比如说肝气虚的人容易患上夜盲症,或者眼大无神,呆滞涣散,无法聚焦;还有的人双手颤抖抽搐,很有可能是喝酒多了损害了肝脏。
再比如说脾胃不好的人,中医会分为脾实症和脾虚症。实证指邪气旺盛,虚证指正气亏虚,所以尽管都是脾上的毛病,但表现于外大不相同。脾实的人会大腹便便,而且总是咕噜咕噜的肠鸣;脾虚的人的消化不好,总觉得饿,而且犯懒不爱动。
还有肺病,也分肺气虚和肺气实,肺气虚的人用《辅行诀》里的话说叫“鼻息不利”,用民间的话说就是吭鼻子。如果一个人没有鼻涕,却总是吭哧吭哧地通鼻子,那多半是肺气虚;而肺气实的人,除了呼吸急促、哮喘外,还有就是会咳。
在中医里,咳和嗽其实是不一样的,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叫嗽。肺气实的人喉咙里没有痰,只能干咳,有些人咳嗽的时候还连带着胸口疼,这都是肺气实的毛病。还有人会觉得气短,皮肤痛痒,时而冷时而热,这也可能是肺不好的表现。
最后我们再聊聊肾不好的人会有什么外在的症状。肾气虚的人容易手脚冰凉,腰痛或腹痛,还有些人腿关节、膝关节容易痉挛收缩,或脚后跟疼。而肾气实的人容易出现水肿、排尿困难,而且脸色发黑,爱打瞌睡,一睡就不容易醒。
这是五脏生病的一些症状,而对应的治疗方式,就是“补泻损益,对症下药”。补是说身体有漏洞了需要堵上;泻是说体内积攒的东西太多了,需要戳个窟窿漏出来;而损益是指在保证没有漏洞的前提下,要么往里加东西,要么减掉多余之物。
比如说肝脏不好。《辅行诀》里说“肝德在散”,肝喜欢疏泄宣散,所以调理要顺应这一特性,“以辛补之,以酸泻之。”用辛性的药物来宣散,再用酸性的东西来收敛反佐。肝气实就要配个泻肝汤;而肝气虚就要喝补肝汤。
夏季养心正当时
那么说到这,可能有细心的朋友发现,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怎么只讲了肝脾肺肾,却单单漏掉了最重要的心脏呢?大家先别急,因为现在是阳历的7月份,大江南北一片炎热,而夏季正是养心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将“心”单独拿出来讲。
我们先来说心脏出问题的症状。首先是心实病,这其实就是冠状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这时人会感到“心胸内痛”,并且这种痛会向后背放射,包括手臂内侧也会痛。然后是心虚症,会让人觉得气短不够用,胸闷背痛,睡眠质量也堪忧。
此外,还有一种病叫心包症。心包是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其病变也分实症和虚症。前者表现出的症状是情绪亢奋,容易出汗,脸红心跳;后者则面色无华,抑郁悲哀,有时还会出现突然昏倒、站不起来的症状。
那夏季养心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就是要“有良心”。听到这里大家先别笑,因为中医讲的“良心”不仅指心脏生理上的健康,还有心理上的健康。中医认为恨需要积蓄力量,所以怀恨会让心变得冷硬;而养心就是养出一副热心肠、软心肠。
那么,如果心脏生了病,该如何治疗呢?《辅行诀》里讲“心德在软”,遇事不要怀恨在心,而是要看得开,多以积极向上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不急不躁。
除了要看得开,我们还可以用经方来调心。《辅行诀》中说“以咸补之,以苦泻之”,还有“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就是说我们要用咸味儿的药来补心,苦味儿的药来泄心,用点酸味的药来收心。所以夏天要吃点咸的、苦的、酸的。
比如说酸梅汤,就是适合夏天的饮料。因为夏天人会出汗,盐分流失过多,酸梅汤带点咸味;夏天昼长夜短,人睡的少,散的心神也多,需要酸味儿收一收。有些人熬夜看球,喜欢喝啤酒,但从中医的角度看,酸梅汤会更适合。
前面我们提到,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怨气和恨意,心肠就会变硬,这时就要“以苦泻之”,让心回归到柔软状态。还有冠心病人也需要“以苦泄之”,用的方子叫小泻心汤,其中君药是比黄连还苦的龙胆草,臣药同样是苦味的炒栀子,佐药用大粒的盐催吐,这样会帮我们把心和胃里多余的东西吐出来,这样心脏的负担就会减轻许多。
这种泄心汤治的是心实症,如果是心虚,就要换用补心汤“以咸补之”。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一个小补心汤方子,君药用的是咸味的瓜蒌,臣药辛辣的野蒜,两者都可用来通心,开窍,温补心气。佐药用的是苦味的半夏,最后“急食酸以收之”,用醋来起到收的效果。
这是心病的中药疗法,如果是心包病怎么办呢?同样“以咸补之,以苦泻之”。中医认为心包比心要靠外,因此泻心包的药汤不能煎治太久,并且用一味苦黄连作君药,用偏咸的黄芩和大黄作为佐药就可以了。而补心包的汤药则以咸味的旋覆花和代赭石为君臣之药,佐以苦味的竹叶,最后用个酸味的山茱萸收一下。
好,以上就是一些五脏调理的方法。
那通过徐文兵老师的讲解,我们能够发现饮食并不是简单的吃饭,而是:以人为本、五味调和、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煎炒烹炸、君臣佐使、天地人和。相信如果我们能够顺应“饮食滋味”中的方法、规律,那么也就能够享受到食物为我们带来的身心健康,幸福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