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各国对碳排放和本地化要求的严格规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面临的挑战。
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对锂电池需求的激增,锂电池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展。相关报告显示, 2023年,超过三分之二(69%)的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投向了电动汽车领域,高于2022年的41%。除此之外,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产能过剩、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各国对碳排放和本地化要求的严格规定。2024年5月,科尔尼咨询发布了《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出海:本地化运营实战》报告。记者采访了科尔尼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汽车及工业品业务负责人王怿恺,就锂电池行业的技术迭代、市场趋势、企业战略以及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为行业从业者和观察者分享洞见。
以下是采访实录,
记者: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在全球市场中的领先地位是如何形成的?中国企业在电芯制造、电极材料、电池生产设备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全球市场份额如何?
王怿恺:毫无疑问,这一现象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带来了锂电池下游产业的先发优势,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规模性增长。这些优势和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的电芯产量预计将占到全球市场的60%。在正负极材料方面,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80%至90%。锂电设备领域,由于设备环节众多,不同环节需要不同的设备,中国企业在整套设备供应和系统搭建上具有全方位的能力优势。这些优势使中国在全球锂电池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
记者: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和运营实践是怎样的?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本地化运营实战经验和策略有哪些?是否遇到了挑战?
王怿恺:目前我想强调的是,国内锂电行业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依靠未来两年国内需求的增长才能逐步消化。从静态来看,这些产能和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因此,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对于整个锂电行业的企业来说,寻求国际市场的突破口是毫无疑问的发展策略。
但是在这一发展方向上,我们还面临着一些挑战。目前,美国和欧盟对中国锂电产业的产品实施了不同程度的保护措施。美国的保护措施相对严格,欧盟则更倾向于通过本土化要求和产业链整合的形式来设立进入门槛。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锂电行业的企业在出海时需要采取以下几个重要策略:首先,需要制定更加系统化和战略性的区域布局规划,合理选择全球生产网络的布局地点。其次,寻求当地的合作伙伴,以更好地打通当地的资源和市场。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市场环境,提高竞争力。
第二点,未来在海外建立工厂后,供应链和客户将越来越本土化。对此,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业务本土化后,使运营能力和组织体系更加全球化,并且在目标市场中实现真正的本土化。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不同市场中进行全球化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必须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营能力。这不仅包括生产和供应链管理,还涉及跨国协调和资源整合,确保各个市场的高效运作。第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员工和组织体系是一个重大挑战。企业需要建立灵活而高效的管理架构,以适应各地的文化差异和工作习惯。这包括员工培训、多元文化融合,以及激励机制的设立。第三,企业还需提升对下游市场的服务能力。无论是在售前、售中还是售后服务上,都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支持,以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记者:报告《锂电池技术变革:与不确定共舞》中提到全球电动汽车及新型储能市场的爆发,推动了锂电池需求的快速上升。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对锂电池行业的影响?
王怿恺:未来技术的不断迭代,为企业内部的研发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企业需要在持续研发和前瞻性研发体系上不断投入,以应对未来的发展需求。
记者:报告指出,当前三元锂与磷酸铁锂技术并非终局解决方案,未来锂电池技术将持续变革。您对未来锂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何预测?
王怿恺:我认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提升能量密度,其次是降低成本。当然,这些改进需要在安全性能、充放电循环寿命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性能优化。但总体来说,我认为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低的成本是未来的关键目标。
关于高安全性能,现在大家普遍讨论从半固态电池到固态电池的过渡。如果固态电池能够成功商业化,将有可能成为最终的产品形态。相对于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更低的理论成本,更适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比如储能和一些低速电动车等价格更加敏感的市场,特别是在一些海外市场。
记者:在报告中提到的锂电池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导致的价格波动问题,您认为该问题对锂电池行业有何影响?行业应该如何应对?
王怿恺:事实上从去年开始,锂价一直在不断下跌。我们应该清楚这个行业本身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从长期来看,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必然会对下游企业的成本和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对于材料企业和电芯企业来说,有两个应对方向。首先,企业需要具备更强的采购能力,能够有效驾驭大宗商品的周期性波动。通过大规模的采购和海运安排,以及对冲策略,来稳定自己的成本。其次,企业还可以考虑对上游矿产和原材料进行更多投资和控制,更好地平滑自身的成本,减少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记者:报告中提到储能电池对体积与重量敏感度低但经济性导向明确。您认为储能电池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王怿恺:电化学储能在近两年内迅速增长,特别是随着光伏和风能的发展,对储能配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长远来看,我们认为到2030年,电池行业中储能的需求可能会占到一席之地,约15%左右。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储能需求的增长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这也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扩展产品线的机会。通过拓宽产品线和扩大产品规模,企业可以有效摊薄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记者:欧洲的法规和补贴政策如何影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本地化发展?
王怿恺:对欧洲市场而言,有两个主要的本地化要求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挑战。首先是关于材料回收体系的本地化要求。其次是对整个产业链上的碳排放提出了较高的门槛要求。中国企业需要追溯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情况,并获得相关的绿色认证。由于国内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和体系与欧洲存在一些差异,这里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来满足欧洲的要求。
记者: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产业链本地化方面面临着哪些风险?
王怿恺:我认为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整个产业面临的首要风险是政治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极大地影响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其次是电动化渗透率的波动,尽管电动化是大势所趋,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渗透率的发展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波动和摇摆。这种不确定性也会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然后是欧美供应链体系的建立,美国和欧洲都在积极推动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体系。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如果这种竞争是市场化的,企业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竞争力来应对;但如果竞争是非市场化的,比如通过政策干预或贸易壁垒,则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记者:请分享您对未来5年锂电池行业的展望和预测。
王怿恺:未来五年,从锂电行业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有几个关键趋势:首先,技术的不断迭代和效率的持续提升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两条主线。新技术的应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将继续促进锂电行业的进步。其次,尽管短期内电动化的推进可能会出现一些波动,但从长期来看,电动化依然是大势所趋。这一趋势将不可逆转地推动锂电行业的发展。另外,领先企业由于在技术和效率方面的优势,将逐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他们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强。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循国际化的管理规律,提升自身的管理体系、运营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向真正国际化的企业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技术代差才能保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