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饮食,缺“饮”不可

鹰哥爱写文 2024-07-11 21:40:18

​《饮食滋味》作者:徐文兵

​在上一节,我们介绍了“食”与“食材”的性味调和,以及“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背后的道理。这是“食”的智慧,而在中医营养学中,“饮”对人体的作用也同等重要。那么,在这一节中,我们就来看看汤汤水水中的养生智慧。

如何健康营养地喝水

我们常说饮食饮食,饮还排在食的前面,说明不仅“吃”,喝也是重要的营养摄入途径。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料就是白水,但很多人喝了一辈子的水,却不一定清楚“水”究竟为何物,比如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活水和死水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硬水和软水,它指的是水的硬度。硬水里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含量更高。网上一度说喝硬水能补钙,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如果水里的矿物质过高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首先就是导致大量结石病的发作,其次,总喝硬度很高的水,还会破坏胃酸,因为硬水偏碱性,所以喝硬水并不是仅仅能补钙那么简单。

那哪里的水相对比较硬呢?在中国,山西的水是比较硬的,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作者徐文兵是山西人,他说小时候烧水,要不了几天水壶内壁就会结出一层水垢,需要倒点老陈醋才好清洗。有趣的是山西人很爱吃老陈醋,这或许就和当地的水质有关系。

水本身是阴凉之物,硬度越高阴性就越大,阴性越大就越不好化掉,相应的,人的皮肤也容易变黑。徐文兵在山西长大,后来去北京读了几年书,皮肤明显变白了很多,这是因为北京的水质要软一些。所以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是有科学道理的。

和北京相比,南方的水质更软。唐朝茶圣陆羽提出,宜茶之水,以“楚水第一,晋水最下”。这是因为泡茶应该用软水,这样才能把茶的清香之味泡发出来。所以楚地的软水泡出的茶最香,山西的水较硬,茶味就要略逊一筹。

这是水的硬度,各地的情况大不相同。除此之外,中医营养学还讲水气。水气就是推动水内部运动的力量,水气越足的水越好,中医称之为“活水”。所以说在古代无污染的环境中,河水、江水比井水要好,最差的就是一潭死水了。

《警世通言》里有个故事叫“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其中“一难”讲的就跟“水气”有关。话说苏轼曾乘坐一叶扁舟,沿着三峡顺流而下。三峡分为上、中、下三段,直到船到下峡,苏轼才想起来,王安石曾委托自己带一壶中峡的江水。

三峡江水湍急,船已无法调头回返,所以苏轼自作聪明地灌了一壶下峡水,带给了王安石。结果,王安石用它泡了壶茶,一入口就发现这不是中峡的水。苏轼当时还不服气,就问王安石,他怎么知道这不是中峡的水?

王安石解释说:“上峡的水流势过急,下峡的水流势过缓,只有中峡的水流势缓急适中。所以用三峡水泡茶,上峡的味道偏浓,下峡的味道偏淡,只有中峡的味道处于浓淡之间。”苏轼这才心服口服。

而王安石所说的水的缓急,就是中医里说的水气,即推动水运动的内部力量。失去了这股力量,活水就变成了死水。

那么,怎样做能增加水的活性呢?中医里有个办法,就是把干净的水烧开放凉后,装在盆里,用勺将水舀起来再倒下去,反复多次,直到水面上有很多水珠滚来滚去。这样的水叫“甘澜水”,不仅解渴,而且利尿,有利身体健康。

汤汤水水,美味更营养

我们前面提到,水本身是阴性的,所以就算把它煮开了,还是无法改变它阴凉的性味。但是,当它进入体内,被胃热化并蒸出来后,就会跟体液慢慢融合,形成精和气而被脾吸收。脾升举阳气,把它传到肺,金肺生肾水,会推动体液在全身运行。

由此可见,人体内部的体液也属于不断运动的“活水”,但问题来了,这个活水的源头在哪里呢?是什么在让它不断地运行?答案是卫气,护卫的卫,气体的气。这股卫气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水谷,就是我们喝的水、吃的五谷中的精气。

除了烧开的水,植物的汁液,包括鲜榨的果汁或菜汁也含有精气。而且汁经过了一道生物膜的过滤,更容易被身体所吸收和利用。因此古人在抢救一些阴液枯竭的慢性病人时,往往会把药材榨成汁,然后让病人慢慢地喝,小口频服。

需要提醒的是,喝汁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是病人虚弱到没法吞咽,只能榨汁灌下去。除此之外,我们最好还是吃完整的果蔬,而不是像果汁广告中宣传的那样只喝纯果汁,因为这样才能摄入足够的纤维素,达到“五果为助、五蔬为充”的目的。

果蔬可以榨成汁喝,而肉类的“饮法”则是煲汤。需要说明的是,中医里的“汤”指的是开水或温水,而煲汤的“汤”在中医里被称为“液”,液体的液。

大家注意看,液这个字里藏着一个“月”字,而“月”跟肉有关,所以液就是水和肉的交融,凝固了就是皮冻,加热了就是肉糜或肉汤。

俗话说:“富人吃肉,贵人喝汤。”不管是炖鸡肉、羊肉还是排骨,汤的营养价值都要比肉高。所以中医会建议刚生完孩子的孕妇多喝鸡汤,而不是吃整块的鸡肉。

最后我们来说说粥这种食物。《伤寒杂病论》中有句话叫作“糜粥自养”,意思是说糜和粥损耗元气最少,最养人。

那什么是糜呢?它和粥又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糜”就是事先把植物种子打碎了再熬熟;而粥是用完整的种子颗粒熬出来的。

很多北方人会把玉米或小米磨成面儿,然后加水熬成糊糊。这样的糊糊就是糜。还有的人家会把小麦磨的白面粉或小米面小火炒熟,炒出焦香,然后用开水冲着喝,这也是糜。

至于粥的味道,北方人喜欢吃原味,或者加勺糖,口味偏甜;但南方人尤其是广东人则喜欢吃咸粥。这跟气候有关,广东天热,容易出汗,人体消耗大,所以粥里会放点皮蛋、瘦肉、虾仁、干贝等,最后撒点盐和胡椒,这时粥就成了主食。

粥要想熬好,也是有技巧的,那就是小火慢熬,时间到了就会水米交融,而且上面浮着一层浓稠的米油,极为养人。但如果熬的时间不够,水米就会呈分离状态,水是水米是米,山西人管这叫“瞪眼稀饭”,就是说能从锅里看到自己的倒影。

酒无美恶,过则成灾

前面我们讲了怎么通过喝水,以及吃点汤汤水水的食物来养生,那除了水和流质食物外,人们平时经常喝的还有“酒”。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很多人哪怕不吃席,也要自斟自饮喝两盅。

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喝酒是件好事吗?

我们先从酒的起源讲起,相传在中国最早发明酒的人叫杜康。民间有个故事,叫“杜康造酒醉刘伶”,说刘伶喝了三碗杜康酿的酒,竟然“一醉三年才还阳”,就是说喝醉了倒头大睡,直到三年之后才醒。

当然,我们知道这种传说带有夸张的成分。据考证,我国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掌握了酿酒工艺,但最早的酒不是给普通人喝的,而是用于祭祀,给通神的巫师喝。巫师喝得半醉半醒,更容易达到“嗨”的状态,也就更容易与鬼神交流。

那时酒是上层贵族的专利。老一辈人常说“酒是粮食精”,用很多粮食才能酿出一点点酒,极为宝贵。当年商纣王能造“酒池肉林”,绝对是极高端的奢侈享受。直到后来农业收成慢慢提高,老百姓才有机会品尝酒的滋味,中医也才用之入药。

中国人很早就会用酒曲酿酒,最早酿制的是黄酒,酒精度数只有十几度,所以可以像水浒英雄那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等到了元末明初,人们又发明了度数更高的蒸馏酒,根据用的酒曲分为清香型、酱香型和浓香型三大类。

从中医的角度看,酒带有阴中之阳的火气,会把人体的阴液烧干。所以酒喝多了,半夜醒来时人会觉得“咽如焦釜,气似奔雷”,就是说咽喉像烧焦的锅一样,鼾声大得像打雷一样。而且酒的度数越高,火性越大,对胃的伤害也就越大。

当然了,喝酒也有一定的好处,它能补肝泄脾,还能帮我们放松身心,释放自我的天性。有些人平时活得太拘束,拘束太久了就会抑郁。所以,喝点酒能疏导一些不良的情绪。

但万事有度,酒如果喝多了,释放自我过了头,就是酒后乱性。古话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酒属木,木生火,喝多了就会催出心火,让人忘掉人伦道德,做出后悔莫及之事。

所以老辈人常说“小饮怡情,大饮伤身”,就是在强调饮酒要有节制。

而在中医的视角里,喝酒最好喝点儿味道醇香的黄酒,而且一定要喝温酒。因为如果酒的温度低于体温,喝到胃里就会寒凉,就需要消耗人体宝贵的元气来化掉。

中医提倡喝黄酒,但不提倡喝葡萄酒和啤酒,尽管后者的度数同样比较低。这是因为尽管它们都属于酒,但葡萄酒、啤酒和黄酒的性味还是很不一样。葡萄酒是果酒而不是粮食酒,并且不需要加入酒曲,它就可以利用自身的酶和微生物慢慢发酵。

葡萄酒的这一特性还曾让酿酒师们闹出过笑话。这种酒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所以在《凉州词》里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一说。当时,酿酒师们觉得这也是一种酒,所以一开始也加了点酒曲,没想到酿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法喝,后来才知道果酒可以自我发酵,不需要加酒曲。

这里可以划个重点,果酒的原料是果,白酒用的是实。虽然果实两个字我们经常连起来用,但两者性味大不相同。水果的性味偏寒,而用水果酿制的葡萄酒,比粮食酒性味更寒,所以不是很适合我们中国人饮用。

另外,啤酒也不建议大家多喝。尽管啤酒里有大麦和啤酒花,但水和气的占比更高,真正的粮食精华很少。而且啤酒的阴寒之气很重,会让人不知不觉就喝出来一个啤酒肚。不过,我们可以把啤酒当料酒用,用它炖鸡炖鸭,别有一番风味。

0 阅读:0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