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李娜:不顾亲人流泪劝阻出家,25年后,她现在过得怎样了

文翰说情感 2024-10-30 08:32:55

意外重逢:一代歌后的诞生历程

你还记得《青藏高原》的原唱李娜吗?她用独特的嗓音唱哭了无数人,而今她在美国一个偏僻的寺庙里过着修行的生活。

这个消息是相声演员姜昆在美国旅行时传出来的。他意外遇见了李娜,李娜身着袈裟,一副不问世事的修行者模样。让人不禁感叹,昔日那个站在聚光灯下光彩照人的歌坛天后,如今已经是一位修行者了。

李娜已经走了近30年的修行之路,从她走红到退隐,从五台山到美国寺庙。这些年来,她一直坚守自己最初的选择——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平静。

姜昆这样描述重逢时的李娜:“她变了很多,但眼神很平静。”确实,她与当年那个光鲜亮丽的歌手判若两人。

1994年,《青藏高原》让李娜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当时的她正值29岁,风华正茂,受到的片约和邀约远多于蔡国庆、毛阿敏等一众歌坛大咖。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会继续在歌坛发光发热时,她却选择了一条让所有人都意外的路。

我还记得那是个让整个娱乐圈都震惊的消息:李娜在五台山出家了。她的铁杆粉丝们甚至在五台山搭起了帐篷,声称要一直等她回心转意。

然而,李娜的决心却是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坚定。

25年过去了,那些曾疯狂喜欢她的粉丝,如今估计已经成为父母。而李娜,则在美国的这座寺庙里,过着自己向往的简单生活。

让我们回到她刚刚走红的时刻,也许那里能找寻到答案。

这样的故事令人唏嘘,也让人深思。在一个名利纷争的时代,李娜的人生抉择就如同一面镜子,揭示了另一种生活可能。

繁华落尽,他们在事业巅峰时刻,仿佛失去了自我,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回到1994年,《青藏高原》一曲横空出世的那一年。

这首歌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创作故事。著名制作人张千一在看完电视剧《天路》后,深受感动,创作灵感如泉涌,创作出了这首歌。

他原本想要找藏区本地的歌手来演唱,可是找了好几个都觉得不够理想。

直到有一天,他在录音机里听到了李娜的声音。那是一个既古朴又热情的嗓音,仿佛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天籁之音"。

李娜果然没有辜负期待,录音过程中,她因深深的感动而潸然泪下,仿佛灵魂与青藏高原紧密相连。

这首歌一推出就火遍全国,大街小巷都在放着"青藏高原,那一片云彩。"的歌声。李娜一夜之间变成了歌坛天后,其热度甚至超过了蔡国庆、毛阿敏、那英等一线歌手。

"的歌声李娜一夜之间变成了歌坛天后,其热度甚至超过了蔡国庆、毛阿敏、那英等一线歌手。

但是,站在事业巅峰的李娜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感到快乐。

演出一场接一场,仿佛没有尽头。为了支持妹妹出国深造,她一直在拼命地工作,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在舞台上她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在台下她的身心都疲惫不堪。

频繁的演出让她对音乐的热情逐渐消磨,甚至开始怀疑舞台上的自己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那段时间,她总是生病,常去医院,工作又忙得她无暇好好休息。更要命的是,她觉得自己越来越空虚,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就在这个时候,她遇见了一位同道中人的音乐家。两人因为对艺术有共同的理解而惺惺相惜,感情也在逐渐加深。李娜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那个可以依靠的人,但没想到这段感情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原来这位音乐家早已成家立业,并且并无意放弃现在的家庭。这个残酷的真相让李娜心痛如刀绞。事业的不顺利,感情的创伤,再加上家人都远在异国他乡,无人体贴安慰,让她感到十分孤独无助。

在每天的悲伤和沉闷中挣扎,她开始深深地质疑自己的生活:名利、掌声、金钱等,这些真的是她想要的吗?

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迷失与困惑中,五台山的钟声给予了她新的启示。然而,谁又能想到,她这一去,竟然就是二十五年……

在这段岁月里,李娜就像一个被命运逼到悬崖边的人。最终,她选择了一条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道路,这或许才是她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救赎。

关于李娜的成长,不得不提到她那段艰难的童年。

"你是个没爹养的孩子,我们打你也不会有人来救你!"这样的嘲笑声,是李娜童年时期最深的痛苦。父亲的早逝,让他对父亲的印象,只能从小伙伴的讥讽中拼凑出来。

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得她更加体谅母亲的艰辛,同时也让她过早地开始承担责任。

李娜为了早日分担家庭重担,选择了进入戏曲学校。在那里,她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就只能啃几个馒头,如果实在饿了,就喝些水。

然而,她没有抱怨,反而把这段艰苦的经历看作是一个磨练自己的机会。

她每天课程结束后,都跑到宿舍后山独自训练到深夜。最终,她凭借在《穆桂英挂帅》中扮演佘太君一角在一次比赛中获得青年组一等奖,这是她努力训练的最好回报。

她得知自己获奖后欣喜若狂,然而回家的车费过于昂贵,让她无法亲自告诉母亲这个喜讯。更令人心疼的是,她竟然将所有奖金都寄回了家。

母亲看着信封里的钱,心疼得泪如雨下。

1986年,李娜23岁,进入了河南歌舞团,尽管她的月工资只有30块钱,但她能够自给自足。然而,面对整个家庭的开销,她感到力不从心。

毕竟,年迈的母亲需要赡养,妹妹还在求学。

她不愿满足于平庸,决定南下深圳寻找机会。当时的深圳是华语流行音乐的中心,怀揣歌手梦想的人在这里四处追寻他们的梦想。

李娜出身戏曲世家,相比之下显得格格不入,三年时间并未取得突出的成就。然而,这三年的沉淀和积累,为她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最艰难的时期,她一边忙于演出,一边还需努力工作赚取资金。因为妹妹出国深造,母亲也陪同前往,因此她不得不承担所有的经济压力。

那段日子,她比以前更加拼命工作,就是为了让远方的亲人过得好一些。

李娜的童年里没有父亲的陪伴,艰难的求学时光使得她学会了节约;她在文工团度过了艰苦的岁月,后来在深圳开始了新的打拼历程。

生活的磨练造就了她那颗坚韧的心。

或许正是这些人生经历,让她在后来功成名就时,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

没有人能预见,那个曾经努力省钱的女孩会在事业的顶峰时刻选择放下一切。只有经历过最艰难的岁月,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名利和金钱。

通过回顾这段往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她后来的选择。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明白:成功背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在事业和感情的双重打击下,李娜最终决定放下世俗的纷扰,选择前往五台山寻找心灵的平静。

这个决定来得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当她第一次踏上五台山的土地,接触到这里的清净生活,仿佛一直躁动不安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

这里没有商业表演的压力,也没有感情的困扰,唯有单纯的修篱种竹的生活。

然而,这样的选择在别人眼中是难以置信的。

在这位传统母亲的眼中,女儿选择出家为尼是一种自暴自弃的表现,就好像放弃了她已有的成功和幸福。

她在李娜面前多次崩溃大哭,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女儿恢复理智。

已经下定决心的李娜内心平静,她坚信自己半生努力所获得的财富,已经足够支撑母亲的余生。如果继续沉溺在名利场中,她担心只会让自己陷得更深。

消息传出后,娱乐圈引起了一片哗然。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场作秀,毕竟这样的例子在娱乐圈并不少见。但李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

李娜的忠实粉丝们甚至在五台山搭起了帐篷,扬言只要李娜不走,他们就不走。但李娜对这种狂热的支持始终无动于衷。

她在五台山过着清净的生活,对所有来访者都予以谢绝。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人们逐渐意识到李娜是真心选择这条路,而非做秀,舆论的声音逐渐平息。李娜也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在五台山的日子里,她找到了内心真正的平静。那些曾经困扰她的名利与情感,在清晨的钟声和夜晚的经文中,都化作了云烟。

她终于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世俗眼中的成功,而是内心的安宁。

李娜选择了独自一人前往五台山和美国的寺庙,一去就是二十五年。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对才华的浪费,是一种遗憾。

然而,对李娜而言,这正是她内心深处所期望的生活。

或许,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

李娜从五台山到美国寺庙的修行之路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这些年来,李娜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远离了世俗的纷扰。从姜昆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李娜:一个放下了所有执着,内心真正获得平静的修行者。

有人觉得她可惜,有人认为她糊涂。然而,李娜从未对自己的选择产生后悔。在她看来,优渥的物质生活并非人生的全部。

她过去拥有一切,内心却迷茫空虚。现在生活简单,却找到心灵的归宿。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最能诠释李娜的选择。在歌坛打拼时,她虽然游走于各个城市,过着奢华的生活,但始终找不到心灵的归属感。

尽管现在的她身处异国他乡,但在简单的修行生活中她找到了真正的安宁。

李娜的故事,给这个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人生的意义,可能并非在于拥有多少,而是内心的宁静。

放下一切,追寻内心的声音,反而让她找到了最珍贵的东西。

25年的时间过去了,那个以《青藏高原》感动了无数人的歌者,现在在美国一座偏远的寺庙里找到了人生的答案。

这可能并不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路,但对于李娜来说,这是最好的归宿。

毕竟,人生最难得的不是登上高峰,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李娜已经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0 阅读:0

文翰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