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国庆节,毛泽东因何没上天安门?问孟锦云:你记得当年的事吗

感人历史故事 2024-03-21 02:02:33

图丨毛泽东

前言

1975年10月1日这一天,已经82岁的毛泽东很早就起床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一起床就拿起床边的书籍文件,只是安静的坐着。

护士孟锦云走过来,轻声的跟毛泽东说:“主席,今天是国庆节”,毛泽东点点头,“这也许是我过得最后一个国庆节了”,孟锦云赶紧否认:“怎么会呢,您不要再乱想了”。

毛泽东笑了笑,对于自己的身体情况,他本人是最清楚的,自从做了白内障手术之后,一直都不好,他能感觉到死神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降临。

所以在10月1日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因为身体情况,毛泽东也不能再登上天安门了,他想起过去的日子,也询问了孟锦云:“小孟,你还记不记得当年的事情?”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清晨,习惯性熬夜工作的毛泽东还没有睡下,周恩来一连打了三个电话,询问毛泽东睡下没有,并要求无论如何都要让毛泽东尽快入睡。

图丨周恩来

卫士李银桥有点为难,毛泽东工作的时候是不允许别人打扰的,但是有周恩来的要求,他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毛泽东的卧室门。

李银桥把周恩来的话语转告给了毛泽东,并劝他早点休息,毛泽东没有太多反应,依旧聚精会神的批改文件。

过了一段时间,广播声响起:“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及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决定全部转播今天下午三点钟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实况”,随着广播声在全国各地响起,喜讯很快传遍中国。

早上6点30,毛泽东伸了个懒腰,对守着的李银桥说:“银桥,我睡觉了”,李银桥赶紧帮忙准备,一切就绪,毛泽东便睡了,李银桥也退出卧室。

这一天是开国大典的日子,毛泽东很早就跟李银桥约定好,中午1点要准时起床,所以李银桥在换班的时候,多次嘱咐卫士李家骥,一定要在1点准时叫醒毛泽东,若是误了盛典,那可是历史性的错误!

李家骥紧张的守着钟表,距离1点还差5分钟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准备了,这时候,李银桥也提前来了,他倒了杯浓茶,端着走进毛泽东的卧室。

图丨李银桥和毛泽东

李银桥叫醒毛泽东,毛泽东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抓过床边的报纸看了起来,李银桥去准备盛典时要穿的衣服,这是他和李家骥专门请北京王府井的服装专家为毛泽东量身定做的,黄色的中山装。

准备好后,李银桥强行打断了毛泽东看报纸的进程:“主席,快一点半了”,他利索的帮毛泽东穿好衣服,请他去吃饭,毛泽东吃饭的动作很快,结束后,他去到勤政殿,主持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一个小时,气氛严肃又热烈。

2点50分,毛泽东等领导人互相招呼着,准备前往天安门城楼,毛泽东打趣道:“我们打了几十年疲劳战,打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很值得。”

5分钟后,领导人的车纷纷停在天安门城楼后边,这地方是罗瑞卿和周恩来多次检查过的,保证万无一失。

毛泽东第一个登上天安门的台阶,朱德紧随其后,大家心情不错,一边走一边愉快的交谈,通往天安门城楼的古砖阶梯共100级,当毛泽东踏上最后一节时,军乐队奏响了《东方红》的乐曲,扩音器中响起了广播电台播报的声音。

在《东方红》奏完3遍后,所有的人都已经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了,毛泽东挥手致意,人群高喊:“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笑着回应:“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

图丨开国大典

下午3点整,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大典开始,毛泽东走到麦克风前,用他特有的湖南口音说道:“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整个仪式持续了两个小时,5点左右,毛泽东才回到大厅休息,刚刚端起茶杯准备喝上一口,周恩来就来报告说游行群众不走了,要见“毛主席”,毛泽东匆忙的喝了口浓茶,拿起两块点心,跟着周恩来出去了,他自己调笑道:“好吧,到群众中去,疲劳也得去啊!”

停下的群众看到毛泽东出现了,爆发出有节奏的呼喊,队伍继续缓慢前进,人们眼睛噙着泪,注视着毛泽东。

下午6点多,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毛泽东回到大厅休息,毕竟晚上还有礼花表演,需要恢复一下体力。他询问李银桥,“今天站了有3个小时吧?”

“3个多小时。”

“还行,我不累。”

图丨开国大典

晚上7点20分,毛泽东重新回到天安门,8点,大典阅兵总指挥聂荣臻下令:“现在开始,放烟花!”随即,早就准备好的礼花被送上天空。

群众们兴奋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站起身,也冲着广场上的群众们呼喊“人民万岁”!坐在一旁的女儿李讷不懂,她拉拉爸爸的衣角:“爸爸,大家喊你万岁,你喊人民万岁,你们可真有意思!”

毛泽东抱了抱女儿:“大家喊我,我喊大家,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啊。”这句话,直到李讷长大后,想起来依旧会热泪盈眶。

开国大典结束后,毛泽东回到菊香书屋,他破天荒的没有处理文件或是继续工作,而是早早躺在床上,却一直睡不着,而这一天,也成为了他一辈子最难忘的一天。

“最后一个国庆节”

图丨孟锦云

从1949年到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26个年头,此时的毛泽东重病缠身,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他经常会回忆些往日的时光。

这一年的国庆节,孟锦云告诉毛泽东“今天是国庆节”的时候,毛泽东并没有显得很兴奋,一上午,他都半倚在床上,翻看着一本书籍,后来,他可能是回忆到什么,便说要给孟锦云讲故事。

孟锦云兴致盎然的坐到毛泽东面前,从红军,到抗日,再到建国,毛泽东讲了很多,尽管这个时候,毛泽东的表述已经不是很清楚,孟锦云却全部听得懂。

“开国大典的那段时间,真的是忙得很,百废待兴,国徽、国旗、宪法、政府机构,什么都要考虑,什么都要研究,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国际国内,公事忙,私事也很忙,我还得忙里偷闲,看一会书。我这个人,不怕忙,就怕不忙,那时候,家乡的人也经常往来,他们都觉得我是个天大的官,好像这个国家都已经成为了我的私有财产,我想怎样就怎样,其实,我难办的很,好在家乡的人都比较通情达理,我们的人民,真的是很好的人民。”

毛泽东又问孟锦云:“1949年的时候你多大?记事了吗?”孟锦云回答:“我是48年生的,开国大典的时候我才一岁。”

毛泽东笑了笑:“以后,你也会像我现在讲自己的昨天一样,给以后的人讲我们的今天,那个时候,我们这些老头子,就统统去见马克思了。”

毛泽东人生的最后一个国庆节,没有像往常一样登上天安门,他只是和孟锦云,这一老一小,回忆着往昔的时光。

孟锦云

孟锦云和毛泽东相识于一场舞会,1963年,孟锦云被选中去中南海“出任务”,当时,中南海的首长们比较流行跳舞,空政歌舞团就经常派些舞蹈演员去完成陪首长跳舞的任务。

孟锦云12岁考进空政歌舞团,后被选中进入舞蹈学员班,对于这项任务,孟锦云也没有想到会落在自己头上,那个时候,他年纪很小,况且被选中是需要经过严格审查的,一般都是资历比较深的同志才选的上。

图丨毛泽东跳舞

不过随着被选中的女同志们结婚的结婚,生娃的生娃,就需要有年轻同志补上来了,所以领导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让老同志带新同志,以备新同志可以自如接班。

孟锦云进入中南海举办舞会的大厅后,就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她和其他女同志一起坐在椅子上等候,直到晚上10点多,乐曲停止,出现了一阵喧闹声,她意识到,毛泽东来了。

毛泽东的装束非常简单,一身灰色中山装,并不笔挺,裤腿又肥又长,行动倒是非常方便。

毛泽东跟人们打了声招呼,便坐在了为自己准备的沙发上,一名服务员端着小托盘走上前,毛泽东拿起托盘上的毛巾擦擦脸和手,又小声的跟服务员说了什么,不一会儿,音乐声继续响起,一名女同志大大方方的走到毛泽东面前,微微倾身,伸出手臂,做出邀请的姿势,毛泽东会意,站起身跟她跳起了舞。

在毛泽东和那位女同志跳舞的时候,孟锦云就全神贯注地盯着毛泽东的一举一动,她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眼睛里挡不住的崇拜,尽管毛泽东跳舞并没有很好,他高大的身躯不怎么灵活,好像在蹭着地板走动。

图丨毛泽东跳舞

毛泽东跳舞很随意,他没有一直盯着脚步,而是一边移动,一边跟舞伴交谈,一曲终了,毛泽东走向自己的沙发,坐下来休息。

孟锦云蠢蠢欲动,她也想要跟毛泽东跳舞,但没有勇气,只能傻乎乎的盯着毛泽东看,又一首舞曲响起,毛泽东一扭头,正好看见孟锦云,他冲着小女孩笑了笑,孟锦云没有防备,尴尬的扯了扯嘴角,她走到了毛泽东面前,学着那名女同志的动作,做出邀请姿势。

毛泽东微笑着握住孟锦云的手,同她向舞池中走去,孟锦云越来越紧张,显得手忙脚乱,明明是学跳舞的,却连最基本的节奏、动作都忘得一干二净。

毛泽东看出了她的紧张,微笑着跟她说:“小同志,你不要紧张,你跳得不错。”孟锦云受到鼓励,慢慢放松自己,舞步越来越好,也能接得上毛泽东的话。

“你是新来的?”毛泽东问她。

“嗯,我第一次来。”

“怪不得,没有见过你呢,你叫什么啊?”

“孟锦云。”

“孟锦云,和孟夫子同姓,这名字好听,锦上添云比锦上添花还美,你是哪的人啊?”

“湖北武汉。”

“湖北啊,一湖之隔,算是我的半个老乡了。”

图丨孟锦云

第一次见面,两个人的闲聊却莫名透着熟络,短暂的紧张过后,孟锦云开始越来越期待和毛泽东跳舞的时光。

中南海一周举行一次舞会,孟锦云每次去都会邀请毛泽东跳舞,慢慢地,孟锦云的小孩性格暴露了,毛泽东也很包容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

一次,她看着毛泽东下巴上的痣说:“主席,您的嘴巴下面有个痣,我奶奶说,这是有福气的痣”。

毛泽东看了看孟锦云,发现她的脸上也有个痣:“你脸上也有,那你也有福咯。”

“那可不是,您的痣是湖南痣,我的是湖北痣,长得地方不一样。”孟锦云一脸认真。

图丨毛泽东

毛泽东忍不住笑:“看不出来,你还是个小九头鸟呢。”

“什么?九头鸟?”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听说过吗?”

“当然知道啦,九头鸟可厉害了!”

“那就是说,你这个小九头鸟可厉害了?”

“我不愿意当九头鸟,也不愿意人家说我厉害。”

“这么大顾虑呢?我可愿意当九头鸟呢,只是想当当不上咯。”

虽然,孟锦云的主要任务是陪毛泽东跳舞,但是每一回,两个人都是聊天为主,跳舞为辅,关系也越来越好,直到1966年,中南海的舞会停止。

图丨毛泽东

1971年,几个过去常去中南海玩的小女孩又开始在中南海走动,其中一个跟孟锦云关系很好的女孩,在见到毛泽东之后,跟毛泽东说了孟锦云这些年并不如意的境况。

“主席,您还记得孟锦云吗?”

“记得啊,我的小老乡嘛。”

“小孟能不能回北京啊?”

“当然可以啊,北京这么大,又不是盛不下小老乡。”

“那她能不能回空政歌舞团?”

“可以啊。”

详细了解情况后,毛泽东伸出援手,孟锦云的问题得以解决,几天后,她回到武汉,在一所军队医院担任护士。

图丨毛泽东和张玉凤

1975年5月,孟锦云去到北京,在张玉凤的帮助下,见到了毛泽东,她担心毛泽东已经记不得自己了,开始就做了自我介绍:“主席,我是从湖北来的孟锦云。”

“我记得,你就是我的小同乡。”

孟锦云很感动,她含着泪跟毛泽东说了自己的委屈,毛泽东安静的听着,过了一会,他站起身:“你不要讲了,你来了,就什么都好办了,你就留在我这里工作吧。”

就这样,孟锦云留在了中南海,留在了毛泽东身边,而她,也陪伴到毛泽东的最后。

最后的时光

毛泽东在最后的日子里,不愿打针,也不愿意吃药,他依旧相信,身体的抵抗力是可以战胜任何疾病的,但是面对越来越虚弱的身体,他所固守的道理也失败了,他水米不进,只能依靠鼻饲插管输送营养,维持生命。

孟锦云作为一直陪伴在毛泽东身边的人,说什么劝什么还是比较管用的:“主席,您不要老是不听医生的意见,有的老将军身体比您还好,还不是用了鼻饲管,效果特别好,您总说靠抵抗力,可是您没有营养,哪有抵抗力啊。”

毛泽东听了孟锦云的话,睁开微闭的眼睛:“那就试试吧”。

图丨周恩来和毛泽东

用了鼻饲管的第二天,他就感觉有精神多了,还跟孟锦云说:“小孟啊,你比我懂得多,我得听你的了。”

1976年9月的一天,孟锦云请假外出,晚上7点多,突然接到电话,让她马上返回中南海,孟锦云急匆匆的赶过去,才知道,毛泽东犯了病,心肌梗死,十分危险,医生还在抢救,政治局也来了很多人,表情严肃的等着。

抢救了20多分钟,才脱离危险,8日晚上7点10分,毛泽东呼吸急促起来,孟锦云帮他按摩胸部,毛泽东用非常低的声音说:“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这一次,不管医生们如何拼尽全力,还是没能挽回毛泽东的生命,孟锦云把毛泽东最后换下来的衣物叠的整整齐齐,放到衣柜中,她拿起桌上的一支铅笔,这是毛泽东常用的,以后再也不会有人继续使用了,孟锦云很想带走留个纪念,但她还是轻轻放回到桌子上。

在毛泽东逝世后的一个月里,孟锦云一直留在中南海,她不用每天值班了,也不会再有人给她讲故事,跟她聊天了,她只是安静的在毛泽东卧室中整理每一件他留下的东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