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清风徐来——绿如蓝油画作品展”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地国际家居广场的嘉地美术馆举办,现场展出了由桐乡籍资深媒体人徐秀萍创作的20多幅作品。本次作品展将持续至9月28日。
上图前排居中为徐秀萍
徐秀萍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资深媒体人,有着30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2011年还获得了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授予的“中国科教电视传播终生成就奖”。为了丰富生活,她学过摄影、出过诗集,更是在6年前的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开始接触油画,用她的话来说,是“一个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的人,快节奏的生活形态里密布着名利世俗的各种烟云。想要穿越这些重重叠叠的魔障,进入到诗与远方,就得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天堂。”
此后,徐秀萍以“绿如蓝”之名进入了油画这块神秘的艺术天地,她开始进修恶补世界文艺史,在梵高、莫奈、塞尚、西斯莱等大师的传世作品中感受油画的无穷魅力。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教导下,通过不断临摹大师的作品,在各种画法技巧里提高自己的艺术感觉和认知。
徐秀萍坦言,素描造型、明暗关系、色彩冷暖、物体远近、影调深浅,对她而言,无一不是一种新的语言。因此,在学习油画的过程中,她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还有好奇好学、锐于修正的进取精神。
上图为绿如蓝的系列作品《藕花深处》
从现场展出的油画作品中可以看到,绿如蓝的作品色彩明艳,笔触热烈奔放,传递出强大的感染力,让人过目难忘。而花卉是她最喜欢的题材,油菜花田、桃花林、荷花丛、玫瑰花、向日葵等都是她的作画对象。其中,她的系列作品《藕花深处》以荷叶、荷花为题,运用了新的油画技法,通过颜料的泼洒让其在画布上随性地点滴流淌,形成独特的色彩,再运用画笔加以描绘最终成画,这也是她最满意的作品。
当天的油画作品展吸引了众多嘉宾及观众前来观展,现场艺术交流气氛热烈。嘉兴市资深媒体人许岩由衷地说,绿如蓝凭借着热爱从零开始学油画,能在短短6年时间里达到这样的水平很不容易,他从这些作品看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绿如蓝油画作品展自述:
清风徐来——写在第一次油画展之前
五年前,我写过一篇绘画一年多之后的感想。今天读来,依然是那种心情。不同的是,我对油画的理解更深了一步,每每看到调色盘,就会心情愉悦,内心深处被激发出来的乐观主义,为平凡的生活带来了爱的冲动与温暖。画油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我喜欢美的东西,凡是真的、善的、美的,我都会趋之若鹜,爱不释手。我喜欢摄影,每每遇见一处优美的山水风景、甚至只有一朵花,我也会拍下来,发微博发微信,与大家分享。我曾经喜欢过诗歌,也写过几百首吟诵真善美的长短句。雪莱说:“诗是最快乐、最美好的心灵在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刻留下的记录。” 我现在想说,我画油画也是。
我的油画内容大多数是花田、花树与花卉静物。作家毕淑敏在《我所喜爱的女人》中说:我喜欢爱花的女性。花是我们日常能随手得到的最美好的景色。从昂贵的玫瑰到卑微的野菊。花不论出处,朵不分大小,只要生机勃勃地开放着,就是令人心怡的美丽。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多半会遇到诸多的不如意,烦恼,困惑甚至磨难,伤痛。岁数大一些之后,还会遇到生老病死。那么我们就多给自己增添一些阳光、温暖和快乐。其实,每个人生命中的阳光、幸福与快乐无处不在,然而它们有着自己的神秘性,好似飘移在森林里的精灵,等着相信美好的人去发现、去相处。在我的每一幅画里,尽可能地让观者赏心悦目,可以回到最单纯的初心,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可以唤醒内心深处的柔软和善意,并且能够感受到生命如夏花般绚烂,能够懂得人生的丰盈与璀璨,随而感悟到珍惜生命、珍视当下是多么的重要和难能可贵。
我的职业是记者,记者的素质是做一个杂家。现在绘画也是。我首先要求自己,中外美术史通读一遍,中外油画大师的作品能够多了解一点,多多益善。起步阶段就打开自己艺术的开阔性,致力于在种种流派的解读和尝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与气质。我学画六年,先后拜认了两任专职美术老师。还参与了杭州、北京、西安等网络教学与线下写生训练的进修班。拜师学艺,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好像重新回到了学生时代那样,不耻下问,虚心好学。有时几乎达到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心理上年轻化,精神上便生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在进修中,临摹、感悟绘画大师的绘画技巧,无论是莫奈、梵高、毕加索还是杜尚、达利、蒙迪里安,不管是印象派、纳比派、野兽派,不管是古典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各式流派、各种主义,都是必须了解与解读到它们的特色与精髓。从中寻求一种传统文化浸润下的浪漫与美好,以及现当代艺术中的人文关怀和江湖侠气。尽量传达出内心深处对人性美和自然美的热爱,于清新亮丽的笔调创作出人世间光明温暖的那一面,呈现生命中别样的心绪和意象,以及那些向阳而生的正能量。画出一片可以致敬生命与岁月的艺术原野。
今天,我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深感后半生是一幅涂上了温暖底色的画卷。
于是,我欣慰。拈花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来源:爱桐乡
记者、编辑|吴卓尔
摄影|邱海燕
责编|陈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