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F-Jinjiao)
作者| 塞尔达
2009年央视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有这样一个经典场景——
小沈阳:“人不能把钱看的太重了,钱乃身外之物,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人死了,钱没花掉!”
赵本山:“人这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就是人活着呢,钱没了!”
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人活着,钱没了”这句话,已由当年一句令人发笑的对白,演变为现实中的担忧。
如何通过投资进行养老储备,正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专门为养老投资而设计的一类公募基金产品——养老目标基金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
养老目标基金,是专为养老投资而设计的一类基金,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
自2018年8月首只产品面世后,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有养老目标基金204只,占公募FOF(Fund of Funds,基中基)总数的54%;总规模达到882亿元,占FOF半壁江山。
分散风险
目前,我国养老目标基金均采用FOF形式运作。FOF是以基金为投资标的,简称基金中基金;相比与普通基金投资于一篮子股票或债券,FOF投资于一篮子基金。
股票基金投资于多只股票,分散了单只股票的风险;债券基金投资于多只债券,分散了单只债券的风险。但单只基金的风险依然存在,这是因为基金经理也有自己的能力圈,几乎没有基金经理能够在所有风格和行业上都擅长,也鲜有基金经理在每一种市场环境下都能胜出。
FOF通过投资于多只基金,进一步分散了风险。
历史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最近5年Wind偏股混合型FOF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为13%,最大回撤为-24%;而Wind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年化波动率均在18%左右,最大回撤均为-30%。与含权比例相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相比,FOF的波动和回撤都要低一些。
资产配置
养老目标基金专为养老投资设计,为投资者提供了适配不同目标的资产配置策略。目前,我国养老目标基金分为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两种策略。
图源:李清思路
其中,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依据投资者距离退休日期的长短来进行资产配置,基金名称中带有退休年份,如2033、2038、2043、2050等。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这类基金会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作为养老投资者,只要计算好哪年退休,就可以选择接近相应年份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
打个比方,投资者是“最老”一批90后,今年33岁,预计在60岁即2050年时退休;那么可以选名称中带有“2050”或者年份接近“2050”的基金,例如易方达养老2050五年持有混合 (FOF),就比较适合他们用作养老规划。
至于养老目标风险基金,则会基于事先设定好的风险等级水平,通过限制投资组合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或组合波动率等方法,将基金整体风险控制在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内,使得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保持相对稳定。
这类产品的名称中一般都会带有体现风险等级的字样,如保守、稳健、平衡/均衡、积极/进取等。
例如易方达汇康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合(FOF)、易方达汇智平衡养老三年持有混合(FOF)名称中的“稳健”、“平衡”就分别说明了其目标风险水平,根据基金合同规定的投资范围,这两只基中基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5%-30%、35%-60%。
鼓励长期投资
养老规划是一场持久战,为了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养老目标基金均设置了不短于1年的封闭运作期或者最短持有期。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已有超过200只养老目标基金,其中持有期为一年的有77只,三年的有97只,五年的有42只。
持有期的长短与养老目标基金的权益类资产比例呈正相关关系。持有期1年、3年、5年的养老目标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含商品期货基金和黄金ETF)等权益类品种的比例合计不超过30%、60%、80%。
也就是说,原则上养老目标基金的持有期越长,可投资的权益类资产比例越高,相应的基金净值波动也会越大。通过设置持有期,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免其在市场波动的影响下做出频繁申赎等非理性行为,改善基金投资体验。
以2013-2022这十年的数据测算,在任意时间买入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如果只持有1个月,盈利的概率不到60%,而如果将持有时间拉长至5年以上,盈利的概率将达到99.4%。对于具有超长积累期的养老投资来说,践行长期投资,更能发挥复利效应。
如果我们能够及早树立规划养老的意识,尽早行动起来,拉长积累期,那么养老投资的雪球就能滚得更久一些。
参考资料:
李清思路《2000字短文“谈养老”——产品系列4:养老目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