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过冬有多可怕?居民屯粮千斤腌菜百罐,还得砍柴一个月

潇湘十二楼 2024-11-22 14:22:08
引言

提到西伯利亚,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一片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画面。

这个横跨亚欧大陆北部的广袤地区,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国土面积还大一半。

然而这里却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冬季气温动辄零下50℃,甚至可以低到零下70℃。

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西伯利亚人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多艰难?为什么有人会称这里为“人类耐寒极限的试验场”?

极寒环境下的生存之道

西伯利亚的冬天可以用“漫长”来形容,通常持续6到7个月,而且这里的冬天不仅长,还极其寒冷。

气温低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2021年冬季,萨哈共和国某地测得零下62.4℃的低温,而在同一年的夏天,距离仅1000公里的维尔霍扬斯克却出现了高达48℃的高温。

短短几个月,气温跨越了110℃,真正实现了“冰火两重天”,面对这样的环境,西伯利亚人早早就学会了为冬季做充分的准备。

在西伯利亚,秋天一到,每家每户都会忙着储备粮食,因为到了冬季,气温低到难以外出,且农作物完全无法生长,只有提前储备才能保证整个冬天的口粮。

一个普通家庭的粮食储备量,可能会让外地人瞠目结舌,几百斤面粉、上千斤土豆、几十袋麦片……这些必备的主食,堆满了家里的储藏室。

此外,腌菜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黄瓜、白菜、胡萝卜等蔬菜被放进玻璃罐头里,加上盐水腌制,封存后能吃上一整年。

腌菜不仅耐储存,还能为冬天的饮食增添一些难得的维生素。

在西伯利亚,有趣的一点是,室外的气温本身就是最天然的“冰箱”,食物只要放在外面就能长期保鲜。

除了粮食,肉类也是西伯利亚人冬天的主要能量来源,驯鹿肉、马肉、冷冻鱼干……这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帮助人们抵御低温带来的能量消耗。

让人惊讶的是,这里的居民有时候会直接生吃冻肉,甚至连调料也不用,一是因为保存营养,二是因为冻肉切起来就像切冰块,直接入口方便快捷。

肉类的储存方式也非常简单粗暴,直接放在室外,因为气温太低,肉类很快就会冻成“冰雕”,完全不用担心腐败的问题,每当需要吃的时候,只需要将冻肉解冻,切块后烹饪即可。

在西伯利亚,取暖几乎是冬季生活的头等大事,与现代化城市的暖气供暖不同,这里的很多居民仍然依赖传统的木柴炉子取暖。

为了过冬,他们每年夏天就开始筹备,花费整整一个月时间砍柴,桦木、松木这些燃烧火力旺的木材通常是首选,一户人家囤积的木柴量,少则几百公斤,多则上千公斤。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砍柴需要整整一个月?其实,砍柴只是第一步,后面还要把木材劈成适合烧火的小块,再整齐堆放起来,按照木材的用途分类保存。

比如桦木和松木用来取暖,而柳木和榆木火候更稳,适合用于做饭,整个冬天炉火几乎不熄,既用来取暖,又用来烧水和做饭。

在极寒天气下,御寒装备的好坏,关系到人的生存,西伯利亚的居民很早就掌握了利用动物皮毛御寒的技巧。

驯鹿皮和熊皮是最常见的衣物制作材料,用它们做成的大衣既防风又保暖,长度通常能覆盖全身。

人们还会佩戴驯鹿皮帽,围上厚厚的围巾,脚上穿着毛皮靴,确保身体没有一丁点暴露在寒风中。

这些衣物不仅厚实,还非常耐用,一件驯鹿皮大衣可以用好几年,甚至成为家庭的传家宝。

而对于那些住在极寒地区的游牧民族来说,驯鹿皮更是“硬通货”,既能御寒,还可以用来交换粮食或其他生活用品。

零下50℃的日常

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获取饮用水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大部分水源在冬天都会结冰,人们不得不通过融化积雪来获得饮用水。

雪化水在当地被称为“冬天的生命之源”,家家户户都会在炉子旁放一大桶雪,用炉火慢慢融化。

喝茶也是西伯利亚人对抗寒冷的重要方式,一杯热腾腾的茶,不仅能暖身,还能缓解寒冷带来的疲惫感。

在一些民族地区,伏特加也是冬天的“标配”,喝上一口,仿佛整个人都被点燃了。

极寒天气不仅对人是考验,对交通工具同样如此,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中,汽车发动机很容易被冻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许多司机会在车里安装特殊的抗冻设备,甚至在车熄火后,用保温毯盖住发动机,不过即便如此,发动机完全冻住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一旦发动机冻住,解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极端的办法是用喷火器对着发动机加热——这种场景在西伯利亚并不少见。

除此之外,鹿拉雪橇、狗拉雪橇等传统的交通方式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那些道路无法通行的偏远地区。

虽然西伯利亚幅员辽阔,但这里的农业发展却极其有限,原因很简单:气候太冷,一年只能种一季作物。

而且,很多地区连耐寒作物都无法种植,只能依赖进口粮食,当地主要种植马铃薯、小麦和燕麦等生长期短的作物,产量也非常低。

经济方面,西伯利亚的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难度极大,漫长的冬天会导致露天矿场和工厂被迫停工,交通的不便进一步限制了资源的运输和商业发展。

人口稀少也是一个大问题,在这片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常住人口却只有3600万人,大部分集中在几个主要城市。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西伯利亚的大自然却有着独特的魅力,这里拥有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以及让人叹为观止的北极光。

贝加尔湖冬季结冰后,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清澈透明,美到令人窒息。

而在北方的苔原地区,每当极夜来临,北极光便会划破天际,绚丽多彩,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

结语

西伯利亚的冬天,寒冷到让人望而却步,但也正因为如此,这片土地孕育出了顽强的人们。

他们用智慧和毅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从屯粮到砍柴,从腌菜到驯鹿皮衣物,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他们对抗自然的生存智慧。

虽然现代化的生活逐渐在改变这里的面貌,但西伯利亚的冬天,依然是人类耐寒能力的终极考验。

或许,正是这种极端的环境,才让这片土地显得更加神秘而令人敬畏。

0 阅读:11

潇湘十二楼

简介:红尘来去散无痕,醉酒当歌思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