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的冲撞与对抗

鹰哥爱写文 2024-07-05 16:58:36

​《简读日本史》作者:张宏杰

​在上一节,我们谈到了日本如何进入固化的江户时代,并在黑船事件的刺激下,开启明治维新运动,踏上了近现代化的征程。而伴随着国力的强盛,日本的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开始对外扩张。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日本与世界,尤其是和中国的关系。

中日间的朝贡关系

谈到中日关系,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日本和朝鲜一样都是古代中国的属国,奉中华文明为正朔。应该说,这样的说法也对也不对。因为的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日本曾向我国朝贡过,但在更多的时间段里,它却游离在中华朝贡圈之外。

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日本曾有过“诚心诚意”朝贡中华的短暂经历。那时的日本还处于从蒙昧向文明的过渡期,以天皇家族为首领的“倭国”先后13次向晋、宋、梁遣使朝贡,请求册封,中国政府还赐予过“安东大将军”“倭国王”等头衔。

接下来就是隋唐时代,虽然日本派出使者向中华文明学习,但这并非真正的朝贡。相反,那时的日本就已经试图与中国分庭抗礼。当时遣隋使携带的国书中这样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惹得隋炀帝很不高兴,埋怨说野人不懂礼仪。

与此同时,隋朝的国书也让日本的统治者勃然大怒。这份国书中称其为“倭王”,按照隋朝礼仪这是对周边小国统治者的正常称呼,但日本的当权者——圣德太子却觉得这一字眼是种侮辱,甚至因此拒绝赏赐中国使者。

等到了唐朝,遣唐使开始频繁往来。唐朝视日本为属国,称其为“朝贡使”,但日本却刻意回避“朝贡”二字。因为不愿在国书中称臣,遣唐使干脆不再携带国书,也不再请求中国皇帝的册封。原因很简单,中国皇帝给的册封最高也不过是“国王”,但那时日本统治者早已经自称“天皇”了。

等到宋朝时,中国和日本就只剩下了民间交流,而一直没有官方关系。宋神宗一度想和日本亲近亲近,于是托日本僧人给日本天皇带了封书信,但因为其中写了“回赐”二字,引起天皇不满,最终没能达到建交的目的。

等元朝建立后,忽必烈遣使日本,希望后者能像高丽一样臣服。当时执政的幕府将军年轻气盛,视之为侮辱,斩杀了元朝使臣。忽必烈闻讯大怒,两度派遣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渡海远征军讨伐日本,但十万水师却毁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中。

元朝灭亡后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也写了一道招抚诏书送到了日本。但日本人认为诏书的语气傲慢,再次斩杀使节,还在回信中公然挑衅。朱元璋气得火冒三丈,只是想到忽必烈的惨痛教训,只好装作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样子,放过了这个岛国。

但等到永乐皇帝当政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发现,当大明的朝贡国很划算,能获得丰厚的赏赐。于是他假称自己就是“日本国王”,请求向明朝贡。永乐皇帝并不知道日本还有“天皇”,被他顺利骗过,赏赐得极为慷慨。

自此日本开始了“半真半假”的朝贡,但朝贡使的态度桀骜,令人头疼。到了嘉靖年间,日本两个地方的诸侯为争夺进贡利润,同时派出两拨使团来中国。他们不但相互杀戮,还沿路大肆烧杀抢掳,最后朝廷震怒,干脆断绝了日本的朝贡。

因为没法通过朝贡作中国的生意,日本武士就勾结东南沿海的海盗犯上作乱,这就是倭寇。等到明清易代,日本人更是以中国正朔自居,甚至颁布新规,要求中国人必须持有日本政府颁发的信牌,才能来日本作生意。

这就相当于让满清向自己朝贡,把中国纳入自己的朝贡体系。对于日本人的这一小心思,当时在位的康熙皇帝并没有过于计较,而是大度一笑。于是一直到清朝后期,中日就以信牌贸易的方式保持着商业往来,间接满足了日本的虚荣心。

400多年前的那场“朝鲜战争”

讲到这里,或许听友们会感到疑惑,一个小小的岛国怎么会如此自负,要跟强大得多的中国分庭抗礼呢?事实上,日本不只是想分庭抗礼,他们还想打垮中国,一统亚洲,比如前面讲到的丰臣秀吉,就曾与中朝联军作战,想完成这“一不世之功”。

事实上,朝鲜和日本的历史很早就纠缠在了一起。早在公元300年到700年之间,两国间就有过人员和物资方面的交流。但日本人却将其解释为日本征服了朝鲜,并将朝鲜的奴隶和工匠带回了日本。在那个时候他们就将朝鲜视为了自己的朝贡国。

但明朝建立后,朝鲜却上奏明太祖,正式成为大明的附属国,当时朝鲜的全称就叫“有明朝鲜国”。那么,这一行为为什么没有遭到日本的反对呢?因为当时日本正在打内战,无暇他顾,直到1590年,丰臣秀吉才完成了全日本的统一大业。

就在这一年,丰臣秀吉给朝鲜国王送去了一封国书,其中写道:“我母亲在怀我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异事,梦到一轮太阳滚入她的肚子。当时有位颇为灵验的相士预言说,太阳代表着君临天下,你这个孩子长大后必将四海闻名。”

讲完这段自我神话的故事后,丰臣秀吉继续说道:“如今日本已经大治,但我并不满足。我愿意与贵国结盟后进兵大明,让大明四百余州都能沐浴神国日本的光辉。我的愿望无他,只希望能在日、明、朝鲜三国的历史上留下伟大的名声。”

这封国书把朝鲜君臣震得目瞪口呆,觉得这位日本幕府将军怕不是得了“失心疯”,否则怎么敢跟强大的明军为敌。但显然丰臣秀吉并没有发疯,早在出兵朝鲜前后,他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对征服朝鲜和中国后的统治权进行了分配。

在丰臣秀吉的构想中,战后日本的首都将从京都迁到北京,现任天皇也要跟着移驻,并以北京周边十个州府作为皇室领地;日本本地也要有天皇,由现任天皇的皇子出任。此外在大明、日本、朝鲜三地设立关白,由自己的外甥或养子出任。

那么,丰臣秀吉自己担任什么职务呢?他宣布在征服明朝后,自己将移驻宁波,做一个“万皇之皇”,并把宁波作为控制日本、朝鲜、中国的“大东亚”中枢,继续征服南蛮和印度……

丰臣秀吉的这一构想,反映的是当时的日本人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当时世界上只有日本、中国、印度这三个主要的国家,然后三个国家之下各有自己的藩属小国,共同构成了世界秩序。丰臣秀吉希望通过三个国家的统一,让整个世界都“沐浴在日本文化的光辉之下”。

公元1592年4月,日本十五万大军分乘七百余艘舰船,渡海展开了侵朝战争。一开始,这支精锐之师所向披靡,二十天攻破汉城,六十天占领平壤。朝鲜君臣仓皇奔往义州,向明朝求救。万历皇帝遂派名将李如松等率四万精兵开入朝鲜。

1593年1月5日,这场战争中最为波澜壮阔的平壤之役打响。明军巨炮齐轰,给城上的日军以毁灭性的打击,被迫退出平壤城。这一战彻底扭转了朝鲜战争的走势,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丰臣秀吉虽然狂妄但毕竟不是疯子,平壤之战的惨败让他认识到征服天下的美梦终将破灭。他一边打一边谈判,但战场上的局势却变得对他越发不利。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郁郁而终,而日本也很快战败,只剩下六万日军回返故土。

神国,一个虚无缥缈的梦

这场战争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权力格局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朝鲜来说,自此国力急剧衰败,上百年不能恢复;对日本而言,丰臣秀吉集团垮台,江户幕府转而闭关锁国;而明朝同样也国力大损,进而让努尔哈赤抓住机会崛起,明清易代。

明朝的灭亡也给日本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冲击,进一步促成了日本民粹主义的崛起。前面讲过,日本人向来自负。在他们看来,日本并非普通国家,而是日月诞生之前,由两位兄妹神生出来的神国,自带神性,并且处于世界中心,是“中国”。

此外,因为日本列岛被大海包围,外敌入侵很难,因此是“大神镇护之邦”。尤其是元朝建立初年,忽必烈派遣十万水军列阵日本海,却被突如其来的台风摧毁。日本人普遍认为这是天降神风,是上天在保佑自己这个“中国”。

等明清易代后,日本国内更是掀起一场“中国易位”的论调。比如学者山鹿素行鼓吹说,海峡对岸的中国因为多次经历少数民族入侵,其承继的中华文明屡屡中断,尤其是满清入关后剃发易服,汉人衣冠不存,意味着它已沦为“夷狄之地”。

而反观日本这个“中国”,居于天地正中,为大海环抱,列岛交通便利,又无需忧虑外敌入侵。所以两千三百年来,天皇家族的皇统一直延续。因此如以自然条件优越、人物杰出、皇位“万世一系”这三个标准评判,日本才有资格称为“中国”。

基于这一论调,日本学者开始用“皇国”一词来称呼自己,而对中国的称呼则改成了“唐土”“汉土”“西土”,甚至偶尔还出现过“西夷”。此外,他们还信奉“人种优胜论”,认为自己是“天孙民族”,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优秀的民族。

这种传统的“神国思想”及之后的“中国易位论”,为日本发动侵略提供了思想资源。其实,早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就已经在谋划征服中国。在道光皇帝即位的第四年,有个所谓的日本学者就曾制定过一统全球的“混同”秘策。

这篇《宇内混同秘策》为日本制定了“宇内混同”的大政方针:首先花5-7年时间征服中国;其次录用中国人中的人才,再图东南亚、印度;最终将世界万国“混同”为日本一区,“世界为其郡县,万国之君为其臣仆”。

尽管当时的日本还只是个闭关锁国的东亚弱国,却制定出如此野心勃勃、如同梦话的计划。但随着明治维新后国力上升,日本开始将这些梦话落地,演变为第二次大战前的一个名词,即大家熟悉的“东亚共荣圈”论。

日本军国主义设计的共荣圈可分为生存圈、防卫圈、经济圈。其中生存圈包括日本本土、满洲国、北支、蒙疆。防卫圈指贝加尔湖以东的西伯利亚、中国本土、缅甸以东的东南亚等地区。经济圈则包括防卫圈及印度、澳大利亚这一范围。

东亚共荣圈论认为,二战其实是一场文明大决战,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洋王道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洋霸道之间的决战,用以决定“是日本的天皇成为世界的天皇,还是美国总统统治世界,决定人类最后的命运”。

但二战的惨败再次粉碎了这一“神国梦”,也冲击了日本国民的心理。他们开始基于现代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进行反省,为什么神国主义会演变为军国主义,为什么会陷入“神国梦”的狂热?在新的时代,日本又该如何面对邻邦,应对世界?

1 阅读:11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