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指盛世;
英灵:有德行、才干之人;
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故云;
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指隐居生活;
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天子召见贤士的地方;
吾道非:《孔子家语·在厄》有载: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陈蔡发兵围孔子,孔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吾何为至此乎?指孔子叹自己政策的不能实行,半途受阻,诗中喻才不得用;
寒食:清明前一两日为寒食节,禁火;
桂棹:桂木做的船桨;
“吾谋”句出《左传》:士曾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适,偶然的意思,故诗中指落第只是偶然,时运不济尔;
“知音稀”出《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02.
诗文大意可解为:
生在繁华盛世,没有人愿意隐居,去做个山野闲人,云集长安,都想一展自己的才华,实现心中的理想。因此,就连拥有谢安那样性情的你,也来到京师参加科举,不再效仿伯夷和叔齐享林泉之乐;
虽然这一次你并没有登科,但不要气馁,有时只是时运不济,并非所求之错。去年寒食节前后,你还在江淮一带漫游,滞留京洛一晃就是一年多了,听说你要离开,特设酒宴为你饯行,知己莫若你,不忍离别;
你将乘着小舟摇桨南下,用不了几日就会叩开自家的柴门,一路上的树木会伴随你的身影,更有西天绚丽的晚霞映照你归。暂时你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是一种偶然,未来还有很多机会,千万不要说这世上知己少,你的心境我全都懂,我也会在这里为你遥祝,期待着再回来。
03.
王维这首诗,被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中,当时王维和綦毋潜均在长安,为岐王李范的门客,因诗而友,彼此交好。
实际上这一年科举考试,王维也落第了,但他此间盛名大胜,是长安城第一红人,对仕途没有什么担忧,反而信心满满。
綦毋潜15岁就曾游历长安,綦毋(qí wú)是复姓,名潜,虔州人士。这一年科举落榜时,他已经29岁,马上入而立之年,所以很渴望能高中。
但玄宗朝科举是不糊名的,因此就算有才华也未必能登榜,需要有权贵举荐机会才大。当时流行一种风气叫“行卷”,以诗文当敲门砖,来结交公卿贵胄。
比如王维,就是得玉真公主赏识后,才在第二年的礼部考试中一举摘得状元桂冠。
所以王维劝綦毋潜: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言下之意就是,莫要怪罪得不到(知音)赏识,那是他们没有看到你的才华,这种事是要讲时运的,失利只是一种偶然。
能有这样的劝慰,说明王维和綦毋潜关系极为亲密,话语诚挚温暖,同时也表明了,无论有无功名在身,我都是你的朋友、知交。
6年后綦毋潜再赴长安,一举中第,授宜寿县尉,后进集贤院、校书郎,升左拾遗。
“安史之乱”爆发后,綦毋潜辞官,归隐江东,后浪迹江湖,不知所踪。因此王维有诗《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
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
在盛唐诗坛,綦毋潜享有盛名,时人评价: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
这也说明他的诗风与王维相近,同时綦毋潜还与张九龄、李颀、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等人交从甚密,皆有诗酬唱。
他笔下有一首《春泛若耶溪》,写得极为不凡: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这首诗意境清幽,笔触淡然,所游之景和所感之情,超脱世俗,“春江花月夜”之美不加雕饰,悠远而不荒寂,是上佳之作。
鹊桥织女飞银瑶,九天洒洪隔断会。 万法用尽起谁与,现艺瑶台留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