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受争议的袁世凯,却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孙子,他为中国奋斗了一生

方圆文史 2024-03-03 11:55:52

众所周知,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争议比较大的人物,翻开我们的历史课本,上面对他的评价是:

“他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人,是他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短短一句话,袁世凯的功过是非就已经盖棺定论了,毕竟一个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称帝开历史倒车的人,是功是过,似乎就不言而喻了。

但近年来,随着对袁世凯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袁世凯的评价也有了不一样的声音。

比如就有人说他在政治上能积极参与清末新政,此举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顺应了时代潮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此外,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他又推出了“三重”思想,即重农、重商、重工。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周学熙,就曾得到他的大力扶持,使民族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增强了国力。

尽管袁世凯一生中所犯下的罪行不少,而且有些还是不可宽恕的大罪,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功之人。总而言之,袁世凯的一生争议很大,但其功过是非世人自有论断。

尽管袁世凯争议很大,但他的后代中却是人才辈出,尤其是其孙子袁家骝,更是世界著名的高能物理学家,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尤其对中国的发展贡献更大。

袁家骝,1912年4月出生于河南安阳,其父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

与父亲袁世凯不同的是,袁克文并不喜欢政治,只热衷于琴棋书画、收藏古玩,尤其擅长诗文、书法,经常与文人墨客、戏曲名家来往。因其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还与张学良、张伯驹、溥侗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大公子”。

值得一提的是,当袁世凯不顾国人反对悍然称帝时,袁克文特地写了一首诗微言讽谏:“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然而也正因如此,袁克文遭到了软禁,并受到“皇太子”袁克定的排挤,故而长年居住在天津、上海地区。

身为“皇二子”的袁克文如此不受待见,他妻儿的处境自然不言而喻。当时,袁家骝和两个哥哥及妹妹都跟着母亲到了河南安阳乡下生活。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的称帝美梦仅仅维持83天就宣告破灭了,同年6月,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身亡。

随后,袁家在徐世昌的主持下分家产,袁克文因此获得了一笔丰厚的财产,从此,他终于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几个孩子也因此得以受到更好地教育。

1925年,13岁的袁家骝来到天津南开中学求学,之后又转入英国教会创办的新学书院就读,正是在这里,袁家骝接受了科学的启蒙教育。

1930年,袁家骝进入燕京大学学习,毕业后又继续在燕大研究生院学校,并成功获得硕士学位。

袁家骝当时对无线电很感兴趣,而时任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也很喜欢无线电,两人便因此相识。不久后,司徒雷登向袁家骝推荐,前往美国深造。

事实上,自从他的父亲袁克文去世后,袁家就基本没有什么积蓄了,因此家里不可能给他提供充裕的留学费用,但求学心切的袁家骝仍义无反顾赴美留学。

为了节省开支,袁家骝仅买了一张三等舱的船票。由于吃不惯船舱的伙食,也舍不得花钱买碗粥吃,因此16天的航程他瘦了近20斤。

不过好在他拿到的是国际奖学金,可以不用交学费,并且还管吃住,所以尽管没有多少钱,但最起码也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也能让他安心学习。

来到美国仅四年的时间,袁家骝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毕业后还留校担任了2年的物理研究员,之后又到美国无线电公司、普林斯顿大学任职。

袁家骝先生治学严谨、造诣非凡,对世界高能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在该领域享有非常高的声誉。

然而,最让袁家骝牵挂的,还是祖国。

事实上,在赴美求学前,他就计划学成之后回国,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一直到1973年才如愿,而此时的他,已经离开故土整整37年之久了。

从这之后,袁家骝夫妇多次回国讲学、访问,期间还参与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合肥同步辐射器的建设工作,为中国高能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袁家骝是建国后代表西方与中国高能物理学家直接接触的第一人,而也正是在先生的帮助下,我国的高能物理研究才能取得今天如此耀人的成就。

除此之外,袁家骝先生也一直在积极地推动着中国与国际科学界的合作,给中国的学生、学者提供了很多帮助。

80年代末,袁家骝夫妇还拿出100万美元的积蓄,成立了一个自然基金会,以继续关心中国学者、支持中国的科学事业。

2003年2月11日,袁家骝先生走完了他精彩而传奇的一生,享年91岁。

先生虽逝,但他对祖国作出的贡献,却被人们永远铭记。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德高望重的老者,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