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云南省委副书记,提出包产到户不是十全十美,但能解决问题

悟空谈历史 2024-06-02 09:07:09

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十八位村民,冒着巨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小岗村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其实,当时针对包产到户有不同的声音,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直到1982年中央发布“一号文件”才正式确定了包产到户的合法性。在确定包产到户合法性之前,也有一批干部支持包产到户,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赵廷光就是其中之一。

赵廷光出生于1931年,云南富宁人。在赵廷光的青少年时期,他见证了我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与国民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赵廷光的家乡还没有解放,但二野很快就发起了解放西南的战役,西南的老百姓也迎来了和平与安定的生活。

西南解放之后,当地首先进行了一系列剿匪反特与土地改革,巩固新生政权。赵廷光也参加了家乡的土改运动,并担任了富宁县洞波区土改工作组组长。此后赵廷光在基层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1955年,表现优秀的赵廷光被调任富宁县副县长。

在这之后,赵廷光长期在家乡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他又担任了文山州副州长兼富宁县委副书记,任职期间,他严格落实中央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力所能及地恢复当地的国民经济,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之后,赵廷光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曾被下放到当地的“五七干校”劳动,但他很快就复出,并担任了富宁县革委会副主任、富宁县委书记、文山州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务,期间,他积极稳定当地的生产秩序, 力所能及地减小十年浩劫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

1977年,赵廷光调任文山州委副书记,也是在此任上,赵廷光经历了文山州的农村改革。当时是1980年,文山当地的农村依然十分艰苦,在这种背景下,州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实行农村改革。

当时实行农村改革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包产到户,赵廷光的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他亲自到农村基层蹲点调查,经过一番调查后,赵廷光得出结论:“包产到户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只要加强领导,因势利导,把生产搞上去,粮食上去了,群众有饭吃了,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在这之后,赵廷光把自己的调查写成报告递交给州委,州委召开会议,讨论通过后上报给云南省委。云南省委很快就安排工作组来到文山,工作组也亲自到基层,深入农村一线,广泛听取意见,最终对文山州委的工作给予肯定,支持当地的农村改革。

此后文山的农村开始推进包产到户,正如赵廷光在报告中所说:当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也稳中有升,包产到户更是受到了群众的支持。1983年,赵廷光被调到省委,担任了云南省委副书记,此后他又担任了云南省副省长以及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继续坚定地支持改革开放,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004年,赵廷光退休,此后他依然关心云南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并发挥老干部的作用,积极献言献策。晚年的赵廷光主要生活在昆明,于2020年因病去世,享年89岁。

2 阅读: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