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初,杨秀清在府中踱步,他在思考一个老问题:京师缺粮,清军多次袭击,太平军难以东西兼顾,这该如何是好。
1853年,杨秀清攻克南京,与清朝隔江对峙。此时,从广西一路跟踪而来的向荣、和春、张国梁驻扎孝陵卫,组建“江南大营”。
琦善、胜保则从北方南方,率领八旗、绿营一万余人,在扬州城外驻扎,组建“江北大营”,与江南大营一起围困京师。
两座大营,巅峰时期兵力7万余人,是清朝在南方的主力。两大营的任务,除了封锁京师、镇江、扬州,也阻止太平军北伐,以及进入江浙,确保这块财税重地安全。
太平天国初期,北伐、西征、东征同时并举,后因兵力不足,重点西征。但是两座大营的存在,他们经常袭击南京,让太平军无法集中兵力西征,陷入两线作战局面。
向荣奏报咸丰,将广东、福建一带的“红单船”调来长江,专门袭击太平军的粮食运输线,断绝南京的粮食供应。
太平军号称有万艘战船,但几乎都是民船、渔船,无论是船只的坚固程度,还是装配的火炮,都远逊于“红单船”。
“红单船”可以用于航海,还装备西洋火炮,对太平军的“民船”优势明显,堪称降维打击。
杨秀清知道,太平军想要获胜,就得先击败湘军。能否集中兵力打垮湘军,则先避免两线作战,调集各路兵马投入两湖战场,这就需要先摧毁两大营。
从战斗力上看,两大营不如湘军能打,却也不是很差。两大营兵力众多,还有水师优势,且吉尔杭阿、向荣、和春、张国梁也是一时之人杰,并非泛泛之辈。
单纯靠京师的兵马,自保尚且困难,摧毁两大营只能是梦。如此,杨秀清决定抽调各路精锐,组建一支机动兵团,在重点方向取得突破。
杨秀清享有“天父”传言资格,他可以节制各路将士,只要杨秀清决定的事,就没人敢反对,都得遵照命令行动。
秦日纲、李秀成在安庆,陈玉成在鄂西,涂镇兴、陈仕章在皖南,周胜坤镇守皖北庐州。他们得到命令后,立刻率所部兵马来到南京听命,准备下一场战斗。
为了集中兵力,周胜坤可以放弃庐州,没有任何犹豫。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杨秀清的厉害之处,如果是太平天国后期,想让诸侯放弃领地来增援京师,几乎不可能。
秦日纲带着“五丞相”,总计3万人马,开始东征,目标对准镇江。
镇江是江北大营的防御范围,力量相对江南大营而言比较弱,杨秀清决定从清军的薄弱地方入手,撕开防线。
吴如孝在内,秦日纲在外,太平军两面夹击,清军招架不住。此时,陈玉成驾驭孤舟冲杀,进入镇江城内,然后率兵冲出来,一举打垮清军,解除镇江之围。
镇江获胜,秦日纲乘势北上,攻克扬州,夺取粮食数十万担,然后运回镇江,给吴如孝使用。
闻知江北大营失败,向荣很着急,立刻让张国梁率兵北上,攻克浦口、江浦,阻止秦日纲回京之路。与此同时,吉尔杭阿整顿兵马,试图袭击太平军侧后。
张国梁,号称“江南长城”,勇猛善战,颇有谋略。广西期间,天地会出身的张国梁一度投奔太平军,后接受招抚,跟着向荣作战。
秦日纲的战术,张国梁非常熟悉,毕竟他们是老对手。张国梁能打,秦日纲没有直接交战,而是走高资,先灭了江北大营,再做打算。
九华山之战,太平军火炮猛轰,摧毁营垒一百多座。清军救援不及,吉尔杭阿没办法突围,绝望之下开枪自尽,江北大营被终结。
摧毁江北大营后,秦日纲向杨秀清提出要求:士兵长期交战,疲惫不堪,应该先回来休整一个月,然后再攻打江南大营。
杨秀清不答应,秦日纲再次争取,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也联名,希望东王能理解将士们的辛苦。
将士联名上奏,杨秀清很生气,大发雷霆。李秀成在自述中说:“东王不许,再敢商议,则严惩不贷”。
军国大事,杨秀清说了算,秦日纲知道东王的脾气,便不再提建议,而是立刻攻打“江南大营”,与向荣、张国梁对决。
杨秀清知道,没了江北大营协助,江南大营也熬不了多久,这是摧毁他们的千载良机,岂能错过呢?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杨秀清了解清军,也知道自己人的情况。秦日纲是猛将,但谋略不足,与向荣、张国梁相比还是差了一点。再则,太平军兵力不足,仅凭秦日纲军团,难以摧毁江南大营。
为了确保获胜,杨秀清决定调回正在江西征战的“战神”石达开,让他立刻赶回京师,与秦日纲一起行动。
东王有命令,石达开本想继续在江西,也不敢违背,便让岳父黄玉昆负责江西军务。接着,石达开率3万兵马,进入皖南,攻打江南大营的侧后。
秦日纲与向荣、张国梁相持不下,石达开却突然杀出来,局势瞬间逆转。张国梁为了保住后方,不得不分兵救援,阻止皖南方向的太平军。
石达开避实就虚,立刻间道袭击,杀向京师郊外的孝陵卫,攻打江南大营指挥部。
张国梁心急如焚,又率兵返回,试图救援向荣。结果,太平军提前设好埋伏,清军措手不及,韦昌辉又从城内冲出来,张国梁无法招架。
好在张国梁勇猛,虽说战败,却救出向荣,然后一起逃向江浙。至此,江南大营被摧毁,京师结束了3年被围困的历史,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极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