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科技大学的每位师生,都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私人订制的“液体黄金鞋”。
2024年3月,青岛科技大学师生收到国橡中心捐赠的“液体黄金鞋”
这双鞋,是学校产教融合的最新成果,采用国橡中心世界首创的化学炼胶技术,具有超防滑、超耐磨、超省力的优异特性。这不仅是一双鞋,更是青岛大学多年来坚持“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多维度融合的成果,是整合行业内外优势资源,发挥中心平台集聚效应的智慧结晶。
在青岛科技大学,一场科技与产业的盛会正在激情上演。
这所学府,以其独特的产教融合模式,正成为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先锋力量。学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的理念,依托材料、化工等优势特色学科,深入行业企业,了解实际需求,推动“四链”深度融合,持续打造“青科大模式”升级版,架起了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彩虹桥”。
“高校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技术到市场的突破,地方高校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适应,完成从科学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表示。
“牵手”企业,实实在在带来经济效益
在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轮胎的趾口和肩部脱层问题一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严重影响公司生产的轮胎使用寿命及质量安全,技术难题一直难以突破。
青岛科技大学的教授尹海山带领团队针对问题开展研发,从理论研究、产品结构设计到配方及相关工艺装备研发,最终成功研究出一套系统有效的解决方案。
双方如约“牵手”后,尹海山教授的技术成果在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顺利实现产业化应用,开发新产品 31 个,产品耐久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累计为企业节约退赔资金20亿元以上,增加销售收入42.9亿元,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青岛科技大学,类似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刘光烨教授团队开发了新型橡胶合成技术,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李志波教授团队完成了多种催化剂的国产化,打破了国际专利封锁;华静教授团队采用高效催化技术,显著改善了轮胎性能;邵巍团队完成的着陆器自主导航技术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顺利着陆保驾护航……
这些故事,是青岛科技大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生动写照。
“以人为本”,激活人才创新潜力
在人才引育方面,青岛科技大学也展现了其独到的见解和实践。
2022年,青岛科技大学率先在山东省属高校中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与国内橡胶轮胎、化工头部企业实施“3+1+2+N”卓越工程师本硕贯通培养,探索“四链”融合创新机制,培育高素质、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
2024年5月,山东省教育厅调研组来青岛科技大学考察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工作
此外,学校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探索建立校企人才引育联合体。2023年首次设立讲席教授岗位,并聘任液体黄金技术的重要参与人之一、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正为学校首位讲席教授,着力打造一支编制在学校、转化在企业、学术创新在两端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无缝衔接和深度融合。
结果导向,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在全球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中,青岛科技大学2023年专利转让800件,较2022年的476件增长68%,在全国高校转让量统计排名中位列第37位,较2022年提升15位,首次挺进全国50强,同时位列驻鲁高校第2位、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青岛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于立岩表示:“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浪费。”学校不断完善“数量布局、质量取胜”为导向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机制,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来培育高价值专利,连续签订了“高性能锂电用系列化学品工艺技术”成果转化合同额7.7亿元、“磺化化工技术”转让合同额2.2亿元等系列专利工艺包,专利转让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2024年5月,媒体来到青岛科技大学参观调研
青岛科技大学,这所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学府,正以其独特的“青科大模式”,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