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海发生战争,哪些物品价格将会疯狂涨价?

孔甲丙今说史 2024-11-15 02:27:53

赖清德,乃一名顽固不化之“台独工作者”。

对于一个中国原则,他不仅拒绝接受,甚至毫无顾忌地抹黑“九二共识”。

赖清德妄图以武力谋独,与国际反华势力狼狈为奸,俨然成了“挟洋谋独”、“倚美谋独”的先锋。

面对赖清德这般狂妄而赤裸的“台独”图谋,大陆必然会加大反制力度,加速推进祖国统一的伟业。

台海局势之紧张,近来已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倘若战争爆发,势必对两岸及全球造成深远影响。

如果台海发生战争,哪些物品价格将会疯狂涨价?

台海动荡,万物皆涨

货币紧缩政策等诸多因素交织影响,物价如潮水般不断上涨,俨然已成为台湾社会的真实写照。

在这“万物皆涨”的背景下,唯独薪水犹如死水,不见丝毫涟漪,令无数民众陷入生计困境,苦不堪言。

生活成本飞涨,民众的口袋却始终空空如也。

何以至此?

一方面,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米面油、蔬菜水果的价格节节攀升.

另一方面,民进党当局在对美军购上的不断加码,更是将财政负担压得愈加沉重,在用未来的债务来填补当下的窟窿,真可谓“债留子孙,寅吃卯粮”。

2024年,赖清德上台,他那狂妄而赤裸的“台独”图谋无疑将激发大陆加大对“台独”和外来干涉的反制力度,从而加速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

在此情况下,“武统”一词自不得不提。

试想,若台海真若兵戎相见,势必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物价狂潮。

粮食、油品、药品,皆可能因供应链的撕裂而价格飞涨,更有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居用品,恐也会因战争的阴影而如星星之火,迅速蔓延至整个市场。

无论是米、面、油,还是日常的蔬菜,皆将难逃这一劫难。

民众在这股物价风暴中,恐将不得不面对更加严峻的生活考验

以台湾为例,这片被海洋拥抱的小岛,地势狭窄,资源匮乏,几乎沦为进口商品的“庇护所”。

倘若战火蔓延,供应链必然遭到重创,粮食、食用油、日常清洁用品等基本生活物资的供给必将捉襟见肘,价格如同疯长的野草,瞬间攀升。

台湾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外部资源的小岛,油气的进口关系到每个家庭的日常生计,战争的阴影将使得能源供应受到严重威胁。

汽油、电力等能源价格可能会直线飙升,仿佛无形的巨手,紧紧扼住了民众的咽喉。

再者,建筑和装修材料也将难以幸免。

假若战争造成基础设施的破坏,建筑和装修材料的需求将急剧上升,导致市场一片哗然,价格飞涨无疑。

医疗用品的涨幅亦不容小觑。

战争不仅使医疗需求剧增,同时由于供应链的困扰,药品、医疗器械等必需品的价格也势必水涨船高。

最后,金融产品的市场动荡也将随之而来。

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无疑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

回顾1996年台海危机,历史的印记依然鲜明。

那时,解放军的系列军事演习与美国航母编队在台湾海域的频繁出现,犹如黑云压城,引发了岛内民众的强烈反应。

金融市场风声鹤唳,股市接连重挫,几近崩溃。

民众争相抢购黄金和美元,资金流出如潮,移民现象愈演愈烈,整个岛屿笼罩在一种不安与恐惧的气氛中,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在这动荡的时刻,台湾军队也未闲着,紧锣密鼓地进行军事演习,甚至加大了对军事武器的采购力度。

与此同时,岛内战略方针悄然转变,将大陆视为主要假想敌,开始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

倘若台海真的战火纷飞,台湾这个小岛将如同一只陷入漩涡的小船,面临着经济的风暴,民生的危机。

战时经济的影响

事实上无论在哪里,只要有战争出现,所有与战争相关的物资,必定如潮水般涌动,价格也将随之疯涨。

粮食、日用品、化工产品、各种油料都会涨价。

假若台海真发生战事,黄金与原油势必如同潮水般迅速上涨,向人们传递某种信号。

正如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前,黄金与原油早已悄然飙升。

战争的阴影往往引发民众的恐慌,促使人们转向避险资产,而黄金因其独特的投资特性,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安全港湾。

正如古人所言:“盛世古置,乱世黄金”,在乱世之中,黄金更是不可或缺。

若真到了兵戈相见的时刻,民众所需之物可谓寥寥无几,重金属、粮食、药品、酒,这四样便是价值的代名词。

然而,在粮食之中,还有一项常被忽视的重要物资,那便是糖。

除了大家熟知的大豆、米、面、盐等,糖在战时的重要性绝不可小觑。

各类含糖食品,如糖果和巧克力,均是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

虽然我们的后勤保障部队已经非常完善,但是若战事紧张,士兵的饮食将不再是平日的丰富多彩。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能依赖于罐头与压缩饼干,虽能充饥,却难以消化,甚至可能导致疲惫。

因此,糖的存在便显得尤为关键,能够迅速为士兵提供能量。

糖的用途远不止于此。

当前方弹药告急时,糖的另一重要作用也随之显现。

将白糖与亚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可制成烈性炸药,甚至能够制作燃烧弹,火力强劲,耐力卓越。

在战争时期,前线的医疗物资匮乏是常态,士兵受伤出血几乎是家常便饭。

为了减少出血量,白糖往往被作为止血药敷于伤口,因其能够加速血小板的凝结,尽管因含有细菌而不建议如此使用。

此外,白糖还具有防腹泻和防脱水的功能,算得上是救急良药。

我们常知盐可以腌制食物、延长保鲜,而糖在这方面的功效亦是不容小觑,甚至更胜一筹。

糖不仅具有抗氧化的特性,能够最大限度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更具防腐功能,在干燥条件下,至少可储存三年。

所以糖的价格也很有可能上涨。

物价的变化,永远是供求法则的结果。

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生产者能够在较为自由的条件下进行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物价往往能自然而然地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然而,倘若经济陷入战时状态,情况则截然不同。

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往往会令生产力骤然下降。

农田因炮火而荒废,工厂因战乱而停工,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都遭受重创。

与此同时,军需之浩大,令物资的消耗大幅增加,尤其是一些关键的原材料和生活必需品,其供应链也随之被扭曲。

在这样的情况下,谋国者为了保障国家的生存,势必将全社会的生产力集中于军事领域,民生物资的供给则受到严重限制。

此时,物价的上涨便成为必然趋势,无法遏制。

无论是历史的教训,还是各国战时的先例,均显示出这一规律的无情和不可逆转。

战时经济不仅对物价产生直接影响,还带来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人民生活在困苦中,消费能力骤降,商家被迫涨价以应对成本上涨,这种恶性循环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稳定。

在这个过程中,民众的生存压力倍增,生活质量也随之下滑,经济的动荡更是让未来的希望变得渺茫。

归根结底,物价的波动并非孤立的经济现象,而是战争这一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

国家自然不会对此等现象熟视无睹,必然会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以确保民众的基本生活不受严重影响。

以抗战后期的贵州为例,国民政府为了筹措巨额的抗战经费,在物力和财源都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实施了一项通货膨胀政策。

随着战事的持续,这种政策的恶果愈发显露。

1939年6月,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法币的发行量为27亿元。

进入1942年底,货币发行量猛增至344亿元,竟是1937年时的24.4倍,而物价指数却大幅超过法币的发行量。

到了1945年8月,法币的发行量再度激增至5569亿元,物价随之飞涨,其指数远远超过法币发行的幅度。

这场恶性通货膨胀,直接导致贵州及其周边城市的物价飞速上涨。

在这一时期,贵州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逐年攀升。

以米、鸡蛋、肉类等为例,自1941年起,这些基本生活用品的价格便开始飞涨,尤其是在1944年底“黔南事变”之后,贵阳的物价更是呈现出令人咋舌的上涨趋势。

贵阳的米价较1939年竟然暴涨3500倍,而遵义的米价在1940年后亦飙升941倍。

鸡蛋的价格同样不甘示弱,贵阳的蛋价上涨602倍,遵义则为500倍;猪肉的涨幅更是惊人,贵阳的价格上涨至4000倍,而遵义的猪肉则飙升至4800倍。

然而,自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上海之日起,便开始了针对物价问题的紧急干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更是举全国之力,致力于管控物价。

贵州在1949年11月15日解放,至1950年3月,在中共中央和西南局的领导下,终于终结了民国后期物价疯狂上涨的历史。

显然,物价这一关乎人民日常生活的重大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是人民政府关注的重点。

历史的机遇

大家或许耳熟能详美国的岛链战略,而这一战略的核心,便在于围堵与制衡。

倘若我国能收复台湾,第一岛链将不再是对我国的阻碍,反而会成为坚固的海上长城,巍然屹立,抵御外敌。

若我国彻底掌控红线内的区域,最惧怕的无疑是邻近的岛国——日本。

日本,其工业所需的原材料与粮食,几乎皆需经过我方的势力范围运送。

倘若台湾回归,势必使日本、韩国等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与我国的关系。

彼时,倘若日本选择抵抗,我国则能轻易切断其工业供应链,使其陷入瘫痪与饥荒之中。

如此一来,降服日本便成为必然,屈服于我方的庞大压力。

那么美国在亚洲的霸权恐怕将不复存在,仿佛时光倒流回二战之前,失去了战略地位的美国将不得不退出这一关键区域。

美国失去在亚太的影响力后,其必然会设法反击。

而马六甲海峡,便是其手中的一张王牌。

我国的主要工业原材料,约八成都需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口,连与欧洲的贸易也离不开这一通道。

若美国封锁此海峡,我国的工业将面临停滞,经济发展之路将被彻底封堵。

与此同时,美国或将通过科技与金融领域对我方实施全面打击。

禁止中国企业使用美国知识产权的产品,几乎所有的工业品都与此密切相关,意味着我国将失去大量的技术支持。

而通过美国控制的货币结算系统进行国际交易的通道被切断,则使我国的银行间交易几乎无法进行,唯有以现金支付,这对经济的冲击不可小觑。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必然遭受重创,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将如狂潮般涌来,人民生活将陷入困境,经济的根基动摇,发展前景暗淡。

这一切,不仅是对国家战略的严峻考验,更是对民众生活的严峻挑战。

难道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吗?当然不是!

我们有了更为宏伟的计划——一带一路!

这条战略不仅是连接中国与印度洋的通道,更是在全球视野下的全新经济纽带。

除了依赖于马六甲海峡的传统通道外,新的路径如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走廊,巧妙地为我们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备份。

这些替代通道,不仅优化了贸易路线,还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我们正逐步倡导参与国家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从而显著降低了美国施加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此外,华为等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意味着我们对美国高新技术的依赖也在逐渐减弱,形成了自主创新的强大力量。

这一切,均表明国家力挺华为、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的深远意义。

可以说,随着一带一路的逐步成熟,便是与美国摊牌的时刻即将到来。

如今我们尚未轻言动武,其实是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旨在维护我国的既定发展战略。

时间,正在我们的这一方流逝,日益倾向于我们的利益与愿景。

未来的局势,将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以稳健的步伐走向更为光明的明天!

参考资料:从《竺可桢日记》看战时遵义物价生活

陈少东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