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618 年 11 月,20岁的李世民展现出卓越军事才能,成功击败了盘踞陇西的薛仁杲。薛仁杲随后被押至长安处斩,西秦王朝就此覆灭。
在薛仁杲的旧部中有一位 22岁的年轻人——褚遂良, 起初,褚遂良表现平平,并不引人注目。
直至贞观十二年(638 年),42岁的褚遂良才开始崭露头角。
这一年,书法大家虞世南离世,因书法造诣颇高,褚遂良经魏徵举荐给李世民,成为皇帝身边的“侍书”,负责文书书写工作,由此开始进入李世民的视野。
六年之后,褚遂良任黄门侍郎,参与朝政决策,正式步入大唐权力核心,褚遂良的前半生颇为幸运,遇到李世民这位明君,得以施展才华与抱负。
李世民善纳谏言,朝堂纳谏之风盛行,褚遂良将魏征视作榜样,立志成为像魏征一样的千古谏臣。
私下里,褚遂良与魏征关系亲密,魏征还将自己进谏的心得整理成集,交给褚遂良研读。魏征去世后,褚遂良毅然担当起“贞观第一谏臣”的职责。
贞观十年(636 年),褚遂良出任起居郎,负责编撰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过去,皇帝不得查看《起居注》,正因如此,史官才能如实记录皇帝言行得失。
一日,李世民突发奇想,欲查看《起居注》,褚遂良坚决拒绝,他深知若开此先例,史官日后定会有所忌惮,无法如实记录,那史官一职便失去意义。
此乃抗旨之举,若遇其他皇帝,褚遂良恐有杀身之祸。
所幸面对的是李世民,被褚遂良拒绝后,李世民未动怒,反而好奇询问:“若我有不当言行,也会被记录吗?
褚遂良回答:“臣职责所在,必如实记录……”李世民虽心中不悦,但未责备褚遂良,且对他更为关注。
贞观十五年(641 年),李世民计划前往泰山封禅,褚遂良以天象不祥为由劝其暂缓,李世民认可其建议,将褚遂良擢升为谏议大夫。
此后,每逢朝政大事,李世民都会咨询褚遂良的意见,褚遂良由此真正进入大唐权力核心圈层。
贞观十七年(643 年)4 月,原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储君之位悬空,朝堂对于新太子人选的讨论,集中在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之间。
李世民倾向于立魏王李泰为太子,遂将此想法告知褚遂良,期望得到支,褚遂良不仅未支持,还严厉批评李世民。
他指出,李承乾谋反,很大程度是因李世民对魏王李泰的过度宠爱所致,如今若立李泰为太子,便是重蹈覆辙,会使晋王李治陷入险境。
若李泰登基,李承乾和李治恐无活路,身为臣子竟敢如此批评皇帝,换作其他皇帝,褚遂良怕是性命难保。
但李世民并未动怒,而是耐心听完褚遂良的劝谏。显然,李世民将其话听进心中,此后再未提及立李泰为太子之事。
后来,李世民还对身边大臣表示:“若立李泰为太子,太子之位便可通过经营谋取,往后,太子若有过失,藩王定会觊觎、谋算。
因褚遂良坚定支持晋王李治,加之其敢于直谏,被李世民列为辅政大臣,与长孙无忌一同辅佐新皇。
李世民期望,性格“仁弱”的李治,在褚遂良等大臣辅佐下能坐稳江山,不求李治开疆拓土,只需守护好李唐江山。
但李世民未料到,李治登基未满一年,褚遂良便遭人告发低价强购下属土地。
当日,高宗李治未经审讯,便将褚遂良罢相,贬为同州刺史,褚遂良身为宰相与托孤大臣,却被新皇如此对待。
那么,李治为何急于处置褚遂良?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登基亦如此。
至于为何首先拿褚遂良开刀,一是褚遂良性格耿直,李世民喜纳谏之臣,李治却未必;二是褚遂良被人抓住把柄,李治自然不会放过。
不过,李治此举仅是小试牛刀。仅一年后,他便将褚遂良召回,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再次拜相。
因李治深知,此时自己尚无能力扳倒长孙无忌集团,尚非动褚遂良的最佳时机。 那么,经历此番罢相的褚遂良,会吸取教训吗?
显然没有,反而愈发激进。 永徽六年(655 年),李治欲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众老臣纷纷反对,联合进谏,希望李治打消念头。
但李治不听忠言,见状,褚遂良决心以死相谏,他当场脱帽,将笏板置于台阶,叩头不止。在太宗朝,此招或许有效,可在高宗朝,不仅无用,还为他招来祸端。
褚遂良磕破脑袋,满脸鲜血仍不罢休,一副抗争到底的架势。李治大怒,命人将其强行拉出大殿。
帘后的武则天更是怒不可遏,直呼应将其斩首,此事过后,褚遂良不仅未能阻止李治“废王立武”,还将自己推向悲剧深渊。
当年 10 月,武则天被册立为后,褚遂良再次罢相,被逐出朝堂,先贬至潭州(今长沙),后又贬至桂州(今广西桂林)。
刚至桂州不久,褚遂良遭人诬告谋反,再被贬至爱州(今越南清化)。最终,褚遂良在爱州含恨离世,享年 63 岁。
褚遂良在太宗朝受重用,在高宗朝却境遇迥异,他欲效仿魏征,却未得要领,也无魏征的好运,遇到善纳谏的君主,最终结局悲惨。
褚遂良之死,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典型,古往今来,能打破此魔咒者寥寥无几。 那么,为何会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
若有可能,新皇也不愿大规模更换老臣,毕竟成本颇高,但在政治主张、做事风格与利益分配等方面,新皇又必须清除不听话的老臣。
新皇登基后,鲜少全盘保留前任皇帝政策,区别仅在何时推翻旧政,旧朝老臣既是旧政策制定与执行者,又从中获益,不愿舍弃,自然与新皇主张冲突。
新皇多有改革雄心,欲除旧弊,老臣则力求保住既得利益。改革必损老臣利益,冲突难以避免。
李治登基后,与长孙无忌集团的矛盾,实质是皇权与关陇集团利益的矛盾。
老臣若认同新皇主张,或可获重用;若不认同,要么有能力另立皇帝,要么遭皇帝抛弃。 此外,新皇与老皇无论性格还是阅历都不同,有些新皇因长期受老皇压制,登基后反感老皇做事风格。
此时,老臣若不调整做事风格迎合新皇,必失重用。运气好能善终,运气差则满门遭祸。 关键还在于忠诚问题。
新皇本能排斥打压老臣,更愿提拔自己为太子时的下属,因担心老臣不忠。 那些历经多朝而不倒的老臣,要么善于审时度势,要么懂得适时隐退。
如李世民这般不论新旧、量才录用者,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