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的投机之王:明知帝国最高机密,却让他“祸从口出”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3-12-04 11:55:50

作为一部很合乎国人口味的电视剧,《雍正王朝》一经播出便万人空巷,就连对看电视深恶痛绝、三令五申不得学生看电视的初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在一次讲授梯形时,也不经意借用《雍正王朝》中的道具进行授课:“大家看过《雍正王朝》都知道,梯形跟里面的官帽形状很像。”

《雍正王朝》之所以大受欢迎,关键原因还是他将沉淀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一览无余地播放在了众人的眼前。其中刻入国人骨髓的权力斗争、工于心计,以及融入国人基因的民心、明君思维都让人大呼过瘾。

正因为《雍正王朝》立意如此,导致一批老狐狸、投机分子纷纷精彩亮相,为剧情的全方位展开奠定了基础。

投机分子除了佟国维、隆科多,还有他

说到《雍正王朝》中的投机分子,很多人会想到佟国维和隆科多两位。作为康熙的亲戚,佟国维并没有古人推崇备至的忠贞之心,他只想着如何在诸位皇子斗争中游刃有余,从而为家族谋福利。也正是见证到了官场的险恶以及人心的不定,他给自己定了一道处事原则: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故而,在面对九子夺嫡如此错综复杂的场面,他竟一时也迷茫了,一不留神选定了老八。康熙见状明里暗里给他敲打,意思是他年老不中用,赶紧再选一位接班。投机的本能使得他立马推荐了不中用的侄子隆科多,并且明白告诉他:选老八的对立面。

被自己六叔言传身教,隆科多的投机本领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第二天就去康熙面前“大义灭亲”,将自己的六叔给告了。封建统治者最喜欢臣子“要国不要家”,于是康熙对隆科多的信任加到了满分,并在康熙私下嘱托后事之时,获得了帝国最高机密:下一任皇帝就是老四,隆科多的这一步押宝算是押到位了。

从后面发生的场景——夺嫡之夜,隆科多去正大光明匾后面取圣旨可知:康熙还赐予了他拥立新君的机会,这算是给他发的额外奖励:他拥立新君有功,必将是新皇的心腹。这进一步证明了在佟国维这个老狐狸的一手调教下,隆科多的投机之功是何等的炉火纯青。

那么除了佟国维和隆科多两位明面上的投机分子,就没有别的吗?错!真正的猎手常常隐藏在暗处。佟国维和隆科多虽然投机功力了得,但真正的投机之王却不是他们,而是张廷玉。

张廷玉的投机功底强于佟国维和隆科多,主要表现在:他熟读了康熙的心思,故而躲在书房里写字的他听到楼道里传来了声音,一下就辨别出是康熙的脚步声,于是提前跪拜,这让康熙不由得大开眼界:“能听出朕脚步声的,世间没几个。”

张廷玉投机功底强悍之处不仅在于懂得康熙心思,更重要的是他低调沉稳。在康熙发公告让在京官员海选太子人选时,老狐狸佟国维竟被康熙障眼法欺骗,匆匆忙忙就投了票,结果被康熙劝退。而张廷玉虽然猜出了几分康熙的心思,但还是等康熙表明态度之后方才站了出来力挺老二。投机功底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他明知帝国最高机密,却让隆科多“祸从口出”,堪称“投机之王”

张廷玉投机功底展现得极其高光的时刻,是夺嫡之夜的一系列举动。

之前也说了,康熙对隆科多很是信任,特意私下里会见了他,又是嘱托又是透露帝国最高机密——新皇人选。但是别忘了,在隆科多心惊胆战地赶到之前,康熙和张廷玉早已等候多时了,并且为了彻底扼杀隆科多的投机倒把心理,康熙委派张廷玉口授两道圣旨恫吓隆科多。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康熙对张廷玉的信任远胜于隆科多。结合张廷玉对康熙心思的察言观色,他必然比隆科多更清楚帝国的最高机密——下一任皇帝就是老四。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夺嫡之夜,随着康熙一命呜呼,灵堂面前炸开了锅。老八借着康熙不能说话的档口,拼命否认老四的接班人属性。此时,洞悉一切的张廷玉却只字未提,只让隆科多去正大光明匾后面取传位诏书。

张廷玉明知新皇就是老四,他为何不当众宣布?而是非得让隆科多代为宣布呢?这正说明了张廷玉的老狐狸的一面,以及高于隆科多的投机功底。

虽然他知晓老四就是新皇人选,但是他无凭无据,当众说出不仅不能让人信服反而会成为老八一党的敌人。虽然康熙之前用两道圣旨恫吓了隆科多,但谁知道此时的隆科多还是不是“战战兢兢”呢?搞不好隆科多暗中倒向了八爷党念出了一份八爷继承大统的圣旨,他就彻底完犊子了。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谁说出帝国最高机密、宣读皇位继承人,看似拥有最大拥立功劳,但必然树大招风,不仅直接站在了八爷党的对立面,平白无故给自己树了众多敌人,而且自己以后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儿去。新皇虽然感激自己但日子久了也难免心生猜忌,觉得自己凭借拥立之功而骄横跋扈,对自己多方敲打甚至失去圣心,在所难免。

果然,念出圣旨的隆科多“祸从口出”,虽然雍正继位后自己极力讨好、卖力干活,却并有招致雍正好感的提升,反倒因为诺敏一事备受牵连,被雍正冷落。

知晓帝国最高机密的张廷玉不是急着抢拥立之功,而是让隆科多“祸从口出”,成为八爷党的敌人、雍正重点猜忌的对象。自己虽然没有获得头功,但在隆科多宣读完圣旨之后,立马站出来令诸皇子跪拜,可谓是抢到了二次功劳。既不树大招风也不会引起雍正的猜忌,堪称“投机之王”。

1 阅读: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