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步兵对清军造成的损伤很小,其骑兵和炮兵起到了主导作用,其快速攻击能力,牵制了清军,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使联军能有效打击清军炮兵,也使联军步兵有时间发动进攻,避免大量伤亡。
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兵力1859年夏,英国轻而易举地从印度调集一个师的兵力到中国,因为它在那里保持了相当强大的军事力量。
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是格兰特爵士。此时,当法国的一支远征军准备向中国进发时,拿破仑三世正想投入法国的大部分军力,在意大利打一场大战,因而可以随意支配的部队屈指可数。
陆军少将蒙托邦只得率领不超过一个师的兵力开往亚洲。其远征军由两个步兵旅和一支规模不大的骑兵分队构成。
1859年10月底,英法政府最终决定两国陆海军进行联合军事行动,法人蒙托邦被任命为法军远征陆军总司令,沙内为法军中国海域海军司令。
上海被确定为法军军事基地,香港被确定为英军军事基地。尔后法军驻扎山东芝罘,英军驻扎大连湾。
它们在第三次攻打大沽口炮台时,英军从国内出发时有17128人,格兰特中将被任命为英军对华远征军总指挥,实际由他和海军少将贺布共同指挥。
“包括8个英国团、3个印度团、1支皇家海军、2个龙骑兵连、800编外骑兵、4个炮兵中队、1个工程连和若干辅助作战人员。”
三分之二兵力是从印度抽调的。
至大连湾时,加上原有的驻军,达18211人,驱船往大沽口时因需一部分人留守,实际登船约有12613人:包括骑兵1378人,受巴特尔准将调遣;炮兵1061人,由克罗夫顿准将指挥;工兵261人;步兵9953人(步兵部队由2个师组成,第1师由约翰米切尔少将率领,第2师由罗伯特拿皮尔少将率领。隶属于2个师之下的4个旅仍由其原来的少校指挥)。
侵华法军在山东芝罘达到8799人。联军以如此庞大的兵力兵器组合,在西方殖民史上实属罕见。
显然,步兵与炮兵占据主导地位,骑兵和工兵仅占少数。当然在联军里,英法力量还存在着一些差别,英军占绝对优势,法军仅是帮凶而已。
侵华法军对此评论到:
“英法两国通过这场战争获得的利益大致相当,当初我们派往中国的军队力量对比悬殊。法军从本国出发时只有65艘船,土兵人数最多8千人,而英国从欧洲本土和印度分别带来1万多英军和1万多印度锡克兵,此外还有1支舰队,船只数量达到了230多艘。英军还有1支庞大的骑兵队伍,而法军却只有1支小护卫队。
英军的炮兵团浩浩荡荡,拉大炮的是印度和澳洲产的骏马,而法军一路险途下来,坐骑只有中国小矮马和几匹日本瘦马。英军有6千多广东苦力替他们干粗活,而法军却只有1千苦力。英法两军一同进军,然而造物弄人,总是法军先遭遇清兵,并将清兵击退。”
2、侵华英法联军的炮兵使用18世纪、19世纪之交,西洋炮兵总的来说沿着三个方向发展:
首先,炮兵逐渐被组成独立的团,而不是分散配置在步兵或骑兵中;其次,越来越多地使用马匹牵引的炮兵;最后,炮火在战场上集中使用,它不再只是骚扰敌人,阻碍其在战场上集结兵力,而是在发起步骑兵袭击以完全摧毁敌人之前,在敌人的队列里轰出一些缺口。
到19世纪中叶,西洋军事装备正趋近于后半期至20世纪初的第三次军事技术革命发生的阶段。
其火炮尽管形制、设计思想尚未发生质的变化,类型上也以加农炮为主,但质量上优于清军。其形制构造上已标准化,火门的燧发机点火装置、瞄准的立表装置和尾纽的圆环装置改进很大,炮手容易操作,可使射速增快,杀伤力增强。
不同甲板上的舰炮重量不同,发射与之匹配的不同炮弹。其类型已适合陆战、海战、攻城战、山地战等战术需要,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清军火炮。
西洋火炮配置的数量及比例。
到1800年,英国组建炮兵连,每连配6门火炮。每团有10个连,每连有90~120人。
恩格斯在1855年著的《欧洲军队》中指出:
“英国炮兵由1个炮兵团和1个骑炮旅组成。每个炮兵连有5门加农炮和1门榴弹炮;加农炮由3磅炮、6磅炮、9磅炮、12磅炮和18磅炮五种;榴弹炮的口径有11.2厘米、11.4厘米、14厘米和20.3厘米四种。
而且,每个炮兵连中都有几乎包括各种口径的轻重两型的加农炮。
但在实际使用时,野战炮兵只用轻型的9磅和12磅加农炮以及11.4和14厘米口径(24磅)的榴弹炮。目前英国炮兵普遍采用的是9磅加农炮,和作为辅助火炮的11.4厘米口径(12磅)榴弹炮。除上述火炮外,还使用6磅和12磅的火箭”。
法国统帅拿破仑以废除炮兵团和加强炮兵连为重点。
其时,一个野战炮兵连装备6门2.7千克弹加农炮和2门14厘米口径的榴弹炮,编制100名炮手。8门火炮配备8副炮架、2副备用炮架、1个锻炉、1辆辎重车、6辆弹药车。
这里,西洋军队按一个常规连120人计算,炮兵100人,配炮6-8门,其火炮比例是7%,此比例显然比清军1%的比例要高得多。
1857年11月底至12月,侵华英军的兵力及载炮概况:
在广东的战船有44艘,载炮463门,水兵5700余人;法国海军计有战舰10艘,载炮164门。
在1858年5月20日第一次大沽口之战时,英军舰15艘,载炮192门,水兵2054名;法舰11艘,载炮164门,水兵600名。内含有24艘汽船,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联军完全摒弃了风帆战船而改用风帆与蒸汽齐用的螺轮铁壳船。
在这次战争中,清朝才真正体会到了蒸汽驱动的铁壳船的威力。
1860年7月7日侵华英军从香港上船出发,共计官兵13555名,炮兵比例高达12%。到8月21日的大沽口石头缝炮台之战,出动战舰87艘,载炮633门,海陆军1.213万人:含螺旋桨式铁壳战船61艘,轮式铁壳战船10艘,木质风帆船20艘,并征用了135艘商船为其服务,陆海军使用的阿炮及新式的军用辎重车辆,乃为此次联军的一大特色。
最大螺旋桨驱动的蒸汽铁壳船载炮51门,马力400,最大风帆战船载炮104门,最大蒸汽运输船载人1081;法国在国内出动战舰68艘,共载炮462门,总兵力超过8799人;含螺旋桨式铁壳战船42艘,轮式铁壳战船6艘,以及7艘租来的蒸汽船,木质风帆船13艘,并征用了80艘商船为其服务。最大螺旋桨驱动的蒸汽铁壳船载炮56门,载人530,马力800。最大风帆战船载炮52门,载人476。
这里,尤其在第三次大沽口中西海陆战中,2.1412万人联军配炮1095门,炮兵比例总计达到了10%,火炮比例达到了5%。
他们于4月21日占领舟山以后,6月英军集结于大连湾,法军集结于山东芝罘附近。英军在中国的地面部队总共有士兵1.8211万人,在7月21日的时候,其中在大连湾者有1.2613万人,而守卫在香港、广州、舟山和上海的则为6894人;可以向北京推进的军队数目约有1.05万人,随行的并且有一支2500名强大的广东苦力运输队。
英国在大连湾的舰队,包括7艘巡洋舰和34只小型兵船,共装备有361门炮,并有143只运输船。法军在芝罘的数目共有8799名,由于他们并没有分担警备的任务——除去在上海和在芝罘的一支小队伍之外,可以用于向北京推进的有6300人。联军再于6月26日从大连湾和芝罘起航,会师于沙流甸岛,并于30日从该岛向北塘前进。
3、英法联军使用的火炮类型在英法联军侵华之役联军使用的火炮类型中,英海陆军使用的火炮主要仍为流行370多年的前膛装加农炮、17世纪末期以来创制的榴弹炮、陆海兼用的臼炮、1752年发明的海上用卡龙炮、1805年采用的康格里斯火箭炮和少部分由1854年英人阿摩士壮设计并于1859年装载于舰船的后装弹药和发射锥头柱体炮弹的阿炮。
1860年8月21日的石头缝炮台之战,英陆军司令格兰特称:
联军共有3500名,英军的重炮包括4门8英寸(20.3厘米)口径的大炮,2门20.3厘米口径的榴弹炮,2门发射32磅弹的大炮,3门20.3厘米口径的臼炮;英军轻型火炮为2个阿摩士壮炮兵连,2个发射9磅弹的炮连,1个发射康格里夫火箭的火箭连。法军另有2个野炮炮组参战。
至于侵华法军使用的火炮的类型,大致和英军相同,但以使用了12磅弹拿破仑青铜前装线膛炮为其特色,不过,此火炮实质上是对英国弃而不用的轻型12磅弹炮的仿造而已。
我们按照火炮的弹道特性将其概括为五类。
第一类是主导型的火炮——加农炮。
它是军舰上的标准装备,特点是身管长、重量重、炮口初速度高、弹道低伸、射程远和精确度较高,需要4~6人操作发射,有1.4千克、2.7千克、5.4千克、10.8千克、14.5千克和30.9千克等不同的炮弹型号。
第二类是炮管适中而弹道较弯曲的榴弹炮。
清人称之为阔口短轻炮,炮身长度是口径的7~16倍,以12~30°的射角发射爆炸弹,首先起撞击作用,其次起爆炸作用。它的药室狭窄,装载火药少,炮弹出膛时不怕震裂炮口,故炮口处切削得薄一些,以减轻其重量,从而加强其机动性。
狭窄的药室可以节约发射药,装药少意味着发射时对弹壳的冲击小,这样弹壳就可以做得薄一些,里面也就可以多装一些弹药,因此,榴弹炮尽管重量轻,但效率却不低。
它的炮管比加农炮短,比迫击炮(长约为口内径的4~10倍)长,口内径较大(很少超过20.3厘米),常安装在两轮炮车上。其初速较小,射角较大,弹道较弯曲,杀伤和爆破效果好,主要用于打击或歼灭暴露的和隐蔽物后的目标。
它最早出现于15世纪的荷兰,到1700年成为欧洲各国标准化的炮兵兵器,主要安放在武装小艇与炮击艇上,作对地攻击用,装载带有小轮的木制炮架上,用绳和滑车控制其后坐力。按照惯例,每一兵团装备2门榴弹炮。
第三类是炮管较短而弹道弯曲的陆海兼用的臼炮,在围攻战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它的射程能够通过调整射击的角度而增加或减少,能够将爆炸弹打到那些牢不可破的城墙内部,其发射的爆炸弹可以起爆炸作用,也可以当做燃烧弹使用。
西班牙人在15世纪下半叶发明,在1588年首次使用,但西班牙人并没有很快地将之普遍应用于战争。17世纪荷兰库霍恩元帅继续创新,发明了一种轻型机动攻城臼炮,只需两人就可拖动,可部署在围城战壕内。
17世纪的欧洲采用了一种较为安全的臼炮爆炸弹点燃法,通过在点火孔中配备易燃物质,可以使点燃的引信经过导管到达炮弹的火药室。先不点燃引信,让接触孔紧靠在臼炮中发射药的边上,因此当点燃臼炮的发射药时,火焰就会经过炮弹上的可燃物再引燃炮弹的引信。
它是一种带截锥形药室的火炮,火门管与中心线成锐角,因为此炮初速小,后坐力小,此角度能保证此。它口径较大,经常达13~15英寸或更大一些,发射角度大(通常以20°以上的射角,有时甚至以60度的射角),初速小(相当于爆炸弹重量的1/20~1/40),弹道曲线大,射弹落点死角小,弹丸飞行时间长。
该炮底部有炮耳固定在木制或铁制的底座上,为其开火提供了稳定性,但使其难以运输,炮口的升高由楔子控制。到19世纪30年代,标准的臼炮常是28.85克火药发射10.8千克爆炸弹,射程达201米。小型臼炮的口内径为14厘米,大型臼炮的口内径分为20厘米、25厘米、33厘米几种。
清人有对联军的臼炮及发射的爆炸弹描述:
“其炮不一类,俗呼蛤蟆炮者,飞入半空,其声蝈蝈,又如鸟声,红光赫然,两旁若有翅膀,炸裂尤暴。”
第四类是海上用卡龙炮,此属于西洋海军的辅助性而非主战性炮位,通常并不被计算在舰炮内。
是臼炮和榴弹炮的变种,有一个带截锥的形药室,该炮最早由英国海军上尉Robert Melville于1752年发明。随着战列舰尺寸的增大尤其铁甲舰时代的到来,由于蒸汽使交战中的舰船不依赖于风向和水的流向,所以海战战法就将更加接近于陆战战法。
到19世纪中叶便开始不再重视之。何况19世纪60年代线膛炮的射程远,必然使那种适于使用卡龙炮的近距离战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过去,机动重新获得巨大的意义。
在清军与英法联军之役中,卡龙炮虽在英法舰队中有所配置,但显然有被其他型式火炮代替的趋势。清人称此炮为短薄单耳铁炮,粤俗呼为瓦筒口。炮筒是旋凿而成,故非常薄和轻,带有一个直径很小的燃烧室。
此炮大都没有耳轴,依靠炮身中部下面的卡箍安装在炮架上,比一般轮式舰炮摩擦力大,适宜战船灵活作战之用。
其发明渊源是这样的:英国将军Robert Melvlle于1752年发明卡龙炮,这种炮最初由苏格兰卡龙(其公司运行于1759~1982年,最后铸炮时间为1852年)铁公司制成,所以叫卡龙炮。
英国铸炮匠Wilkinson,于1774年申请了用钻孔机在镗床上钻炮膛的专利,1774年Melville利用此技术首次制造出卡龙炮。
该炮起初是卖给商船,1779年皇家海军吸收之作为补充武器。它为短身管,其长度相当于口径的7一8倍:口内径大,有约20.3厘米的;为轻型炮,近距离使用;发射6~68磅球形实心弹(Solid Shot),间或发射爆炸弹、普通霰弹(清人称之为铁盒弹)、改良的葡萄弹(清人称之为菠萝弹)、链弹等:火药只占实心弹的重量的1/16至1/8(小的药量意味着后坐力小,否则反冲力太大,木质结构无法承受):初速低、射程近,杀伤力大,在对美战争中首次使用。由两个炮手操纵,在舰首安装与旋转发射,由长炮配搭而成。其齐射在远距离射击时是无效的,但在抵近射击时,炮弹由于飞行速度较小,能对敌舰的木质部分造成严重的破坏。
到1781年英国海军中已有429艘战船除普通火炮外还装备了6~10门卡龙炮。
不过,风帆时代的海战之每每要出动以百艘计的战船作战,因为火炮射击不准确,射程短,正规主炮的真实有效射程不出300码(270米),拼杀只可能在短距离内进行,且因炮位固定朝左或朝右装置,通常仅有机会发射半数,甚至不足半数的炮械,故以船多炮多来弥补这些缺陷。
小船为求以有限的空间和承载力提供较大的火力,通常都以射程较短的卡龙舰炮为主要炮械(这种炮的重量和长度约为同样口径正规炮的1/4),而仅备很小数的小型正规炮械。
西洋海军遣华船只大多数都属此类。这类船只的特性很明显,它们是为在海面短距拼杀而射击的,主要炮械的近距离杀伤力虽大,射程却比射程本已很有限的正规炮械还要短。
32磅弹卡龙炮最大射程994米,而同样口径的长管加农炮最大射程可达2652米。西洋海军知道清朝绿营水师之弱,没有期望和其在海面进行西方式的炮战,所遣船只的主要任务为对岸作战(如支持海军陆战队的行动)。即使不怕岸上炮火,船只为防搁浅,还是不能太接近岸边的。既然大多数船只的大部分炮械都射程极短,攻岸的收效岂不大打折扣?
因此,不论卡龙炮本身优劣如何,这种18世纪70年代已投入生产,上市之初确曾畅销一时的炮械,19世纪中叶,随着阿炮和铁甲舰的逼迫,确已成相当落后之物,存在时间约150年。尽管清人对此技术还是相当陌生和新奇。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