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了一篇文章,发现读者朋友们在评论区积极留言,看来诸位对于此类话题的文章比较感兴趣。御史借着这一机会,反其道而行之,来讲一讲巡抚如果调至京城属于什么性质,且担任什么职务才不会吃亏?
原则上巡抚不内升各省巡抚属于封疆大吏,主管一省之行政事务,在不设总督或与总督不同城之巡抚,其性质类似于古代之诸侯。
清初时,由于满族统治阶层大多不习汉文,故出任总督、巡抚者多为汉军旗人。且当时国家的主要矛盾是统一战争,各省巡抚相对于高级武职而言,在选任方面具有临时性、派遣性的特点。
国家进入承平以后,尤其是乾隆时期更定官制后,各省巡抚的缺额与兼衔被固定下来,同时对于巡抚的选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巡抚人选有几个渠道:一是以满族贵族外放封疆,这在嘉庆之前十分常见,汉人委以巡抚者占比很低;二是由皇帝在信任的京官群体中空降地方,或尚书、侍郎或其他部院堂官;三是从基层提拔,此类官员具有丰富的行政经验,个人能力也十分突出。
总得来看,各省巡抚从基层升到巡抚的情况最少,这是因为皇帝对他们缺乏必要的了解,除非是官二代或是当朝大臣的举荐,纯粹以政绩、品行、能力升任巡抚的只有区区数人。
清代的官制集历朝历代之大成,每个岗位出缺后,都规定有“应升”之人,基本不存在越级提拔和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从制度层面来讲,巡抚的正规升迁渠道十分狭窄,吏部条例中规定巡抚若升任,只有总督一缺可选,按正常程序,各部尚书、侍郎出缺,巡抚没有列在应升名单之中。
比如尚书、左都御史出缺,例由侍郎、内阁学士、左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等升任。可以看出,职务升迁并非以品级高低为标准。
巡抚之所以不内升是有原因的,从职掌来看,巡抚可能在某一领域不是行家里手,但一定是全能型官员,这一点和六部有着显著的区别。
换句话说,让尚书、侍郎去担任某省巡抚可能会存在能力不及的情况,而要是把巡抚调到六部担任尚书、侍郎,那么基本不会手忙脚乱,出现一时不能适应的情况。
由此可见,同样是省部级干部,朝廷培养出一个巡抚要花费的精力和成本更高,故而巡抚升迁大多是在出任更高级别的总督,工作性质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如果调到京城任职,对于巡抚来说,显然是屈才了。
不过凡事不绝对,巡抚内升的情况也是有的,这也是御史下面重点要讲的内容。
巡抚内调的几种情况前面说了,巡抚升迁的法定岗位是总督,京师各部院衙门没有给巡抚设定具体的岗位。只是巡抚内升、内调属于最高级别的人事调动,吏部无权过问,全凭皇帝的个人意愿。
巡抚内调往往都是出于特殊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其一、年轻力壮、政绩突出皇帝有意重点培养。
任何时代高层培养干部最看重的就是年龄和能力两方面,如果某位巡抚在地方确实干得很出色,请示汇报以及溜须拍马也很得圣意,那么这样的巡抚必然会受到皇帝的提拔。
因为巡抚本身的级别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与六部侍郎还有略微的差距,本着按部就班的人事程序,巡抚内调一般都会在六部侍郎的位置上,短暂过渡一段时间,也是作为一个考察期,假如表现好那么就可以顺利晋级。这一类巡抚凭借年龄的优势和皇帝的宠信,大概率会入阁拜相、执掌军机。
其二、某一方面能力极强者。
皇帝用人也是一个不断摸索、考察的过程,不可能完全做到人尽其用。有些巡抚经过一段时间的任职,会显示出自己的特长,又或是暴露自己的不足。
比如某省巡抚在司法方面能力出众,但是在钱粮、军政方面略显不足。所谓用人用其长,这类巡抚最佳的归宿就是刑部,皇帝会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将其调至刑部担任侍郎,如果确实可堪大用,日后就是尚书的合适人选。
其三、年龄大、能力一般但又不能令其休致者。
此类巡抚是比较多见的,他们本身的品行、官声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年龄超标,加上巡抚任内政绩也不出众。遇到这样的巡抚,皇帝一般会采取明升暗降的措施,将其调至京师任职。
在地方上没做出成绩,那么到京师以后也就不可能安排重要的职务,如果是进士出身,那么就可以到政务较简的礼部任职;若非进士出身,只能到兵部、工部又或是其他部院任职。
对于这类巡抚,皇帝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多只能给他们保留一个还算过得去的职务,让他们养老而已。
总之,各省巡抚内调的情况不是常态化的,干得好的一般都会升任总督。而到了总督这个级别后,皇帝才会给予更高的政治待遇,或加大学士衔,或直接入值军机处。
说到这里,也就把问题梳理清楚了,巡抚内调要分不同的情况加以对待,说不好是升官还是降级。而巡抚一旦内调,那么最少也要混个侍郎,否则就是亏本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