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煜捷史馆
编辑丨煜捷史馆
巨额建造的港珠澳大桥为何无人通行?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6日通车,这标志着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的交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按理说,这样一座跨海大桥,应该车流如织,人来人往才对。
但现实却与想象截然不同,开通至今,港珠澳大桥的日均车流量才3000-4000辆,高峰期也就6000辆左右,与它那近千亿的建设成本形成了强烈对比。
这让人不禁想问,港珠澳大桥既然通车后车流量如此之低,它的建设意义又在哪里呢?
其实,港珠澳大桥之所以车流寥寥,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它对车辆和司机的准入条件十分严格。
想要驶过港珠澳大桥,必须拥有“三证齐全”,也就是港澳通行证、三地车牌和三地驾驶证,尤其是后两项,办理难度和费用都非常高,一般老百姓根本无力达到。
三地车牌需要车辆在内地与港澳同时上牌照,这对绝大多数普通车主来说是不可能的。
三地驾驶证要求拥有同时可在内地和港澳两地驾驶的资格,但内地采用左舵车,港澳地区多采用右舵车,一般驾驶员很难同时适应两种驾驶方式。
办理三地车牌和驾驶证的门槛之高,导致真正能通过港珠澳大桥的车辆寥寥无几。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眼下车流量少就否定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它的建设是两岸三地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也预示着未来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历时近10年,从海底隧道的修建到人工岛的造地填海,每一个环节都极其艰巨复杂,充分展现了中国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它加强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交通联系,大幅缩短了行车时间,为两岸三地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更重要的是,港珠澳大桥体现了“一国两制”方针下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决心,而“一国两制”并非长久之计,未来港澳无疑会在许多方面与内地趋同。
港珠澳大桥正是这一趋同的先声,它为两岸三地的交往融合扫清了障碍,也为“两制”最终向“一制”过渡奠定了基础。
可以预见,随着时间推移,港澳地区逐步与内地在车辆配置、驾驶习惯等方面统一,港珠澳大桥的车流量也必将大幅上升。
它将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内地与港澳之间来往频繁的“生命线”。
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内地与港澳地区在政策和法规上进一步调整接轨。
比如,简化港澳车辆进入内地的手续,逐步统一车辆配置标准,鼓励港澳司机获取内地车牌和驾照,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统一交通规则,使两地司机可以无障碍往来等。
这需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无疑为这一进程奠定了基础。
可以预见,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这一系列配套政策会陆续出台,港澳与内地在车辆、驾驶证方面的差异也会逐步消除。
到那时,港珠澳大桥就会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桥梁”,连接两地的交通动脉,让两岸人民来往更加便利。
那么,港珠澳大桥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工程师的无畏挑战2009年,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预计耗资1260亿元人民币,这标志着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的开始。
港珠澳大桥横跨珠江口,全长55公里,其中主桥长29.6公里,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采用六车道设计,设计车速每小时100公里,大大缩短了港珠澳三地的陆路和水路交通时间,这座连接世界级金融中心和旅游胜地的大桥,被誉为“新世纪的世界工程奇迹”。
然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作为中国工程师第一次修建如此长跨度的跨海大桥,他们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技术挑战。
首先是桥址选择,大桥需要跨越世界最繁忙的航道之一,同时不能破坏珠江口的生态环境。
经过反复比较,决定采用主桥加海底隧道的设计,桥梁跨过主航道,海底隧道通过国家级海洋保护区。
桥梁部分,工程师需要应对强风、巨浪和海底软弱地基的威胁,他们通过创新桥墩结构,增加桥身抗风扭转能力,并优化桥墩基础方案,确保大桥的安全。
为了抵御台风海浪,工程师特意采用了双层设计,外层为抗冲击的防波墙,内层则是主体结构,这样可以有效减弱海浪对桥身的冲击力。
桥墩基础采用超长桩基础,每根桩长达120米,确保桥墩稳固地扎入海底岩层。
海底隧道更是难上加难,为保护白海豚,隧道必须深埋海底40多米,这给施工带来巨大困难。
更让工程师头疼的是,我国没有修建长距离沉管隧道的经验,国外专家开价高昂,最终中国工程师只能自行解决所有技术难题,通过多次试验找到可行方案。
海底隧道由33个环形钢制沉管段组成,每个沉管重达8万吨,在岸边制作完成后再运到海上进行沉放。
沉管对接需要精准到厘米级别,否则会影响隧道的安全性,为确保精准对接,工程师采用了先进的水下监测和定位系统,同时还开发了专门的水下机器人进行检测。
除了技术难题,项目建设还面临环境保护、法规协调等方面的挑战,工程师采用低噪声施工方法,并设立海洋生物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施工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另外,还需要项目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推进港澳两地在工程标准、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018年,在所有困难面前,中国工程师终于完成了这项被认为“难于登天”的壮举,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不仅加强了珠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也展现了中国工程师勇于挑战和创新的精神。
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已经拥有设计和施工世界一流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能力,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必将激励中国工程师继续努力奋斗,开创更多不可能的奇迹。
中国工程师在港珠澳大桥项目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也让世界对中国的工程实力刮目相看。
一位资深的欧洲桥梁专家曾评价道:
“我参与设计和监造过许多大桥,但从未见过像中国工程师这样勇于挑战技术极限的团队。
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设计能力,又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在实践中成长。
我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会达到更高的水准,惊艳世界。”
那么,刚走港珠澳大桥建造有何意义?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多年来,中国被西方媒体点评为“基建狂魔”,其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高铁、公路、桥梁在各地纵横交错,规模之大令世人瞠目结舌。
外界频频质疑这些面子工程并无实际经济效益,甚至大量亏损公帑,然而站在中国立场,我们必须认识到基建的意义远不止眼前利润,更在于为未来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激发潜力。
以港珠澳大桥为例,它连接了港澳两地,被誉为21世纪的伟大工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可是开通至今,车流量远未达预期,运营收入难以覆盖巨额建设成本,西方舆论更是群起而攻之,纷纷拿此大做文章,质疑大桥纯属面子工程、形同虚设。
面对如此困境,我们更应秉持开阔的胸襟,从长远和全局的视野审视港珠澳大桥的意义。
建桥之初,立足点是促进港澳融合发展,推动内地与港澳的交流合作。
大桥的意义不仅仅建立在运营收益上,更在于带动周边城市兴旺繁荣,提升整个大湾区的竞争力,这些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需要时间的积淀与发酵,不是一蹴可及的。
再看高铁,被喻为中国基建狂魔的典型代表,高铁运营亏损之深令人咋舌,单日就高达5.5亿元,任何商业机构面临这样重大亏损都必将倒闭。
但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不仅没有停止高铁建设,反而在持续扩建线路网,因为高铁不仅大幅缩短行程,方便群众返乡、就医、求学,更能带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其红利和潜力远超过建设投入。
中国领导人立足大局,敢于投入巨资建设目前不赚钱的高铁和基建,坚信这些工程对国家发展的正面推动作用,相信基建的长期效应必定超过投资成本。
当前一些基建项目运营困难,利润甚微,我们不应仓促下结论,一味以投资回报的商业眼光衡量这些工程的价值,相反,我们应抱定长远眼光,充满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些伟大工程建成之初,国人自豪激动,它们是中国奋发向上的体现,这些成就不在乎今朝盈利多少,其真正价值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子孙后代铸就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上种种都显示出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有句老话:“舍得舍不得,要看长远。”
中国领导人深谙此理,敢于投入巨资建设目前“不赚钱”的基建和设施,因为他们深知基建的长期效应必定超过投资成本,这些投资必将对国家发展起到正面推动作用。
当前一些基建项目困难重重,我们不应急于求成,而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
中国基建狂潮,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来的宏伟规划,是中国人民敢于投资美好未来的体现。
这些伟大工程不在乎今朝盈利有多少,其真正价值在于全方位推动国家现代化,为子孙后代铸就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梦。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基建实力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未来,中国工程师将承担更多世界级的基建重任,他们那种面对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也会成为激励后人不断超越自我的力量。
正如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者之一、主桥设计师孟凡超教授所说:
“我们这代工程师开创了,中国标准,后来者可以基于我们的经验再创世界标准,我们爬过的高山,会成为后人前行的踏脚石。”